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旅游景點介紹
 | -神莊園位于天元區馬家河鎮,占地300畝,為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莊園擁有標準客房、多媒體教室、綜合會議室等良好的設施,一次可以容納110人學習和食宿。莊園現已發展成為集拓展培訓,高爾夫球、網球、乒乓球訓練與運動休閑及研討活動的最佳去處。地址:株洲市天元區馬家河淺塘村聯系電話:0731-22841390…… [詳細] |
 | 響水村地處天元區三門鎮,是全市新農村建設綜合示范點之一,被列入株洲市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名單。該村村莊發展總體規劃目標是,將響水村打造為“產業升級、農民富裕、村莊美麗、管理高效”的美麗鄉村和高科技農業產業園、市民休閑后花園。 景區地址:天元區三門鎮自駕游路線:株洲大道→京港澳高速傘鋪站下→雷打石鎮仙鵝村→三門鎮響…… [詳細] |
 | 栗雨休閑谷位于栗雨中央商務區中心地帶。進入中心景觀帶,如同置身于自然氧吧之中,沿湖景觀園林以自然式布局為主,植物以疏林草地的形式與起伏變化的自然游道、充滿野趣的花草,形成自然、生態、疏密有致的環湖景觀。自然山體在保留現狀良好的植物群落的同時,局部加以點綴形成特色風景林,營造出清新優美的“城市森林”空間。…… [詳細] |
 | 資福寺臨近天元區黃河南路與濱江路交匯處,始建于梁武帝時期。寺中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等佛教建筑錯落有致,資福寺香火旺盛,廟宇高大宏偉,氣勢磅礴,雕刻立意精美,匠心獨特,具有濃郁的佛教文化氣息。這里濱臨湘江,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實為佛教朝拜、旅游之勝地。…… [詳細] |
 | 株洲龍門寺地處群豐鎮石塘社區,始建于唐宋時期,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其所在寶地五云峰,屬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林木茂盛,泉水常年不斷,冬暖夏涼。有石壁、拜日臺、笑天獅、袁海觀父母古墓、龍泉蓮花池等多處人文自然景觀。…… [詳細] |
 | 羅學瓚烈士墓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天元區馬家河鎮月塘社區。羅學瓚(1894-1930),湖南省湘潭縣人。一九一八年參與組織新民學會,一九一九年赴法國勤工儉學,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湘區區委委員、湘南區委宣傳部長、酆陵和湘潭縣委書記、浙江省委宣傳部長、代理書記、中共特派員等職。一九…… [詳細] |
 | 汽車博覽園位于天元區新馬創新城和栗雨工業園之間。項目占地面積5640畝,總投資約200億元。園區規劃分為四個板塊,其中汽車文化博覽與運動板塊規劃面積900畝。屆時將修建汽車時光走廊、汽車博物館、汽車攝影基地、汽車營地及名車主題公園、汽車影院等項目。 景區地址:天元區新馬創新城和栗雨工業園之間電話:0731-222337…… [詳細] |
 | 革命先驅鐘海閭紀念館在醴陵仙山公園開館,該市又增添了一處革命傳統教育園地。 1870年,鐘海閭出生于醴陵官莊鄉,走上革命道路后,他創辦學校,建立黨的地下聯絡站,發展培養了宋時輪、程星齡等杰出革命人物;發動農民參加彭德懷、王首道領導的工農紅軍攻打長沙戰役;成立農民協會、女子聯合商會,在醴陵建立了蘇維埃政府,1942年病逝…… [詳細] |
 | 日軍侵華大-死難同胞紀念碑位于株洲市茶陵縣洣江鄉榮華村與思聰鄉深塘村邊界。日軍于1944年6月進犯茶陵。攻陷茶陵城后,日軍在茶陵犯下滔天罪行。8月27日,大-開始,至1945年2月26日日軍撤離縣城,為期近8個月,侵華日軍在茶陵燒殺擄掠,奸0女,近3000名群眾慘遭殺害。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緬懷日軍侵茶大-死難…… [詳細] |
 | 荷塘抗日陣亡將士墓位于株洲市荷塘區新華東路1107號留芳園公園內。1941年9月7日,日軍以騎兵為先導,從瀏陽方向分兩路襲擊株洲,國民黨暫編第6師一部在荷塘鋪一帶英勇抵抗,由于指揮官思想麻痹,帶領剛招募來的且未經訓練的新兵倉促應戰,1000多名官兵陣亡。當時荷塘鋪一帶到處尸首橫陳,其景慘不忍睹。當地紳士、百姓出于對抗敵…… [詳細] |
 | 左權將軍紀念碑坐落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區西山半山腰。左權,1905年3月生于醴陵北鄉黃茅嶺一貧苦農家。1922年入醴陵縣立中學,參與組織社會問題研究社,投身反帝反軍閥的-。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后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后任紅15軍…… [詳細] |
 | 何孟雄故居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龍潭村。故居系晚清時期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何孟雄于1898年6月出生,1914年夏考入岳云中學。1917年春改名何純,考入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常與長沙學聯和本校學生毛澤東、蔡和森、張昆弟、李維漢等一起參加-。1918年,在楊昌濟先生的幫助下,與蔡和森等人離開長沙到北京。19…… [詳細] |
