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紅色旅游景點

柴山洲特別區第一農民銀行舊址
  柴山洲特別區第一農民銀行舊址位于衡陽市衡東縣三樟鄉金湖村七組。舊址為二層磚木結構,懸山頂,小青瓦,內置天井。原門額為“夏拜公祠”4個大字,現門楣上為黑底白字:“柴山洲特別區第一農民銀行舊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參謀長楊得志將軍所書。柴山洲特別區,是大革命時期的農民協會劃定的行政區,地域包括今衡東縣三樟鄉柴山、金湖等9個村和富家村一部分。大革命前系衡山縣既字十九、二十和二十九區,900多戶,4000多人口。1926年春,省農運特派員賀爾康在此建立柴山洲特別區農民協會。4月,根據中共中央“必須是以解決農民問題作主干”、“設立農民銀行”的政綱精神,建立“柴山洲特別區第一農民銀行籌備委員會”,由區農協委員長文海南兼任經理,副委員長夏兆梅兼任副經理、出納員,10月營業。制定《銀行章程十二條》,確定以……[詳細]
雷晉乾烈士墓
  雷晉乾烈士墓位于永州市祁陽縣三口塘鎮壩塘村。雷晉乾,祁陽縣三口塘鎮壩塘村人,1898年12月出生,1918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1921年三師成立一個進步學生組織——心社,雷是首批參加者,并是骨干成員之一。是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春參加三師驅逐反動校長劉志遠的學潮。之后先后去安源、水口山發動工人運動和“岳北農工會”組建工作。1925年秋同羅嚴、毛澤民、夏明震等到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并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12月由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和中共湖南區委以農民運動特派員的身份派遣回祁陽發展黨組織,領導農民運動,開展革命活動。先后發展段文元、王鎮湘、廖康國為中共黨員。1926年1月成立中共祁陽縣特別支部,任特支書記。9月,陳策、王一分(王首道)先后被派來祁陽工作,王一分接任特支……[詳細]
塔臥湘鄂川黔省委黨校舊址
  塔臥湘鄂川黔省委黨校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原涂家大屋。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540平方米,正屋坐東朝西。教室和宿舍設在西廂房,東廂房放置一些通訊器材,又稱無線電分臺。舊址系任弼時、王恩茂等同志辦公地點和住處,也是根據地區、鄉政權里的青年男女干部、學員學習的場所。1934年12月,為了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培養黨的地方工作干部,湘鄂川黔省委在塔臥丁家院子建立了一所黨校,省委委員張子意兼任校長,王恩茂任教務處處長。教員有唐天哲、唐康林、戚德元等。學員是軍政干部和蘇區縣、區、鄉青年干部,先后有數百名干部參加學習。學校根據“新區黨組織應保存著秘密狀態”的指示精神,沒有對外公開。教室無桌椅,聽課帶一條小凳,一塊木板墊在膝上作筆記。學習內容有:省委《關于創造湘鄂川黔邊蘇區任務……[詳細]
岳北農工會舊址(捷三公祠)
  捷三公祠——衡山岳北農工會舊址位于衡陽市衡山縣白果鎮白果村大屋組。1923年4月,中共湘區委員會為貫徹黨中央關于開展農民運動的號召,充分利用湖南軍閥趙恒惕與譚延闿之間的矛盾,特派遣劉東軒回岳北開展農民運動。劉東軒回到岳北后,秘密進行串聯發動,很快發展了彭桂峰、楊仕潤、李甘林等一批積極分子。不久,中共湘區委員會又派遣謝懷德回岳北,進一步加強岳北地區農運工作的領導力量。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白果地區的農運工作不斷取得進展。劉東軒、謝懷德等馬上將秘密的岳北農民俱樂部,公開地從祥吉興飯店點搬到堰腦頭劉捷三公祠,正式更名為湖南衡山岳北農工會。在農會中加上“工”字,表示與水口山工人相聯合,也表示工農握手革命的意思。經過一翻精心準備,岳北農工會于1923年9月16日在劉捷三公祠正式召開成立大會。大會選舉……[詳細]
羅哲烈士墓
  羅哲烈士墓位于株洲市天元區馬家河鎮高塘社區。墓冢朝西偏南,三沙土筑成,底徑2.3米,堆高0.5米,墓圍上方豎漢白玉石碑3塊,邊框與碑頂飾花崗巖,總高2米。正中墓碑陰刻毛澤東主席手書“羅哲烈士之墓”,兩旁為墓志,記載烈士生平事跡。羅哲,字以恒,馬家河打板塘人,早期中共黨員。1902年9月16日出生在一戶普通農家。16歲時考取長沙高等工業學校。在此期間,他成長為-中的積極分子和骨干力量,并由此和毛澤東相交。1922年,羅哲考入北京俄文法政學校。讀書期間,他積極參加了“五卅”運動、“三一八”運動,在“三一八”慘案中,羅哲為掩護同伴身負重傷。之后,他得知毛澤東在廣州舉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于1926年離開學校來到農運講習所任教員,并在毛澤東的介紹下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初,任全國農民協會籌……[詳細]
宛旦平故居
  宛旦平故居位于邵陽市新寧縣白沙鎮宛旦平村。宛旦平,1900年12月27日生于湖南省新寧縣西沖鄉宛家岔一個農民家庭。后考入長沙岳云中學。在毛澤東、何叔衡、夏明翰等人的培養教育下,宛旦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4年被中共湘區委保送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黃埔軍校畢業后,宛旦平參加過東征和北伐戰爭。曾在武漢國民革命軍11軍24師任營長,參加了南昌起義。1929年5月,宛旦平奉命離滬去廣西工作,按照中共中央特派員鄧小平和張云逸的指示,與俞作豫等人積極籌劃龍州武裝起義,他任第2旅參謀長兼第2團團長。1930年2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8軍和左江地區革命委員會在龍州宣布成立。宛旦平任紅8軍參謀長兼第2縱隊司令,同時擔任紅8軍軍事委員會委員。3月20日,龍州軍民在新填地廣場舉行何建南烈士追悼大會時,突然遭到桂……[詳細]
