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旅游

蘇州市4A級風景區介紹

張家港香山景區
  香山景區位于張家港市區以西15公里處,海拔136.6米。過去有不少古代名人拜訪香山留下傳說和古跡,而今山上的古跡多半是新建的了,對于當地人來說,香山更像一個可以爬山的公園。山道兩旁綠樹成蔭,環境很好,山雖不高,但臺階路較陡,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不失為周末郊游好去處。景區的正門在東端,自駕車可以直達山頂,不過需注意,自駕車和步行不從同一個大門進。自駕車從正門往北走望江路,開一段路后望江路折而向西,便是去往山頂的路了。選擇步行的游客進入正門后,首先看到山腳由飄香湖、暗香湖、明香湖組成的園林景致,視野開闊,然后西行由臺階路登山,一路上都有指示牌指示方向,沿途經過的藏君洞是比較有意思的景點。到達高九層的聆風塔就算來到了山頂,在此可以俯看山下的鄉村風光,山風陣陣吹來,非常舒服。香山的山頂比較大,有據說是蘇東坡題寫過匾額的梅花堂、大禹取水解渴的圣過潭等景點,還有可以付費釣魚的池塘,如果體力好,可以再拐到香山寺一看。下山若不想原路返回,可以走自駕車道,不過因為公路上時有車輛經過,需注意安全。特別提……[詳細]
2、蘇州寒山寺 AAAA
蘇州寒山寺
  蘇州寒山寺霞光微曦時或暮色蒼茫中,于江岸湖邊,聽幾聲隨風飄來的鐘聲,不禁使人勾起一番懷古的幽思。在數不盡的名寺寶剎的鐘聲里,最教人心馳神往的莫過于蘇州城西寒山寺的鐘聲了。六朝古剎寒山寺始建于梁天監年間(502年-527年),但它的聞名于世要歸功于唐代詩人張繼。當年張繼進京趕考,名落孫山,郁郁還鄉,途經蘇州,夜宿楓橋,觸景生情,于是寫下了千古絕唱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古銅鐘為唐代鑄造,但后來被毀。明代嘉靖年間本寂禪師重鑄銅鐘。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蘇寒山寺化鐘疏》中記敘甚詳,說此鐘聲音宏亮,聲聞十里。但這口銅鐘也不復存在。關于嘉靖銅鐘的下落有一種說法:它被日本浪人盜去,為此曾釀起風波。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寒山寺重建時,日本人士募捐鑄仿唐青銅0鐘兩口,一口送往寒山寺,一口存于日本館山寺,并有銘文鐫刻其上:“姑蘇寒山寺,歷劫年久,唐時銅鐘,空于張繼詩中傳耳。嘗聞寺鐘傳入我邦,今失所在,乃將新鑄一鐘赍往懸之。”現今這口銅鐘仍懸于寒……[詳細]
3、盤門景區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盤門景區
  盤門景區位于古城西南端,北臨吳宮泛太平洋大酒店和新市路,南跨環城河,景區內有著名的盤門三景:水陸城門、瑞光塔和吳門橋。1999年9月23日,新的盤門景區正式對外開放。2001年9月,APEC財長會議在蘇州召開,景區內的四瑞堂被選定為會場所在。盤門是蘇州古城的八門之一,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因刻有木作蟠龍置于城門之上,以鎮懾越國,故稱“蟠門”。后因水流縈回交錯,改稱“盤門”。現存城門為元代遺構,城樓為1986年初夏重建。盤門由兩道水關、兩道陸門和甕城、城樓和兩側城垣組合而成,是蘇州古城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陸城門,也是全國僅有的一座水陸并存城門,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陸城門分內外二重,二門之間設有甕城,既可藏兵,又可圍敵;水城門和陸城門緊相毗連,亦分內外二重,兩門之間還有暗道可通城樓。水陸城門均設有巨大的閘門,古代用盤車提升或關閉,可控制往來行人與船只,便于設防守城。從城垣北側坡道登上城墻,可以看到整個陸門、水門的布置和結構全貌,城墻上的雉堞、土炮、垛口、射孔、炮洞、閘口、絞關石、天井(防火用的……[詳細]
4、蘇州獅子林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州獅子林
  蘇州獅子林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面積約14畝。獅子林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譽為“假山王國”。獅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巖,為紀念自已的師傅,取名“師子林”,又因園內多怪石,形如獅子,亦名“獅子林”。天如禪師謝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萬歷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缽化緣于長安,重建獅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現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分開,后為黃熙之父、衡州知府黃興祖買下,取名“涉園”。