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水巖崖墓群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18公里處,時代為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已調查發現205座崖墓,是中國現存崖墓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崖墓大部分利用天然巖洞造成。洞穴大小懸殊,有的寬2米,有的寬58.3米。洞口朝向東南。墓門有兩種結構,一種為夾板式墓門,一種為橫串式墓門。從墓葬習俗來看,大體分為單洞單葬、單洞群葬、聯洞群葬三種。發掘棺木41具,形式多樣,全是優質的木材精制而成。隨葬品中十三弦古箏是目前國內最早的木制弦樂器;紡織工具是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的重大發現,斜織機構件的發現,將其最早年代從東漢提前至戰國時期。
仙水巖崖墓群,為研究古越民族的族俗、經濟活動、文化特征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同時對于研究東南亞地區懸棺葬的源流、傳播路線、民族遷徙和文化融合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國家文物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