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12月7日,《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經山東省政府同意,予以公布。
月莊遺址

月莊遺址位于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月莊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月莊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島向陽遺址

青島向陽遺址位于寶山鎮向陽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06年12月7日,青島向陽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向陽遺址】屬龍山文化遺址,位于膠南市寶山鎮向陽村東約500米處的高臺地上。遺址的東、南各有一條季節性河流。遺址所處位置較高,斷崖最高處達6米,群眾稱之為“城頂”。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200米,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土質松軟,呈灰褐色。…[詳細]

趙家莊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東周趙家莊遺址位于膠縣里岔鎮趙家莊村南,屬于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類型。遺址坐落在村南約100米的高臺上,東有嶺,西有山,南有河流及水庫。遺址范圍較大,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00米,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土質松軟,呈灰褐色。文化層厚度超過1米。地表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石器、獸骨等。在遺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遺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類陶片中以黑陶為最多,其次為灰陶,另有少量的褐陶。陶質以…[詳細]

現子埠遺址

現子埠遺址位于即墨市田橫島現子埠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06年12月7日,現子埠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陳遺址

南陳遺址位于茌平縣杜郎口鎮南陳村,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發現,表面為灰土,四周散布大量龍山至漢代的陶片。1980年秋天,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和聊城地區文化局、茌平縣圖書館聯合對南陳遺址進行發掘。該遺址面積近8萬平方米,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堆積厚約2.5—3.2米,延續時間較長,從龍山一直延續到漢,其中以龍山文化最為典型,出土了大量石、骨、蚌器,主要有石斧、石刀、骨鑿、角錐…[詳細]

東阿前趙遺址

東阿前趙遺址位于東阿縣城東北前趙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06年12月7日,東阿前趙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阿前趙遺址位于東阿縣城化工廠的東北側,1996年12月發現,為龍山時期文化城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平面呈舟形,中間寬兩端窄,東北至西南走向,長449米,中間寬140米,東北端寬80米,西南端寬90米,總面積約達5.3萬平方米。城墻寬8米,城墻外有壕溝…[詳細]

五村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戰國、漢大汶口文化五村類型的代表遺址,上部有商周時期和漢代遺存。位于山東省廣饒縣城關鎮五村,西南距傅家遺址3公里。遺址呈東北西南向的埠臺堆積,東西約300米,南北約250米,地層堆積厚約5米。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85年秋至1986年春,為配合臨淄30萬噸乙烯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廣饒縣博物館聯合對遺址進行鉆探和試掘,揭露面積700余平方米。清理大汶口文化灰坑(溝)…[詳細]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戰國北沈遺址是一處龍山文化至岳石文化,延續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遺址,面積約28萬平方米,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2001年4月15日起,山東大學考古系及市、區文物部門聯合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近300平方米,出土商周時期房址2處,商周、戰國時期墓葬6處,道路1條,出土陶器、骨器、石器20多件,并發現駱駝、野豬完整的尸骨。從清理的戰國時期墓葬來看,葬俗奇特,墓葬方式不同于中原地區及臨淄地區發掘的同期墓葬,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為研究齊文化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彭家遺址

彭家遺址位于淄博市張店區房鎮鎮彭家村新石器時代。年代為。2006年12月7日,彭家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解家遺址

解家遺址位于淄博市高新區四寶山街道公孫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解家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唐山遺址

唐山遺址位于桓臺縣唐山鎮唐一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唐山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寨遺址

李寨遺址位于桓臺縣田莊鎮李寨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李寨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魚臺遺址

西魚臺遺址位于沂源縣南麻鎮。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西魚臺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桃花坪遺址

北桃花坪遺址位于 沂源縣張家坡鎮。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北桃花坪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晏駕墩遺址

晏駕墩遺址位于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五寺莊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晏駕墩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前沙溝遺址

前沙溝遺址位于莒南縣團林鎮前沙溝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06年12月7日,前沙溝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陵山遺址

馬陵山遺址位于縣城東南約20公里,紅花鄉大尚莊村東1000米的馬陵山西坡,東臨黑龍潭水庫,再向東即為江蘇省東海縣境。1982年10月首次發現并試掘,1983年6—7月省考古所派員對包括黑龍潭細石器遺址在內的馬陵山地區專題踏查(發現細石器點40處),1984年10—11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正式發掘。依發掘所見剖面自上而下可分為三層:上層為黑灰色或深灰色砂質粘土,內含細石器,中層為灰色砂質粘土…[詳細]

歷山古遺址

歷山古遺址:歷山古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閆什鎮歷山廟村西20米,村西小學校地下,南臨東西村街,西為新建舜廟建筑群,東、北兩面為民居。歷山廟村現有居民600人,村民以劉姓為主,明初遷民建村。遺址東西45米,南北77米,分布面積3465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1982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最早發現于1980年的文物普查中,通過對…[詳細]

曲阜少昊陵

少昊陵是我國古代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座落在曲阜城東4公里的舊縣村東北,是我國著名的古帝陵之一。據記載,黃帝之子少昊建都窮桑,后徙曲阜,在位84年,壽百歲而終,葬于魯故城東門之外的壽丘。陵闊28.5米,高8.73米,頂立12米,狀如金字塔,是北宋時用石塊疊砌的。陵占地25畝,檜柏森森,芳草如茵,并建有圍墻、享殿、宮門、石坊等。少昊陵與壽丘為鄰,是我國著名古陵之一,是黃帝之子、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墓葬處…[詳細]

西夏侯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商位于曲阜城東南9公里,西夏侯村西150米處。1957年被發現后,省、縣文物部門做過幾次清理。1962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又進行復查和發掘。遺址面積300米×400米,耕土下即為文化層,厚約1.5米,出土陶器、石器等600余件。清理的11座墓葬中,同類隨葬器物大、中、小型相互配置,以鼎、小鼎、小豆最為明顯。該遺址代表著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互相銜接的發展階段。201…[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久久精品久国产 | 亚洲v国产v天堂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