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黃熙高中狀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園”。至清光緒中葉黃氏家道衰敗,園已傾圯,惟假山依舊。1917年,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叔祖父)從民政總長李鐘鈺手中購得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了將近……[詳細]
平江路歷史街區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平江路一帶是蘇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它至今保持著路河并行的雙棋盤格局,體現著小橋、流水、人家以及悠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還有為數眾多的老建筑,許多古橋、古井、古樹、古牌坊散落其間。平江路實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條古道,在蘇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圖宋代《平江圖》上,就有平江路這條街道,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干道,800年來,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長度,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房屋的體量、街道的寬度和河道,比例恰當,顯示出疏朗淡雅的風格;平江路兩邊小巷特別是東邊,還較好地保留了多條水巷,是今天蘇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處古街區。平江路南起干將東路,北越白塔東路和東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較早出現了1834年的《吳門表隱》中,說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華陽橋南一,奚家橋南一,苑橋北一”,很詳盡。平江路是……[詳細]
6、網師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網師園
  網師園位于帶城橋路闔家頭巷,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網師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是蘇州園林中極具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的代表作品。網師園原為南宋淳熙年間吏部侍郎史正志所營“萬卷堂”故址,堂前曾有花園一座,名“漁隱”。之后,園歸丁氏,日久荒廢。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退隱蘇州,在萬卷堂舊址營筑別業,以網師自號,兼取史正志“漁隱”舊義,且與所在王思巷諧音,名叫為“網師園”。沈徳潛有《網師園圖記》。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彭啟豐曾來回參加元宵游宴。宋氏死后,園漸頹廢。乾隆末為太倉富商瞿遠購得,增置亭臺竹木,半易網師舊觀,人稱“瞿園”,又名“蓬園”,錢大昕有《網師園記》。同治初,同歸江蘇按察使李鴻裔。因與蘇舜欽所建滄浪亭相近,李氏白號“蘇鄰”,并改園名為“蘇林小筑”。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嗣子李少眉增建擷秀樓。三十三年,吉林將軍達桂曾攜眷來蘇,居住此園,并白撰《網師園記》述其事。1917年,張作霖以30萬銀元購得此園,贈與其師張錫鑾,改稱……[詳細]
7、木瀆古鎮 AAAA
木瀆古鎮