常寧農民協會舊址群
  常寧農民協會舊址群位于衡陽市常寧市三角塘鎮、白沙鎮、蓬塘鄉、煙洲鎮、蔭田鎮、塔山瑤族鄉、宜潭鄉。舊址原名“康莊”和“志仁藥店”。始建于清代晚期。磚木結構,硬山頂、屋面小青瓦覆面,跌落式山墻,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98平方米。大革命時期,湘南地區的農-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蓬勃發展。1926年5月,省農運特派員李佳竹、李成蹊、吳謙、李敏述等先后來到常寧,與本縣革命活動分子蕭震球、鄧受谷、蕭禮樽取得密切聯系,建立中共常寧特別支部,組織開展農民革命運動。1926年7月,在縣考棚成立縣農協會籌備處,由李成蹊、蕭震球主持工作。1927年2月19日常寧縣農民協會在教育會坪召開成立大會,蕭震球任執行委員長、李成蹊任副執行委員長,執委有組織部長李敏述、宣傳部長吳謙、自衛部長胡仲期、建設部長蕭禮樽、財務部長郭……[詳細]
塔臥湘鄂川黔省軍區舊址
  塔臥湘鄂川黔省軍區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城東北40公里處的塔臥鎮丁家院子。該舊址緊靠湘鄂川黔省委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750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東頭與省委舊址相通,南西設木朝門。院內為王震、張子意、李達等領導人辦公地點及住處。1934年11月26日,根據中央軍委電示,紅二、六軍團在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成立湘鄂川黔省軍區,賀龍任軍區司令員,任弼時任政治委員。12月10日,省軍區機關遷往永順塔臥。省軍區在塔臥,一是建立各級地方武裝,開展軍事斗爭。省委在1934年12月22日和省軍區政治部一道發布了《關于游擊隊中黨的工作的指示》,為開展軍事斗爭指明了方向;二是清剿土匪武裝。貓兒山攻打顧桓臣,懲罰“義勇隊”頭子顧定三,破趴水洞伏擊張玉階;三是開展反“圍剿”斗爭。19……[詳細]
曾士峨烈士紀念碑
  曾士峨烈士紀念碑位于益陽市赫山區會龍山山頂東麓。曾士峨(1904—1931)字迪勛,號廣澤,益陽市樊家廟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北伐戰爭,在國民革命軍第4集團軍總司令部警衛團任連長。北伐到武漢后,轉入我黨控制的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1927年9月隨警衛團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8年5月任紅4軍31團3連連長,率部參加龍源口戰斗和黃洋界保衛戰,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鞏固和發展作出了貢獻。1930年春任紅4軍2縱隊司令員,同年夏任紅4軍參謀長兼第2縱隊司令員、紅4軍第11師師長、紅4軍第11師師長兼政委,率部參加中央蘇區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在第三次反“圍剿”作戰,在高興圩戰斗中,他率部堅守竺高山陣地,與精銳之敵展開頑強爭奪。9月8日,當敵人向紅4軍指揮……[詳細]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位于韶山村引鳳山麓。紀念館于1964年5月10日動工,8月20日竣工,10月1日對外開放。館名初為“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館牌由郭沫若書寫。初辟4個陳列室,展出毛澤東青少年時代至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的文物和相關史料。1965年,增辟3個陳列室,展出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至1965年間革命活動的事物和史料。1969年擴建,建筑面積由2700多平方米增加到3185平方米,陳列室擴充到9個。1982年11月,經中共中央同意更名為“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次年4月2日由鄧小平題寫館名。1993年和2003年,為紀念毛澤東誕生100周年和110周年,先后兩次作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毛澤東生平業績陳列的主題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共使用展品400多件,同時還安裝了多個多媒體……[詳細]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軍兵工廠舊址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軍兵工廠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和萬坪鎮。1934年12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省軍區遷到塔臥后,在塔臥涂家臺辦起了臨時修械廠,廠長是當時能造步槍的鐵匠馬立盛,政治指導員曾陸生,經理田端武,管理員周錫鵬,工人來自紅軍和當地的鐵匠、木匠,共50多人。1935年春,紅二、六軍團從慈利繳獲敵保安團兵工廠的兩臺車床和一些原材料,俘獲 40多名兵工人員,連同涂家臺修械廠遷到龍家寨多士坪,擴充為兵工廠,共380多人,廠內設有紅爐、翻砂、修理、木工等車間,主要生產刺刀、火藥、子彈、炸彈、手榴彈和0零件,修理和組裝一些0。廠里還有負責保衛的警衛連,共50多人,連長朱曹文。工廠原材料的來源,一是繳獲戰利品;二是收購破銅廢鐵;三是發動學生、兒童收撿彈殼;四是設法從白區采購。1935年……[詳細]
