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蘇州園林AAAAA 蘇州古典園林,亦稱“蘇州園林”,是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蘇州古典園林溯源于春秋,發展于晉唐,繁榮于兩宋,全盛于明清。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內私家園林始建于前6世紀,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蘇州古典園林所蘊涵的中華哲學、歷史、人文習俗是江南人文歷史傳統、地方風俗的一種象征和濃縮,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華,在世界造園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重大的藝術價值。以拙政園、留園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被譽……[詳細] |
![]() | 同里古鎮AAAAA ![]() 同里古鎮屬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宋代建鎮。鎮區內始建于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眾多,“川”字形的15條小河把古鎮區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2005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2005中國魅力名鎮前10佳”。《同里志》記載,五湖環境于外,一鎮包涵于中。鎮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橋多。1、名人多。自宋代至清末年間,先后出狀元1名,進士42名,文武舉人93人。同里鎮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詩人葉茵、明代畫家王寵、清朝軍機大臣桂芬、書畫家陸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陳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煙橋、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詳細] |
![]() | 周莊古鎮AAAAA 周莊鎮位于蘇州城東南38公里,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海外報刊則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有著近九百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文化蘊涵。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居周莊。周莊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萬三的故鄉;周莊也曾留下柳亞子、陳去病等人的足跡。“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難怪2001年-也特別青睞周莊,把她定為上海以外的舉辦地之一。若要選中國最熱門的水鄉古鎮,周莊想必名列前茅。周莊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獨特的-形態和風味。那絕不是一兩幢古建筑、三四座老……[詳細] |
![]() | 金雞湖AAAAA 金雞報曉。城市東邊的金雞湖早早的醒來。比杭州西湖大1.8平方公里的金雞湖,原先只是萬傾太湖的一個支脈。可機遇的垂青讓它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快速升級里也有無與倫比的明媚:目前中國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園,堪稱二十一世紀蘇州“人間新天堂”的象征,好大的頭銜,好高的榮譽。那背后是人力、財力的鼎助。參與過迪尼斯主題公園規劃設計的著名的美國EDAW公司在金雞湖上畫了一個圈,7.4平方公里的金雞湖景區就有了建成的和正在建設8大特色風景區了:大型濱水空間的城市湖濱廣場;公園與住宅精美構建的玲瓏灣;富有生態教育內涵的望湖角公園;綜合公共藝術與文化設施的的文化水廊;以親水公園、大批帶狀綠地林蔭道及住宅群構成的湖濱大道;一……[詳細] |
![]() | 吳中太湖旅游區AAAAA 吳中太湖旅游區(旺山-穹窿山-東山)吳中太湖旅游區瀕臨太湖,涵蓋東山景區、穹窿山景區、旺山等景區,用四句話概括是:景區風光秀美,資源豐富;景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景區環境優質,物產豐饒;景區區位優越,配套齊全。2013年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中!蘇州吳中太湖旅游區位于天堂蘇州西南隅的太湖之濱,境內有中國碧螺春之鄉”東山景區,穹窿山景區和旺山景區。盈盈碧水、脈脈青山、渺渺湖島、點點風帆,秀美的湖光山色與散落在太湖山水間的人文古跡相映生輝,儼然一幅美麗的江南山水畫卷。太湖是吳文化的發源地,是天然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古鎮、古村、古島等歷史人文景觀,宛如點綴在太湖山水間的顆顆明珠,……[詳細] |
![]() |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AAAAA ![]() ![]() ![]()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位于江蘇省常熟市,旅游區以江南山水文化為依托,融人文、生態、休閑為一體。虞山是國家森林公園,因商周之際吳地先祖虞仲卒葬于此而得名,是我國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尚湖與虞山相依,因商末姜尚(姜太公)在此隱居垂釣而得名,湖內濕地遍布,鷺鳥翔飛,為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游湖泊;沙家浜以京劇《沙家浜》而聞名,形成了革命傳統教育區、紅石民俗文化村、橫涇老街、濕地公園等景點,紅色教育游、綠色生態游、金色美食游、影視文化游享譽國內外。2013年4月11日,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沙家浜風景區沙家浜蘆葦蕩風景區位于秀麗明媚的陽澄湖畔,交通便捷,北離常熟市區10余公里,南達滬寧高速蘇州、無錫互通4……[詳細] |