  木瀆位于蘇州城西,太湖之濱,是江南著名古鎮。境內風光秀麗,物產豐饒,又恰在天平、靈巖、獅山、七子等吳中名山環抱之中,故有“聚寶盆”之稱。木瀆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古鎮。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于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于瀆”,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木瀆燦爛的文化,自古以來,木瀆人文薈萃,人才輩出,自北宋至清末,共出進士25人,舉人30余人,其中狀元2名,榜眼1名。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詩人、詩選家沈德潛,清末啟蒙思想家、政論家馮桂芬,以及近現代的刺繡皇后沈壽、臺灣政要嚴家淦等等。作為溝通蘇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樞紐,木瀆是名副其實的太湖門戶,因而在明清時期,木瀆即是蘇州城西最繁華的商埠。乾隆的宮廷畫師徐揚繪有一幅反映當時姑蘇繁華風貌的寫實性長卷《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詳細]
蘇州西山景區
  西山位于蘇州古城西南40多公里的太湖之中,面積79.8平方公里,是我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縹緲峰海拔336.6米,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巔俯視太湖,沐日浴月,煙霧無際,美不勝收。西山因太湖而嫵媚多姿,太湖因西山而豐富多彩。這里山巒起伏,奇石嶙峋,峰回路轉,曲徑通幽,自古就形成了以地帶景,以景抒情的八大美景和七大名勝。主要景點有石公山,太湖大橋,林屋洞,羅漢寺,太湖梅園等。西山土特產豐富,每年西山梅花節更是吸引著眾多游客到訪。太湖72峰有41峰在西山,最高峰縹緲峰海拔336.6米。山丘上部多灌木疏林和草坡,山丘中部為松樹和闊葉樹混交林,山丘下部為果樹和茶樹。果樹品種有柑橘、楊梅、青梅、批把、桃、李、杏、柿、棗、石榴、櫻桃、葡萄、銀杏、板栗等,南北方干鮮果兼而有之。四季有花,四時有景,太湖西山是名副其實的“花果山”。西山多古樹,1200—1500年的柏樹有3株,1000年以上的香樟有2株,500—800年的香樟有12株,800年以上的羅漢松有1株,600年以上的紫藤有1株,500年以上的桂……[詳細]
9、甪直古鎮 AAAA
甪直古鎮
  神州水鄉第一鎮——甪(lù)直,這是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費孝通對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的高度評價和贊譽。甪直鎮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的確名不虛傳,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特別是她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贊嘆不已。當人們來到甪直,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甪”究竟是怎么來的,這里為什么叫甪直?據《甫里志》載:甪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甪直,見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當人們進入古鎮,就會感悟到一種舒適感,一種甪直古鎮特有的新奇感。鎮上河水清清,環境幽雅,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歷史景觀,鴨沼清風、分署清泉、吳淞雪浪、海芷鐘聲、浮圖夕照、漁蓮燈阜、西匯曉市等被先人們概括的“甫里八景”雖然歷經歷史的磨難,大部分已經被拆除,但仍能找出它……[詳細]
10、錦溪古鎮 AAAA
錦溪古鎮
  位于江蘇省,昆山市的錦溪古鎮,東與上海近鄰,西與蘇州接壤,距上海虹橋機場60公里,距古鎮周莊8公里。古鎮錦溪,因鎮內一條彩若錦帶的小溪而得名,澤浸環市,街巷依水,古橋聯袂,素有“36座橋,72只窯”之美譽。錦溪自古為文人騷客薈萃之地,西漢名將馬援在此練兵;三國輔吳將軍張昭墓葬于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在此隱息;唐朝文學家陸龜蒙晚年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居住;宋代詩人吳文英,狀元衛徑,元人馬致遠,以及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輩相繼在此步酬吟唱,為之留下了大量的詩歌文章。錦溪又為南宋皇妃的香肖玉殞之地。史載,南宋紹興末年,孝宗趙昚寵妃陳妃病歿,水葬錦溪五保湖上,錦溪因此亦被趙昚皇帝御旨改名長達800余年。地址:蘇州市昆山市錦溪鎮邵甸港路18號(昆山錦溪旅游服務中心)類型:古鎮古村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1-3小時電話:400-621-2855官方網站:http://www.chinajinxi.com.cn/index.aspx開放時間: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00……[詳細]
11、蘇州樂園 AAAA
