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紅色旅游景點

《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舊址
  《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舊址位于湖南省桂東縣沙田鎮。桂東縣位于湘贛邊界、井岡山南麓,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時,就要求部隊官兵對待人民群眾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罵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縣荊竹山動員部隊向井岡山進發時,站在雷打石上首次規定了三項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1928年1月部隊進駐遂川縣城,分散到縣城周圍農村發動群眾時,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1928年4月3日部隊到達湖南省桂東縣沙田村,毛澤東在沙田鎮沙田圩“三十六石丘”田邊的土臺上,向工農革命軍和地方赤衛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軍宗旨教育,向全體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三大紀律是……[詳細]
安化文廟(毛澤東游學梅城寓所)
  安化文廟——毛澤東游學梅城寓所位于益陽市安化縣第一中學校園內。毛澤東曾兩次來到安化縣城梅城。1917年,他在湖南一師求學期間利用暑假,和同學蕭子升以游學的形式漫游了寧鄉、安化、益陽、沅江四縣(按行走線路)。1925年,毛澤東經寧鄉黃材至梅城,在梅城文廟召集當時中共安化地下黨領導人姚炳南、盧天放、劉肇經等開會,傳達中央指示精神,在農村發展黨組織,發動和組織農民運動。他在會上強調:“目前農民運動的中心,就是要把農民充分發動起來和組織起來,要組織貧農、雇農中最覺悟的分子,沒收地主、土豪劣紳的財產,要組織梭鏢隊準備配合北伐軍作戰,打開工作局面。”散會后,毛澤東就寓居此房。毛澤東還到安化甲種師范學校,走進教室對學生講話,他說,“要讀活書,不要讀死書。舊秀才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讀活書就是除學習書本知……[詳細]
毛澤東遺物館
  毛澤東遺物館總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館內辟有《風范長存——毛澤東遺物展》《毛澤東主席生活用瓷展》《毛澤東珍藏唱片磁帶展》《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珍藏藝術品展》等四個陳列,共展示毛澤東遺物1008件。走進毛澤東遺物館,毛澤東手跡“為人民服務”映入眼簾,接著是遺物館的主體陳列《風范長存——毛澤東遺物展》,陳列面積2000多平方米,分“勤政為民、鞠躬盡瘁”“反奢倡儉、清廉如水”“博學多思、孜孜不倦”“親情如歌、友誼似海”“雅情逸趣、坦蕩襟懷”五個部分,真實再現了毛澤東日常生活的真實景況。其中,多件毛澤東書信及詩詞手跡,均是第一次公開披露。毛澤東遺物館的文物庫房還收藏和保護遺物6536件。館內陳列的毛澤東遺物,反映出一代偉人儉樸、節約的生活習慣。一件伴隨毛澤東走過晚年歲月、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令無……[詳細]
王光澤故居
  王光澤故居位于衡陽市衡東縣城關鎮鶴橋村二組。王光澤1903年出生。家貧,幼時在私塾只念了一本《三字經》。9歲,幫人看牛。11歲,到攸縣舅父家學木匠。19歲,離開攸縣到茶陵腰陂鎮做工。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鄉赤衛隊隊長、區警衛連長、茶陵獨立團團長、紅六軍團18師53團團長。1934年任黔東獨立師師長。同年11月28日在四川秀山被敵人逮捕,12月21日被蔣介石下令殺害,時年31歲。四川省酉陽縣人民政府從1949年起多次組織人員尋找王光澤烈士的遺骸,直到1982年4 月,才在離龍潭鎮4里多的鄔家坡找到,鐵腳鐐仍然套在烈士雙腳的踝骨上。次年11月,酉陽縣將烈士靈櫬移葬于龍潭鎮烈士陵園,并修塔樹碑,作為永遠紀念。王光澤故居是一棟獨體一字形民間建筑,面闊三間,中為堂屋,左……[詳細]
許光達故居
  許光達故居位于長沙市長沙縣黃興鎮光達村。許光達(1908-1969),原名德華,湖南長沙縣人。早年就讀長沙師范學校,參加-。1925年5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考入黃埔軍校學習。1926年冬,轉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炮科學習。大革命失敗后,提前畢業從戎,隨南昌起義部隊參加了多次戰斗,身負重傷,與部隊失散。先后輾轉于上海、安徽、江蘇、河北、長沙等地,尋找黨組織。1929年7月經安徽省委介紹到上海,參加了周恩來主持的軍事訓練班的學習后,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洪湖根據地。先后任紅6軍參謀長兼紅2縱隊政委、紅17師師長、紅8師師長等職,指揮了無數次戰斗,在應城之役中兩次身負重傷。1932年5月,中央決定他去蘇聯學習和治療。6月入莫斯科列寧學院學習,4年后又轉入東方大學……[詳細]
張家界烈士陵園