 | 中村軍民訴苦大會舊址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中村村小鋪頭組。1928年3月下旬,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策應湘南起義,在酃縣中村集結。一天上午,毛澤東帶領幾名戰士,挑著從土豪家沒收的糧食、衣物,來到聯西村窮得揭不開鍋的葉老漢家。幾名戰士走進破舊不堪、黑咕隆咚的矮屋,對葉老漢說:“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是專門幫助窮人鬧…… [詳細] |
 | 八擔丘——毛澤東給部隊上政治課舊址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中村村。為策應湘南起義,1928年3月18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1團、第2團全部到達中村集結,并隨后在這里開展了10天的革命活動。為訓練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從3月19日開始,毛澤東采用上午給這個營講課,下午給那個營講課,分別留半天討論的方式,集中一個星期的…… [詳細] |
 | 橋頭江家——毛澤東水口舊居位于株洲市炎陵縣水口鎮水口村橋頭江家組。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三灣,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將1個師3個團縮編為一個團,在軍隊內部成立士兵委員會,并提出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營以上建立黨委,全軍由黨的前敵委員會統一指揮,從而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 [詳細] |
 | 淥口伏波廟——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舊址位于株洲市株洲縣淥口鎮南端伏波嶺(又名小石圍)上,瀕淥水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臨深潭。據《后漢書·馬援傳》記載,東漢建武十七年(41年),交趾女子徵側、徵貳受太守蘇定所迫,率眾造反,占嶺外六十余城,側自立為王。光武帝因馬援習水戰,且為驍將,遂拜伏波將軍。馬援率官兵2萬人,樓船二千…… [詳細] |
 | 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團駐酃縣水口團部舊址(朱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縣水口鎮水口村。1927年10月中旬,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酃縣水口,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團團部設在朱家祠。毛澤東在這里接見了酃縣第一個黨支部——涼橋黨支部書記周禮。周禮向毛澤東匯報了中共酃縣特別支部和農民協會在大革命失敗后遭敵人破壞的情況…… [詳細] |
 | 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師部舊址(周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中村村。1928年3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湘南特委的軍事部周魯來到井岡山,指責毛澤東躲在井岡山,沒有一點發展前途,并傳達了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決定:給毛澤東以“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和“撤消現任省委委員”的處分,撤消前委,改組為師委,由何挺穎任書記,毛…… [詳細] |
 | 中共攸縣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暨譚震林生平業績陳列館位于株洲市攸縣城關鎮珍珠港。舊址坐東北朝西南,由三部分組成。中為文昌廟,始建于1803年;左為倉圣廟,始建于1831年;右為興賢堂,始建于1833年。清為攸江公署所在地,民國時期為國民黨縣黨部和會議處所。1925年,中共湘區委員會派潘鵬舉來攸縣發展黨員,是年冬和小學教師余…… [詳細] |
 | 炎陵烈士陵園位于炎陵縣霞陽鎮湘山公園。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炎陵縣是湖南省農民運動開展較早的地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炎陵縣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核心縣,也是湘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來炎陵縣開展革命活動,指導該縣工農革命斗爭。“朱毛”第一次會面、水口葉家祠連隊支部建黨活動、土地革命第…… [詳細]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