蘇州樂園
    蘇州樂園地處蘇州高新區中心,獅子山麓,占地54萬平方米,國家AAAA級景區,2001年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上世紀末,由蘇州新區經濟發展集團總公司、上海東方電視臺、香港新華銀行、香港中旅等企業集團共同投資6億元興建的蘇州樂園奇跡般地出現在這片土地上,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圓滿組合。首期工程“水上世界”建成十年來,深受游人青睞,已成為華東地區夏季旅游之熱點;二期工程“歡樂世界”,集西方游樂場的活潑、壯觀和東方古典園林的安閑,寧靜、自然于一體,游客來此,如入仙境,無不為之興奮激昂,而今打造以“東方迪斯尼”之名馳譽全國,深入人心。   近幾年來,“歡樂世界”在國外引進飛碟探險、時空飛船和太空歷險等近百項高科技游樂設施的基礎上又先后增添了高空彈射、懸掛式過山車,夏威夷巨浪等國際上最新穎的游樂設施,使之更為精彩紛呈,出神入化,令游客樂而忘返。用現代化游樂器具裝備起來的蘇州樂園,在姑蘇西郊美麗自然生態環境的映襯下,成為成千上萬的人們向往的“游樂天堂”。 網址:http://www.szal……[詳細]
12、千燈古鎮 AAAA
千燈古鎮
  千燈鎮位于長江三角洲,隸屬江蘇省昆山市,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12萬,其中本地人口5萬,外來人口7萬。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東接上海青浦區,距上海虹橋機場30公里;西鄰蘇州,離蘇州市中心35公里。古鎮千燈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古鎮物華天寶,人文薈萃,素有“金千燈”之美稱。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愛國學者顧炎武先生的故鄉,其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直激勵著天下無數仁人志士。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已有先氏生存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她美麗、富饒、古老而充滿生機,至今仍保留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棋盤式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沒想到千燈更小。說通俗點,就是一座小廟,一座破塔,一條石板街,幾個名人故居。沒有什么東西好看,也沒有什么東西好吃。假如這是你游千燈的感想,那你不是真正的游客.只能說你沒雅興.千燈古鎮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游是很難讓游客在腦海中留下記憶的;游千燈古鎮應該去尋千燈的文化.千燈歷史上的名人很多,具有代表……[詳細]
白馬澗龍池風景區
  白馬澗龍池風景區位于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西部,是蘇州西部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高新區的一塊原生態“綠肺”。高標準、高起點、和諧統一,內分六個功能區(四個自然風景區和兩個大眾休閑區)。規劃定位為蘇州城區內的自然生態型休閑度假區,突出生態園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特點。古韻:歷史文化底蘊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乃吳王的養馬之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處。清朝康熙二次、乾隆六次下江南行宮所在,現代旅游休閑勝地。如今尚有飲馬池、謝越嶺等遺址。龍池風景區內人文景觀眾多,通往龍池的小道為古御道,道兩側有清乾隆當年的行宮遺址,明清兩代古摩崖石刻居多,有明朝文學家趙宧光題“千尺雪”、“壽星石”,清朝乾隆御碑“明鏡漾云根”,明末清初大書畫家徐枋的澗上草堂,還有云谷飛瀑、尋馬亭、水濱步道、天工石韻、十里木棧、心遠樓、洗心泉等許多景點,人文與自然相結合,歷史與現代相結合。2002年,生物學家在龍池里發現了有5.5億年歷史的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并在近兩年內連續出現,龍池的自然價值不言而喻。秀水:山水匯龍池,……[詳細]
14、亭林園 AAAA
亭林園
