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南市旅游

濟南市紅色旅游景點

1、萊蕪戰役紀念館 AAAA
萊蕪戰役紀念館
  萊蕪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史上運動戰的光輝范例,是世界軍事史上100個經典戰例之一,電影《南征北戰》、《紅日》都是以萊蕪戰役原形拍攝的。萊蕪戰役紀念館是1997年在原萊蕪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2007年,為紀念萊蕪戰役勝利60周年,對萊蕪戰役紀念館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館名為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上將題寫。革命烈士紀念塔矗立于紀念館的中軸線上,為全國100個重點紀念塔之一。展覽館分為序廳、戰前廳、戰役廳、支前廳、英烈廳五個部分,整個展覽設計在繼承了我國傳統陳展理念和手法的基礎上,吸收了一些國內外現代先進展覽藝術形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使人耳目一新,為之有感染和震撼。全景畫館1997年所建,畫高17米,周長120米,地面塑型1200平方米,模擬實戰場景、模擬音響、模擬自然……[詳細]
濟南戰役紀念館
  濟南戰役紀念館于1998年9月24日舉行奠基儀式,2002年10月基本建成完工。濟南戰役紀念館建筑面積6819.86平方米,由陳列展廳和全景畫館兩大部分組成。陳列展廳內有大量文物史料,內容設計再現了濟南戰役事跡,對開展愛國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全景畫館內巨大的立體畫面與地面塑形復原景區相銜接,繪出了一幅濟南戰役攻堅戰斗的激烈場景。當年,濟南戰役以其大規模攻堅戰和殲滅戰的偉大勝利而震動全國,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在我軍作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戰爭對于今天的人們已經變得遙遠而陌生,怎樣才能使人們了解那段歷史,不忘那段歷史,怎樣才能使人們知道繼承什么,珍惜什么,從而煥發開創未來的力量呢?濟南戰役紀念館以其真實而豐富的陳列內容,實現了再現濟南戰役史實的目的。他們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搜集……[詳細]
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
  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的前身是萊蕪戰役紀念館東館,2015年1月15日,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投資5400萬元,修繕加固,改陳布展建設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獻禮。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建筑面積3400㎡,陳展面積3000㎡。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以抗日戰爭期間魯中地區(主要包括臨朐、沂源、萊蕪、章丘、新泰、泰安、蒙陰、費縣、沂水、安丘、益都、淄川、博山、歷城、泗水、沂南等縣市區)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設及抗戰史實為主線,客觀、真實地展示魯中地區黨政軍民在抗日戰爭時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反映日本帝國主義對魯中人民所犯滔天罪行,展現魯中人民的民族大愛情懷和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分上下兩層,共展出圖片700余幅,場景15處,文物600余……[詳細]
吐絲口戰役紀念碑
  吐絲口戰役紀念碑坐落在萊蕪城區口鎮政府駐地東2華里處的橡皮壩西側,占地20.48畝。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松柏交翠,景色宜人。紀念碑于2002年10月1日建成。設計主題是戰斗、勝利、和平、家園。主題造型由代表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的主要武器步槍變形組合而成,其四支緊靠的步槍合為一體,寓意革命先烈在吐絲口戰役中緊密團結、共同戰斗的精神。正、背面的裝飾圖案是由象征勝利與和平的和平鴿和五線譜,代表吐絲口戰役勝利的時間2.23和國旗中的五星組成,昭示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將永存中華大地。下方有槍柄組成口鎮的口字,似凱旋門一樣向人們展示吐絲口戰役的偉大勝利。碑體高19.47米,代表1947年的萊蕪吐絲口戰役;紀念碑護欄及臺階呈圓形,中心圓直徑為21米,臺階是21級,寓意在新的世紀,口鎮人民同心同德……[詳細]
萊蕪戰役指揮所舊址
  萊蕪戰役指揮所位于萊蕪城東46華里的萊蕪市萊城區辛莊鎮石灣子村,東臨沙河,與寄母山隔河相望,西為西風山,南靠包頭山,北依青龍山。石灣子村擁有小橋流水,更有迷人的傳說。村東河內有一巨石,上有一碗狀坑,相傳能積水成金。夜積水滿,晨得一金。有人為得大金,便將坑鑿大,不但未得大金,反而不再生金。因此,傳說村子曾名金碗子,后演變為石碗子、石灣子。今有碗坑巨石仍存河底。1947年時的石灣子,通村的只有一條鄉間小道,但50多米寬的干涸的沙河既可徒步行軍,亦可驅車而行,華野將領當年便是沿河逆流而上的。到達石灣子后,陳毅、粟裕及其警衛員、總務人員等幾十人住在財主李學文的四合院內,其余人員則分散入住農舍。石灣子村遵照上級全民總動員、一切為前線的指示,在區委宣傳干部柳圣一的指揮下,成立了以副村長孟光榮和婦救會長候……[詳細]