  張家界市永定區烈士陵園位于張家界市城區東面迎賓路旁回龍觀,占地面積200畝。烈士陵園修建于1985年,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湖南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2002年實行免費對外開放,年均接待入園人數100多萬人。張家界市永定區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北,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澧水中上游,境內山川秀麗,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張家界深隱其北,天門山雄踞其南,是一座新興開發的旅游城市,在這塊奇峰秀麗的土地上在各個時期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英雄兒女。張家界市永定區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川黔省委和省軍委的所在地。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涌現了無數的英雄兒女,永定區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先后共認定了革命烈士280……[詳細]
寨前圩紅軍長征先遣隊寨前誓師西征舊址—寨前圩
  紅軍長征先遣隊寨前誓師西征舊址—寨前圩(含朱氏宗祠、扶氏宗祠)地址:桂東縣寨前鄉時代:清-現代1934年8月7日下午3時,紅六軍團全軍9700余人在任弼時等率領指揮下,告別湘贛革命根據地,從江西遂川的橫石和新江口出發,踏上了西征的征途,揭開了紅軍長征的序幕。紅軍不顧酷暑炎熱、饑餓疲勞,晝夜兼程,突破敵人幾道-線,8月11日中午抵達桂東縣城以南的寨前圩,當晚摧毀寨前圩至沙田間由當地民團把守的20余座碉堡。至此,紅六軍團勝利突破重圍,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8月12日上午,在寨前圩的河灘上,紅六軍團召開了連以上干部西征誓師大會,慶祝突圍成功。會上正式宣布成立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對全軍下一步行動作了戰斗動員。寨前圩誓師大會,極大地鼓舞了紅軍指戰員的斗志,增強了西征必勝的信念和決心。紅六軍團的勝利突圍,……[詳細]
曹炎烈士墓
  曹炎烈士墓位于衡陽市祁東縣步云橋鎮老巡司村五組。曹炎,1920年出生于今祁東縣步云橋老巡司村一貧苦鄉村教師家庭。1943年秋考入貴州平越交通大學。后來,在中共上海交大地下組織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反內戰的各項愛國政治運動,從此曹炎熾愛革命活動。1946年6月,他倡導成立學生的進步組織“知行社”,被推選為社長。12月,他召集同學簽名,并組織舉行--,抗議美軍0北大女學生的暴行。1947年5月,交大開展護校反內戰斗爭,全校3000多學生上南京-,他是組織者之一,被國民黨反動派作為共產黨嫌疑犯列入重點緝捕對象。后在地下黨的幫助下,脫險潛回家鄉。1949年5月17日,曹炎組織教師、學生30余人赴四明山參加祁邵衡游擊縱隊,并在縱隊任政治部主任。同年6月3日凌晨,在黃陂橋與國民黨軍隊戰斗,不幸被俘就義。19……[詳細]
蘇維埃紀念館
  張家界中華蘇維埃紀念館是一座四合井院落,磚木結構的房屋,有中西結合的古典建筑風范。院內有蓊郁的常青樹,鮮花常開,清新怡人。東邊有一棟被三堵矮墻圍著的木屋,是紅二方面軍領導人任弼時、賀龍、肖克的工作室和臥室。他們曾在這黑漆的書桌上埋首深思,運籌帷幄。西邊是省委禮堂,現陳列著紅二方面軍166位將帥像。北頭是紅二方面軍指揮部、省革委、省軍區的直屬部門紅色司令部。南面是根據省委機關大樓舊樣新建的展覽館,陳列著300多張歷史圖片和100多件革命文物。建筑面積860平方米,建造于1918年,磚木結構,中西古典建筑風格。東頭三堵矮墻圍著一棟木房,形成院中院,三門小屋是紅二方面軍領導人任弼時、賀龍、肖克的工作室和臥室。西頭是省委禮堂,現陳列著紅二方面軍166位將帥像。北面是紅二方面軍指揮部、省革委、省軍區的……[詳細]
藍澤烈士墓
  位于岳陽縣城東34公里處的楊林鄉藍澤村山上雷后山。藍澤,女,生于1912年5月13日(民國元年壬子3月27日),乳名藍書蓮,化名藍赤,現汨羅市八景鄉高華村壩灣里組人(原湘陰縣長樂區智峰公社蘭家洞村八腳底生產隊)。藍澤從小受進步思想的影響,1927年開始參加革命。1928年成為一名紅軍戰士任通訊員,1929年任湘陰縣第一區第九鄉蘇維埃政府宣傳委員兼婦女會主任,曾多次率領革命武裝隊伍打土豪、懲惡霸,反擊挨匪團-武裝。1930年六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湘北特委宣傳委員、湘陰縣婦女會主任,參加湘陰縣革命同志大營救,立下了汗馬功勞。1930年冬,湘北特委(紅五軍第十六團,又叫湘北獨立團)轉移至岳陽縣張谷英鎮竹坪村(原渭洞鄉柘港洞),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1931年,任岳陽縣蘇維埃政府婦女會主任、東鄉總……[詳細]
洪市衡寶戰役烈士墓
