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鷹潭市 > 貴溪市旅游

鷹潭上清宮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鷹潭上清宮

上清宮距天師府二里,在上清鎮東首,左擁象山,門對瀘溪,面云林,枕臺石,是歷代天師供祀神仙之所,故有“仙靈都會”、“百神受職之所”之稱。

上清宮始建于東漢,原為張道陵修道之所,時名“天師草堂”。漢末,-天師張盛自漢中遷還龍虎山,改“天師草堂”為“傳錄壇”;唐會昌年間,真宗賜傳錄壇額曰:“真仙觀”。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真宗敕改上清觀。正和三年(公元1118年),名上清正一宮,簡稱上清宮、大上清宮。“時宮中學道者常數千百人”,成了“晝夜常明羽人國”。

由于歷代封建王朝在這里大興土木,屢毀屢建,上清宮所建殿宇就有:三清殿、玉皇殿、紫微殿、天皇殿、后士殿、斗姆宮、雷祖殿、廖湯殿、南斗殿、北斗殿、伏魔殿、三宮殿、三省殿、文昌殿、四圣殿、五岳圣帝殿、四瀆殿、真風殿、留侯殿、十二真君殿、奎閣、虛靖祠、藏室、鼓樓、福地門、龍虎門、欞星門、下馬亭等等,附近還建有道院三十六座以及各種附屬建筑。它原是我國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老道宮之一。它和皇帝宮殿相比,僅矮一尺,以示區別于皇宮。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對上清宮的仙都風貌作過極為精彩的描寫,從而使這座石老道宮顯得更加神奇,更加令人神往。

上清宮整個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為中心,分八門四方。現殿宇絕大部分被毀(最后一次被毀是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因幾個乞丐住在宮中烤火引起火災)。到解放時,只存大上清宮門樓、鐘樓、午朝門、下馬亭未毀,但這座古老道宮的聲名仍然顯赫,家喻戶曉,現存的東隱院,善惡井、夢床、神樹和傳說中的鎮妖井等文物古跡,仍然強烈吸引著中外游人。

東隱院在上清宮院內東側,是龍虎山上清宮一座著名道院,也是上清宮目前殘存的唯一道院。它創建于南宋年間,后因元世祖忽必烈對該院道士張留孫分外器重,東隱院倍加修繕,名聲大振。

現東隱院為明末清初建筑,有門屋一間,正廳三間,左右丹房各四間,后廳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建筑風格古樸,院墻外有“善惡分界井”和“神樹”等古跡。雖然今昔對比,面目全非,然群山環抱,云霧繚繞,仙跡縹緲,仙氣猶存,站在這里,仍可領略一番仙都風貌。

在這里需要特書一筆的,就是施耐庵在《水滸傳》開篇第一回用濃墨重彩繪聲繪色描寫的伏魔殿的鎮妖井。伏魔殿早已不存,但確有一口井仍在殿口,石欄依舊,口如谷羅,井底幽深,井圈四周長有青苔綠草,確是黑洞洞地啥也不見。游人站在“遇洪而開”的洞口朝底探望,不禁膽戰心寒,生怕像《水滸傳》寫的那樣:“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沖將出來,掀蹋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沖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弄得“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當然,游人也知道《水滸傳》是小說,是施耐庵的妙筆生花,但他對上清宮整體環境,氣勢的描寫,將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化成牧童的妙筆,倒顯得幾分真實,因此,游客都要來到井口,看看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怎樣從洞里沖將出來,變成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將擾亂整個乾坤的。

上清宮周圍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沿瀘溪河而上是上清林場的林區,今后可辟為森林公園。對岸一片樟林,是當年紅十軍與中央紅軍會師之處。宮南隔河的桂洲是明代武英殿首席大學生夏言故里,這位明代嘉靖年間的耿耿名臣、朝廷宰相,因支持收復河套的主張被0臣嚴嵩所害,其父夏鼎之墓便在上清宮南二里處,可供憑吊。另外,圍繞著龍虎山上清宮周圍,還有十八道宮、八十一座道觀和三十六座道院遺址,以及天師墓等等。

上清鎮:貴溪市轄鎮。道教正一派發祥地。1958年置上清公社,1960年改上清墾殖場,1968年復置上清公社,1984年復建上清鎮。位于市境西南部,上清溪中游,距市區31公里。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1.8萬。鷹廈鐵路、龔(店)資(溪)公路貫境。轄府前居委會和上清、漢浦、漸浦、桂洲、城門、沙灣、歷山、泉源、泥灣、通橋10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盛產天師板栗。鄉鎮企業有綜…… 上清鎮詳細信息++


>>碧濤庵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va一区动漫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 五月综合网免费在线视频 | 永久在线亚洲观看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