萊東抗日紀念館
  萊東抗日戰爭紀念館始建于2005年5月,由南峪村李氏三姐妹捐資60萬元修建。紀念館的館名由《苦菜花》的作者馮德英題寫。萊東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為紀念萊東抗日戰爭建立的,萊東指的是萊蕪東部山區。1938年9月,張經武、黎玉率中央干部工作團一百多名干部從延安去沂水時,數十名干部留在萊東地區,開辟了常文(常莊、南文字)抗日根據地。常文抗日根據地建立后,1940年1月,由于南峪村特殊的地理條件和良好的群眾基礎,八路軍山東縱隊兵工一廠由淄川遷至南峪村。兵工廠在南峪村待了三年多時間,日軍對南峪村的燒殺搶掠達13次之多,這其中就有駭人聽聞的南峪慘案,南峪村村民為兵工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14年12月,市區對紀念館進行改擴建,于2015年8月下旬重新開館。2016年5月起,又對紀念館進行擴建,建立紀念墻、擴建……[詳細]
陳毅指揮所
  陳毅指揮所舊址位于萊城區鐵車鄉石灣子村。地處山腳下,比較隱蔽,飛機不易發現,是理想的指揮部。舊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長25米,寬18米�,F有瓦房12間,其中北房5間,東西長18米,寬5米,高7米。房脊、梢飾有陶獸。西和南房各3間,形制與北屋相同。東南大門1間,高5米,寬3.75米,進深3.25米。原有東屋,建國后拆掉。均為石基、磚墻、灰瓦。萊蕪戰役期間,華東野戰軍司令部陳毅司令員等-就在此運籌帷幄,指揮了萊蕪戰役,并取得了萊蕪戰役的勝利。197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后,搬遷了院內的住戶,改造成展覽室。北屋陳列著原用過的桌椅床案等辦公用具。西屋布置有萊蕪戰役參戰將領簡介展板,內容為華東野戰軍和-李仙洲集團雙方參戰將領頭像及生平簡介。南展室采用實戰照片和文字簡介的展板形式,……[詳細]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座落于濟南市風景秀麗的英雄山風景區,英雄山、馬鞍山、五里山、六里山由北向南逶迤相接,形成坐東朝西的半環形山勢,占地面積為32萬平方米,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烈士陵園之一。這里青松翠柏,風景秀麗,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內部管理與外部環境,服務質量與教育效果均已躋身全國一流水平,成為“全國首批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1948年10月15日,濟南特別市政府為紀念解放濟南犧牲烈士,決定修建濟南革命烈士陵園。1949年11月,革命烈士紀念塔奠基。2002年10月,濟南戰役紀念館正式落成。濟南戰役紀念館內陳列著實物、照片、文字等珍貴的史料,集中反映了解放戰爭時期濟南軍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偉大精神和眾志……[詳細]
濟南解放紀念館
  濟南解放戰爭在我國戰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為永久紀念這一偉大勝利,緬懷先烈,在濟南解放50周年之際,濟南市委、市政府確定,山東省人民政府將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擴建為濟南解放紀念館。濟南解放紀念館要具有歷史博物館的特征,是一處重要的有地方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向群眾提供知識和藝術欣賞的文化教育場所。紀念館建在解放閣內,位于濟南市中心,以青山為依托,建筑規模宏大,設計造型莊嚴雄偉,歷史地看它本身就似一件革命文物,而就其館內的陳列內容和形式來說,更有其獨特之處。門票·開放時間游客可在解放閣下的管理房領取免費參觀票。為有效控制客流量,紀念館將同一時間的參觀人數限定為200人,參觀人數較多的單位可提前預約秋冬9:00-17:00春夏8:00-18:00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黑虎泉北路與黑……[詳細]
毛主席視察山東省農科院紀念地
  毛澤東主席先后于1958年8月9日和1959年9月21日兩次親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視察。1977年12月,紀念地被列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立碑標志。為傳承歷史、銘記關懷,山東省農科院決定修建紀念地,重立標志碑,塑毛主席銅像。 紀念地位于山東省農科院科研發展核心區南區。占地面積14933平方米,工程總投資300余萬元。紀念地辟建的院史陳列館原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院部辦公場所,是山東省農科院現存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毛主席兩次蒞臨視察的歷史見證。 毛主席視察省農科院塑像,由五人組成,圓雕工藝,黃銅質地,青銅著色。毛主席塑像高4.5米,形體偉岸,神態親切,重現了毛主席第二次視察省農科院棉花試驗田時的情境,展示了一代偉人心系民生的博大胸懷和深入基層的生動場景。……[詳細]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 色亚洲激情蜜芽一区 |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看 |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