  洪市衡寶戰役烈士墓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余田村石灰組,占地面積200平方米。解放前夕,白崇禧殘部負隅頑抗,在衡陽縣境內通往寶慶(今邵陽)方向去的洪羅廟鎮集結了大量兵力,大肆構筑工事,明碉暗堡林立,企圖利用這一有利地勢,阻擊解放軍繼續南進。1949年農歷8月13日,衡寶戰役在衡陽縣洪羅廟(現洪市鎮)境內擺開了戰場,解放軍四野162師485團2營追擊一股逃竄的國民黨部隊,在天柱峰下大戰三天三夜。直到中秋節那天,戰斗才結束。戰斗非常慘烈,在筆架山,敵軍飛機丟下許多炸彈,炸死了40多個解放軍戰士。在波羅山,7名戰士都是和敵人拼刺刀犧牲的。在洪羅廟戰斗中,一共殲敵數百人,解放軍指戰員有97人壯烈犧牲,犧牲的時候他們都很年輕,絕大多數人連名字都沒留下。戰爭結束后,當地老百姓看到犧牲者帽子上有紅五星,知道……[詳細]
武岡市革命歷史紀念館
  武岡市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市區中心城壕路,占地面積500多平方米,紀念館共分四個展室,從工農革命運動的興起、撲不滅的星火、抗戰中的武岡、黎明前的決戰、武岡換新天等五個方面陳列了武岡人民從1919年的至1956年的革命斗爭史實,系統而詳實了記述了在中國0的領導下,武岡人民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前赴后繼,浴血奮戰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館內圖、文、物并茂,是紀念革命先烈、教育后人的極好場所,武岡市委、政府將此作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史紀念館是一個優撫事業單位,隸屬于武岡民政局管理,武岡革命老根據地辦公室在此辦公。雄踞于武岡市大炮臺開發區最高點上的革命歷史紀念館以其氣勢雄偉、風格古雅、風景壯觀、地理條件優越。該館主體工程采用仿古建筑,外觀高大挺撥,雄偉莊嚴……[詳細]
紅軍東沖兵工廠
  東沖兵工廠位于漕泊鄉新聯村東沖三斗嶺下陳家祠。1930年秋紅軍借此祠建為蘇維埃兵工廠,制造梭標、大刀、松樹炮等武器。1972年縣撥款維修,1983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彭德懷元帥曾在此浴血奮戰  井岡山革0據地時期,攸縣的柏市、漕泊為紅軍革0據地。1930年,攸縣蘇維埃政府將該縣的陳家祠改建為蘇維埃東沖兵工廠。該兵工廠為保衛井岡山革0據地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支援,兵工廠內架設了7座小鐵爐、3座車槍架,修理0,制造梭鏢、大刀、匕首、松樹炮等武器。隨后,兵工廠周圍相繼修建了軍營、指揮部、列寧小學、紅軍醫院等,形成一個相對集中的紅色根據地,一時之間,這里成為紅軍的一個重要軍事堡壘。兵工廠的成立,也招來了敵人的瘋狂圍攻。為保衛根據地,彭德懷、王首道、譚震林、肖克等紅軍將領都曾在此浴血奮戰。  納……[詳細]
宋任窮故居
  宋任窮故居位于長沙市瀏陽市葛家鄉烏石龍村。宋任窮(1909-2005),原名松韻琴,又名宋紹梧,湖南瀏陽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時期任紅28軍政治委員,參加長征。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中央局組織部部長,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副書記,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干部部副部長,第二、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一書記兼沈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在1966年8月,在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是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詳細]
澧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澧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常德市澧縣縣城解放中路蘭江公園內南側蘭江河畔。1984 年,中共澧縣縣委、澧縣人民政府根據老紅軍、全國政協委員張德(原武漢警備區司令員)1980年向湖南省政協遞交的269、272 號提案精神,結合全縣老紅軍、干部、群眾的要求,為緬懷先烈,啟迪后人,繼往開來,決定修建革命烈士紀念碑。該碑于1984年7月30日破土奠基,次年4月5日(清明節)落成揭幕。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雄偉,造型別致。占地面積為16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00平方米。碑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底座呈六邊形,高1.5米,面積約70平方米,三面各鋪臺階9級,基緣砌水泥條石凳代圍欄。座內空敞,內置兩口特制“龍量缸”,里面安放著由彭山、桃花灘等地移來的烈士忠骨。碑身為三面折體錐形,每面寬2米,內折6面,每面寬1.2米,碑……[詳細]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区 |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亚洲欧美日韩日产在线首页 | 日本女优天堂网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