  亭林園位于江南水鄉昆山城內西北隅。園中玉峰山形似馬鞍,百里平疇,一峰獨秀。1906年始辟地為馬鞍山公園,1936年為紀念顧炎武(號亭林)改名亭林公園,2000年更名亭林園。占地850余畝,綠水青山,秀色相映。風景特點“東南第一山”,文征明贊玉峰語也。玉峰勝跡悠遠豐厚,古有七十二景,梁代慧聚寺,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為之濫觴。玉宇瓊臺、妙峰塔、鳳凰石、文筆峰,神靈來儀;昆石、瓊花、并蒂蓮,是謂玉峰三寶;山間一覽、野鶴、林跡之亭,翠微之閣,登攀歇望,人文薈萃。山前有亭林紀念館、昆曲博物館,柏木蔥蘢;山后有夏津梅花之墩、遂園家山之軒,竹林深幽;康熙幸臨,染翰留詩,品味高雅,宜仰宜觀。東山洞窟奇詭,有朝天、黃泥、連環之別;西山生態景區新構,有玉峰文化遺址、羅漢莼菜古橋、良渚文化巨雕,又有老人峰、群豕峰、棲霞洞等。“江東之山良秀絕”,亭林玉峰景致優美,功能、設施完善,誠為廣大游客觀光、休閑之絕佳所在。亭林園位于馬鞍山東麓,創于1906年,初名馬鞍山公園。為紀念明清愛國學者顧炎武先生,更名為亭……[詳細]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坐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區的西部,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聯光福,與“中國刺繡之鄉”鎮湖毗鄰,規劃總面積4.6平方公里,一期對外開放2.3平方公里,投資近4億。作為天然濕地,該地區原為太湖的一處秀麗湖灣,水壤交錯,有茭蘆蓮菱、魚蝦蜄蛤之利,更有白鷺飛天、蛙鳴鳥啾之境。當地人文薈萃、物產豐富,因春秋時吳王常來此游湖而史稱“游湖”。2007年6月,蘇州太湖濕地公園被江蘇省林業局命名為省級濕地公園,于2010年2月正式對外開園。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是一個自然與文化相融的個性獨具的原始時尚休閑景區,匯集了生態環境、度假休閑、旅游觀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景區在突出“自然、生態、野趣”的基礎上,融入觀景、人文、休閑和游樂等要素,規劃設計了濕地漁業體驗區、濕地展示區、濕地生態棲息地、濕地生態培育區、水鄉游賞休閑區、濕地生態科教基地、原生濕地保護區等七大功能區,全面展現了現代水上田園的自然生態景觀。景區內五十余座名稱造型各異的橋梁,與五里木棧道蜿蜒相連,錯落有致地貫穿整個濕地公園。桃源人家……[詳細]
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區
  位于江蘇常熟城區西部的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區,區域總面積39.2平方公里,獨占建城區“半壁江山”,是常熟山、水、城獨特城市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文化和環境個性的承載主體。是國家4A級旅游區、國家級太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虞山與尚湖分別是國家首批森林公園和城市濕地公園。虞山尚湖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上海、蘇州、無錫均處于一小時經濟圈、交通圈、生活圈內,距南京、杭州也僅三個小時,地理優越、交通便捷,是打造休閑度假基地的極佳區位條件。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按照“旅游強市”、“生態興市”和打造“山水文化之城、生活品質之城”的戰略目標,決定組建成立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區。作為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的度假區黨工委和管委會,被賦于在39.2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實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的職能,瞄準“5A”旅游區標準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目標,以和諧生態為特色,以儒雅人文環境為個性,以高尚休閑功能為支撐,整合資源,塑造品牌。至2012年將自行組織實施主要建設項目22項,預計投資約14億……[詳細]
17、靜思園 AAAA
靜思園
  導游為2003年由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花費十年時間建造的私家園林,國家4A級旅游景點,號稱“江南最大的私家園林”。雖是新園,但園中不乏百年古物。匯聚了明代太湖西山的“楠木廳”,道光元年廣東人的“揭普豐會館”,上海老城廂清代的“弘雅堂”、“拜石軒”,蘇州城區明末清初的“福壽廳”、“靜遠堂”、“繡樓”等精美建筑,多由園主陳金根花費心血,精心保護移建過來的。鎮園之寶“慶云峰”曾獲得基尼斯靈璧石之最,這塊巨石高大嶙峋,通體孔竅密布。餐飲/住宿/購物購物:同里狀元蹄、同里閔餅、黎里油墩、盛澤松糕、冬節團子、震澤黑豆腐干、盛澤盤籠糕、熏豆等都是吳江有名的糕點。盛澤鎮有中國最大的絲綢市場——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交通蘇州汽車南站→靜思園:每15分鐘一班車程:30分鐘,票價:6.5元;蘇州汽車北站→靜思園:每20分鐘一班車程:40分鐘,票價:7元;靜思園→吳江市區:每8分鐘一班,5路、10路公交車,票價:1元;靜思園→同里古鎮:每8分鐘一班,5路公交車,票價:1元。自駕車路線:1.從上海往318國道至黎星往……[詳細]
