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草堂舊址位于廣州市中山四路長興里3號,這里原名是邱氏的合族祠,康有為利用這地方來講學。邱氏書室始建年代不詳,面寬三間15.59米、深四進45.96米,有頭門、中堂、后堂(祖堂)、后樓和兩旁房舍。硬山頂。
康有為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此設立學堂,聚徒講學,宣揚變法改良主義的思想,兵擬訂學規《長興學記》,同年撰寫了《新學偽經考》,引用經傳,編造變法理論,使變法改良主張,從傳統的儒家理論找到根據。學生有陳千秋、梁啟超、麥孟華、韓文舉、梁朝杰、曹泰等20多人。次年“草堂”遷至廣州衛邊街鄺氏宗祠。1893年再遷至廣州府學宮里的仰高祠(即現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內),講學的規模越來越大,到1894年門徒已增至100多人。
198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被國務院核定并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長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別署天游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學說,并致力于將儒家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 康有為詳細信息++
文德社區:文德社區…… 文德社區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