![]() | 張家港香山景區AAAA 香山景區位于張家港市區以西15公里處,海拔136.6米。過去有不少古代名人拜訪香山留下傳說和古跡,而今山上的古跡多半是新建的了,對于當地人來說,香山更像一個可以爬山的公園。山道兩旁綠樹成蔭,環境很好,山雖不高,但臺階路較陡,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不失為周末郊游好去處。景區的正門在東端,自駕車可以直達山頂,不過需注意,自駕車和步行不從同一個大門進。自駕車從正門往北走望江路,開一段路后望江路折而向西,便是去往山頂的路了。選擇步行的游客進入正門后,首先看到山腳由飄香湖、暗香湖、明香湖組成的園林景致,視野開闊,然后西行由臺階路登山,一路上都有指示牌指示方向,沿途經過的藏君洞是比較有意思的景點。到達高……[詳細] |
![]() | 蘇州寒山寺AAAA ![]() 蘇州寒山寺霞光微曦時或暮色蒼茫中,于江岸湖邊,聽幾聲隨風飄來的鐘聲,不禁使人勾起一番懷古的幽思。在數不盡的名寺寶剎的鐘聲里,最教人心馳神往的莫過于蘇州城西寒山寺的鐘聲了。六朝古剎寒山寺始建于梁天監年間(502年-527年),但它的聞名于世要歸功于唐代詩人張繼。當年張繼進京趕考,名落孫山,郁郁還鄉,途經蘇州,夜宿楓橋,觸景生情,于是寫下了千古絕唱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古銅鐘為唐代鑄造,但后來被毀。明代嘉靖年間本寂禪師重鑄銅鐘。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蘇寒山寺化鐘疏》中記敘甚詳,說此鐘聲音宏亮,聲聞十里。但這口銅鐘也不復存在。關于嘉靖銅鐘的……[詳細] |
![]() | 盤門景區AAAA ![]() 盤門景區位于古城西南端,北臨吳宮泛太平洋大酒店和新市路,南跨環城河,景區內有著名的盤門三景:水陸城門、瑞光塔和吳門橋。1999年9月23日,新的盤門景區正式對外開放。2001年9月,APEC財長會議在蘇州召開,景區內的四瑞堂被選定為會場所在。盤門是蘇州古城的八門之一,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因刻有木作蟠龍置于城門之上,以鎮懾越國,故稱“蟠門”。后因水流縈回交錯,改稱“盤門”。現存城門為元代遺構,城樓為1986年初夏重建。盤門由兩道水關、兩道陸門和甕城、城樓和兩側城垣組合而成,是蘇州古城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陸城門,也是全國僅有的一座水陸并存城門,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陸城門分內外二重,二門之間設有甕城……[詳細] |
![]() | 蘇州獅子林AAAA ![]() 蘇州獅子林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面積約14畝。獅子林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譽為“假山王國”。獅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巖,為紀念自已的師傅,取名“師子林”,又因園內多怪石,形如獅子,亦名“獅子林”。天如禪師謝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萬歷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缽化緣于長安,重建獅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現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詳細] |
![]() | 平江路歷史街區AAAA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平江路一帶是蘇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它至今保持著路河并行的雙棋盤格局,體現著小橋、流水、人家以及悠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還有為數眾多的老建筑,許多古橋、古井、古樹、古牌坊散落其間。平江路實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條古道,在蘇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圖宋代《平江圖》上,就有平江路這條街道,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干道,800年來,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長度,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房屋的體量、街道的寬度和河道,比例恰當,顯示出……[詳細] |
![]() | 網師園AAAA ![]() 網師園位于帶城橋路闔家頭巷,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網師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是蘇州園林中極具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的代表作品。網師園原為南宋淳熙年間吏部侍郎史正志所營“萬卷堂”故址,堂前曾有花園一座,名“漁隱”。之后,園歸丁氏,日久荒廢。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退隱蘇州,在萬卷堂舊址營筑別業,以網師自號,兼取史正志“漁隱”舊義,且與所在王思巷諧音,名叫為“網師園”。沈徳潛有《網師園圖記》。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彭啟豐曾來回參加元宵游宴。宋氏死后,園漸頹廢。乾隆末為太倉富商瞿遠購得,增置亭臺竹木,半易網師舊觀,人稱“瞿園”,又名“蓬園”,……[詳細] |
![]() | 木瀆古鎮AAAA 木瀆位于蘇州城西,太湖之濱,是江南著名古鎮。境內風光秀麗,物產豐饒,又恰在天平、靈巖、獅山、七子等吳中名山環抱之中,故有“聚寶盆”之稱。木瀆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古鎮。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于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于瀆”,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木瀆燦爛的文化,自古以來,木瀆人文薈萃,人才輩出,自北宋至清末,共出進士25人,舉人30余人,其中狀元2名,榜眼1名。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清代……[詳細] |