18、蘇州小石湖 AAAA
蘇州小石湖
  導游位于蘇州西南城郊,距古城七公里,由石湖度假村、風景游覽區、影視文化區、風情餐飲區組成。歷史:相傳春秋時,越國挖溪攻打吳國,橫截山腳鑿石開渠以通蘇州,故名石湖,越國名臣范蠡在滅吳后,帶著西施由這里歸隱太湖,故附近有鎮名蠡墅。石湖景區以吳越遺跡和江南水鄉田園風光見勝,擁有眾多的古寺、古塔、古墓以及宋代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等人的別墅。石湖串月行春橋位于茶磨嶼東,石湖北諸,又名長橋、九環洞橋,因為橋下洞函中不僅流過一條小河,而是幾處溪流分別流經其不同的橋孔,故人稱九環洞橋。橋上有重級石欄,游人可隨處坐憩。橋面俱石砌成,平展光滑,橋身九洞相連,湖水越洞而出,水清映物。農歷八月十八夜,秋月如練,石湖行春橋九個橋洞,各挽一汛月影,形成串月之絕景。石湖精舍南宋末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歸隱石湖養老,自號石湖老人。范成大筑石湖別墅,又名石湖精舍,建有北山堂、農圃堂、壽樂堂、天鏡閣、千巖觀、玉雪坡、錦繡坡、夢魚軒、說虎軒、倚云亭、盟鷗亭等多處景觀。余莊民國二十一年,書法家余覺在天鏡閣故址建別墅,俗名“余莊”。其……[詳細]
19、永聯小鎮 AAAA
永聯小鎮
  永聯小鎮,瀕臨長江,位于長三角都市圈的蘇州張家港市,是盛名遠播的“中國江鮮美食之鄉”、“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國家4A旅游景區”、“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游區”、“江蘇省首批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單位”。永聯小鎮猶如一幅現代江南水鄉風景畫,充滿水鄉情韻,小橋流水、楊柳依依;房舍粉墻黛瓦、鱗次櫛比。小鎮景點眾多,游覽永聯展示館、金手指廣場、議事廳、愛心互助街、永聯垂釣中心、蘇州江南農耕文化園,可讓您全方位領略和感受江南名村——永聯村的發展歷程和淳樸、豐富有趣的田園-;小鎮還有歡樂、刺激的主題樂園,兒童游樂園、水上樂園是全家游玩的好去處。在小鎮旅游觀光之余,還有大快朵頤的美食體驗,江鮮美食步行街30余家餐飲美食店讓您流連忘返;小鎮還有類型多樣的住宿設施可供選擇,有臨水而居的水上木屋度假村,有精品園林風格的永聯小鎮度假酒店,也有溫馨舒適、大眾消費的永聯青年旅館。永聯小鎮現已發展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美食購物、會議商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江南鄉村深度-體驗地。……[詳細]
20、西園寺 AAAA
西園寺
  西園寺始建于十四世紀元至元年間(1264-1294)的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坐落于蘇州市西園弄,位于蘇州金門外下塘街。該寺始建于元代,初名歸元寺。十七世紀明代茂林律師來此住持,政為戒幢律寺,成為著名的律宗道場之一。現存殿宇多為清末民初所建,是蘇州市內規模最大的寺院。現西園寺包括寺宇和園區,面積約10畝。寺布局嚴格,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筑。寺內大殿西側的五百羅漢堂,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末,規模宏大,三進四十八間,以四大名山塑座為中心,沿四壁排列泥塑全身五百羅漢像,大逾常人,神態各異,構思奇特,栩栩如生,有極高的藝術性與民族性水準,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臺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羅漢堂內五百羅漢像沿四壁分單雙號對稱排列,并標有序號和法名,每一羅漢各有一種不同的神態。他們眉目傳神,……[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三级2020亚洲视频 | 在线白嫩萝福利莉视频动漫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亚洲精品影院在线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