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廣州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員會舊址位于廣州市文明路194號至200號(原為文明路75至81號)。是一座四間相連的三層樓房,磚木結構,木樓板,坐南向北,四間內部有門互通。每間寬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機關沒有公開,用“管東渠”(即“廣東區”的諧音)的化名向-局登記,后來“管東渠”就成了廣東區委的代號。民族解放協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籌備處初期也在二樓辦公,門前曾掛這兩個單位的牌子作掩護。
廣東區委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地區區委之一。1922年,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成立,負責人是譚平山。1924年,10月,周恩來接任區委委員長的職務。1925年春,由陳延年擔任書記。區委原管轄廣東、廣西兩省,至1926年初擴展到福建南部、云南、貴州以及南洋一帶。區委設組織部、宣傳部、工人部(工委)、農民部(農委)、軍事部(軍委)、婦女部(婦委)、監察委員會和秘書處等機構,并成立主席團(常委會),加強集體領導。區委各部在三樓辦公。周恩來、熊雄先后任軍委書記,彭湃、阮嘯仙先后任農委書記,劉爾崧、黃平先后任工委書記,鄧中夏任省港-委員會的中-團書記,蔡暢、鄧穎超、區夢覺先后任婦委書記,張太雷任宣傳部長兼機關刊物《人民周刊》的主編,穆青任組織部長,賴玉潤任秘書長;羅亦農、楊殷、楊匏安、林偉民、李森等擔任過區委的領導工作。共青團廣東區委機關在二樓辦公,阮嘯仙、劉爾菘、張善銘、楊善集、黃居仁等先后任共青團區委書記。《人民周刊》、《少年先鋒》在此;黨中央的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及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機關刊物《工人之路》也曾一度在此。毛澤東、林祖涵、李富春、吳玉章等經常到區委商討問題。魯迅、何香凝、胡志明也曾來此會晤陳延年。
1927年4月15日國民黨-派在廣州發動-政變,中共廣東區委遭到破壞。4月底,區委遷至香港。
現舊址已復原,辟為紀念館。
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珠光街道:珠光街道督查(投訴)電話:83186939 區政府 珠光街道辦事處 統計室 83180330 越秀區珠光路54號202室 510110 區政府 珠光街道辦事處 黨員服務站 83190657 83185060 越秀區海傍街4號 510110 區政府 珠光街道辦事處 民聲站 83184727 越秀區廠后街6號 510110 …… 珠光街道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