湘粵贛紅軍游擊隊桂東活動舊址——西邊山桃寮村
  湘粵贛紅軍游擊隊桂東活動舊址——西邊山桃寮村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這里有離天三尺三的八面山。有古樹參天,密林簇擁的原始次森林。現在,我們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看到了附近那一排排高大的核桃樹嗎?正是有了這一片的野生核桃林。所以當地人把這個小村莊叫“桃寮”。桃寮村是有名的紅軍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湘贛邊區游擊隊、湘南游擊隊在這八面山的桃寮村一帶進行艱苦卓越的革命活動。西邊山中心蘇維埃政府革命舊址大家隨我來。現在我們站在的這個地方,地名叫長排腦。是西邊山中心蘇維埃政府革命舊址。桂東分東西兩邊山。諸廣山脈的群山桂東人叫東邊山。而八面山脈一帶地區叫西邊山。東邊山與西邊山在桂東基本是這樣劃分的,1935年5月,紅軍的副政委游世雄和政治部主任李國興率湘粵贛邊區紅軍游擊支隊中的一支隊伍,從普樂的赤水仙到西邊……[詳細]
紅軍南岔戰役遺址
  紅軍南岔戰役遺址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南岔村南岔渡口。南岔渡口在桑植城北7.5公里的南岔南面,是澧水河上擺渡的碼頭。渡口地據澧水要津,是解放前上通川鄂、下達津澧的要道。1929年6月上旬,趁桑鶴聯防“剿匪”指揮陳策勛與-軍周朝武部在桑植互相傾軋之機,賀指揮紅四軍再次攻占桑植縣城,組成0桑植臨時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組織農協會、成立農民自衛軍,建成鄉村紅色政權,開展打土豪、救濟貧苦群眾等活動,擴大紅軍,使紅軍發展到近兩千人。革命形勢的發展,使-反動派十分震驚。陳策勛向上司急呼:“地方糜亂,-含怵,是為心痛。”于是湖南軍閥何鍵、魯滌平急令湘西獨立第十九師師長陳渠珍派兵向桑植“圍剿”。7月1日,駐防永順的向子云旅派警備軍步三團副團長周寒之率2000余人,從南岔兵分三路向桑植縣城逼進。賀……[詳細]
八擔丘(毛澤東給部隊上政治課舊址)
  八擔丘——毛澤東給部隊上政治課舊址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中村村。為策應湘南起義,1928年3月18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1團、第2團全部到達中村集結,并隨后在這里開展了10天的革命活動。為訓練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從3月19日開始,毛澤東采用上午給這個營講課,下午給那個營講課,分別留半天討論的方式,集中一個星期的時間,對部隊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政治教育。課堂就設在小鋪頭的八擔丘稻田里。田邊擺著一張小方桌,一條小板凳,一塊小黑板。戰士們就著禾蔸席地而坐。毛澤東時而坐著講,時而站起來比劃著手勢講,時而在黑板上寫著,戰士們聽得聚精會神。講課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革命的性質問題;中國革命的特點問題;中國革命的道路、戰略問題。毛澤東深刻地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形勢和革命性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建立井岡山革……[詳細]
王如癡故居
  王如癡故居位于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向陽村二組。王如癡,名書銓,號如癡,1903年1月25日出生于今祁東縣太和堂鎮向陽村,終身未婚。王如癡1915年入祁陽縣城讀小學和初中,1923年考入湖南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預科班,積極參加學生-,1925年高中畢業。1926年參加革命,同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年底被委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后,赴井岡山紅四軍工作,后奔赴中央革命根據地和赴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從事武裝斗爭。1934年10月參加紅軍北上抗日先遺隊,先后任紅10軍團19師參謀長、師長。后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5年1月,紅10軍團在返回閩浙贛根據地時,被敵圍困于贛東北的懷玉山地區。王如癡率部隊千余人,占據懷玉山,敵人四面圍攻。終因敵我力量懸殊,王所率部隊傷亡慘重。25……[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 亚洲综合精品久久玖玖玖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制服中文在线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