![]() | 蘇州西山景區AAAA ![]() 西山位于蘇州古城西南40多公里的太湖之中,面積79.8平方公里,是我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縹緲峰海拔336.6米,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巔俯視太湖,沐日浴月,煙霧無際,美不勝收。西山因太湖而嫵媚多姿,太湖因西山而豐富多彩。這里山巒起伏,奇石嶙峋,峰回路轉,曲徑通幽,自古就形成了以地帶景,以景抒情的八大美景和七大名勝。主要景點有石公山,太湖大橋,林屋洞,羅漢寺,太湖梅園等。西山土特產豐富,每年西山梅花節更是吸引著眾多游客到訪。太湖72峰有41峰在西山,最高峰縹緲峰海拔336.6米。山丘上部多灌木疏林和草坡,山丘中部為松樹和闊葉樹混交林,山丘下部為果樹和茶樹。果樹品種有柑橘、楊梅、青梅、批把、桃……[詳細] |
![]() | 蘇州樂園AAAA 蘇州樂園地處蘇州高新區中心,獅子山麓,占地54萬平方米,國家AAAA級景區,2001年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上世紀末,由蘇州新區經濟發展集團總公司、上海東方電視臺、香港新華銀行、香港中旅等企業集團共同投資6億元興建的蘇州樂園奇跡般地出現在這片土地上,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圓滿組合。首期工程“水上世界”建成十年來,深受游人青睞,已成為華東地區夏季旅游之熱點;二期工程“歡樂世界”,集西方游樂場的活潑、壯觀和東方古典園林的安閑,寧靜、自然于一體,游客來此,如入仙境,無不為之興奮激昂,而今打造以“東方迪斯尼”之名馳譽全國,深入人心。 近幾年來,“歡樂世界”在國外引進飛碟探險、時空飛船和太……[詳細] |
![]() | 錦溪古鎮AAAA 位于江蘇省,昆山市的錦溪古鎮,東與上海近鄰,西與蘇州接壤,距上海虹橋機場60公里,距古鎮周莊8公里。古鎮錦溪,因鎮內一條彩若錦帶的小溪而得名,澤浸環市,街巷依水,古橋聯袂,素有“36座橋,72只窯”之美譽。錦溪自古為文人騷客薈萃之地,西漢名將馬援在此練兵;三國輔吳將軍張昭墓葬于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在此隱息;唐朝文學家陸龜蒙晚年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居住;宋代詩人吳文英,狀元衛徑,元人馬致遠,以及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輩相繼在此步酬吟唱,為之留下了大量的詩歌文章。錦溪又為南宋皇妃的香肖玉殞之地。史載,南宋紹興末年,孝宗趙昚寵妃陳妃病歿,水葬錦溪五保湖上,錦溪因此亦被趙昚皇帝御旨……[詳細] |
![]() | 甪直古鎮AAAA 神州水鄉第一鎮——甪(lù)直,這是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費孝通對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的高度評價和贊譽。甪直鎮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的確名不虛傳,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特別是她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贊嘆不已。當人們來到甪直,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甪”究竟是怎么來的,這里為什么叫甪直?據《甫里志》載:甪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甪直,見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詳細] |
![]() | 蘇州小石湖AAAA 導游位于蘇州西南城郊,距古城七公里,由石湖度假村、風景游覽區、影視文化區、風情餐飲區組成。歷史:相傳春秋時,越國挖溪攻打吳國,橫截山腳鑿石開渠以通蘇州,故名石湖,越國名臣范蠡在滅吳后,帶著西施由這里歸隱太湖,故附近有鎮名蠡墅。石湖景區以吳越遺跡和江南水鄉田園風光見勝,擁有眾多的古寺、古塔、古墓以及宋代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等人的別墅。石湖串月行春橋位于茶磨嶼東,石湖北諸,又名長橋、九環洞橋,因為橋下洞函中不僅流過一條小河,而是幾處溪流分別流經其不同的橋孔,故人稱九環洞橋。橋上有重級石欄,游人可隨處坐憩。橋面俱石砌成,平展光滑,橋身九洞相連,湖水越洞而出,水清映物。農歷八月十八夜,秋月如練,石湖行春……[詳細] |
![]() | 常熟方塔園AAAA ![]() 常熟方塔園位于常熟古城東端,緊鄰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方塔街,系在宋代古跡舊址上新建的古典式園林,總占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因園內有方塔而得名。方塔,為古城常熟標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距今已有870余年。方塔元明清代屢修,原塔名為“崇教興福寺塔”,因其平面呈方形,俗稱方塔。塔四面九層,磚木結構閣式。“聞古塔風鈴,思千古幽情”,登塔拾級而上,古城風貌盡收眼底。方塔與宋代古井、古銀杏并稱為“園中三寶”。為常熟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方塔園將傳統園林建筑技藝與現代建筑科技相融合,全園仿宋風格,絢麗多姿,頗有古代皇家園林的文脈神韻;同時又充分采用江南園林曲折多變詩情畫意的手法……[詳細] |
![]() | 梅李聚沙園景區AAAA 梅李鎮聚沙園位于江蘇常熟市梅李中心鎮區東側,占地53000平方米,因全園主體為始建于南宋的聚沙百福寶塔而得名。園內亭臺水榭,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百花吐艷,是旅游愛好者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為充分挖掘千年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化投資環境,提高集鎮品味,梅李鎮歷屆黨委政府投巨資先后多次對聚沙公園進行擴建改造,使公園面積擴大到55668平方米,綠化面積達到了80%。園內設有屏山聽泉、梧桐踏月、濠濮間想、古木清風、聚沙塔影、荷浦薰風、曲徑寒梅、梅李風云以及名家碑刻回廊、名勝古跡展廳、中共常熟縣委重建的常熟人民抗日武裝紀念碑、健身中心、茶座等旅游景點和休閑場所,可謂集文化娛樂、體育活動、休息游覽多功能……[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