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眉山市 > 青神縣旅游

瑞峰崖墓群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瑞峰崖墓群
瑞峰崖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瑞峰崖墓群位于眉山市青神縣岷江西岸的瑞峰鎮黃角村丘陵地帶,是一處數量眾多、分布密集、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墓葬群。2006年5月,瑞峰崖墓群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六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秦并巴蜀后,四川盆地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躍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兩漢時期,隨著社會穩定和生產力的提高,出現了一批擁有大量土地和佃戶的富裕莊園主,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民眾的意識形態和喪葬制度開始轉變,厚葬和家族葬風開始盛行。縱貫眉山的岷江,遠在秦漢,就是四川的“黃金水道”,沿途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當時沿江的眉山人,不僅生在岷江邊,死后也安息在岷江兩岸,這就是岷江兩岸面水背山的峭壁和山坡上分布著大量崖墓的原因所在。

地處岷江古航道中游的瑞峰鎮,原是青衣縣治所,是古代進出川的水陸交通要道,人口稠密,經濟繁榮,加上依山傍水的優美自然風景,極大地滿足了墓主避兇就吉、福佑后人的心理,因此成為當時主要的墓葬區之一。這些崖墓,有的建在崖底,有點建在崖壁中間,有點則高懸崖頂。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有四五座已經完整發掘的崖墓,而還有許許多多的崖墓,只露出一個個崖墓口。

發掘

1913年,法國人法占拉、狄格、色加蘭等來瑞峰鎮考察發掘。1982年,四川省文管會專家實地發掘,出土了一座東漢建初元年至元和年間營建的崖墓,揭開了瑞峰漢崖墓的歷史。由于瑞峰崖墓的石刻紀年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元和五年(公元88年)、延熹四年(公元161年)等,再根據其墓葬形制,所以被確定為東漢崖墓,上限年代推至西漢晚期,下限年代不應晚于三國。

地崖墓特點

瑞峰崖墓雖有大小主副之別,但基本都由墓道、前堂、門楣、甬道、主室、側室、壁龕組成。

瑞峰崖墓群中,有幾座中大型墓室,這些中大型墓室大都采用“前堂后寢,左右廂房”的形制。前堂都有較為繁瑣精致的裝飾,狀似官府宅第大門,墓室營造規模宏偉,工藝細致,雕飾簡練精巧。這些墓葬的墓門大多是雙門楣或多門楣,一般在門楣上還雕飾有斗拱。

瑞峰崖墓的墓葬形制大都表現為長方形單室、雙室、多室、雙主室等,墓室內多用瓦棺、原巖石棺等葬具,這些都是四川崖墓的共同特點。為了保持墓內干爽,大部份墓室內都有陶水管覆蓋的排水防潮系統,只是不易看到。

近年,在瑞峰崖墓重點保護區內還發現有漢代磚室墓,且規格還較高,如民間傳說蠻墳壩的“蠻王墳”,就是一座漢代大型磚室墓。同時也發現有兩例在崖墓內大量使用花紋磚、逗榫磚的現象,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加固墓葬和增加墓葬的裝飾效果,以顯墓主與眾不同的地位和財富。

瑞峰崖墓的出土文物,以陶器為主,有少量銅錢、銅鏡等,基本組合可分為反映莊園經濟文化和家庭日常生活兩大類。反映莊園經濟文化的器物有:陶房、水田(塘)、豬、雞、鴨、犬、執鋤執箕俑等。反映社會日常生活類的,有用以祭祀或表示吉祥的陶座銅枝搖錢樹、陶龜座神獸、“長宜子孫”銘文銅鏡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陶甕、陶豆等;還有撫琴俑、舞蹈俑等各類侍俑。因此,瑞峰崖墓是研究東漢時期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宗教信仰、風俗民情等不可缺少的寶貴實物資料。

現場看不到出土文物,可能轉移到其它地方保存了,只在一座墓室的墓堂壁上看到兩匹駿馬的浮雕。在一座大型墓室的墓堂兩壁上,明顯還有裝飾雕刻的遺跡,看著像菩薩,據說是宗教人物造像。

保護范圍:東至岷江西岸蠻洞子山山腳,西至窯房山瓦礫地山頂,南至原青樂公路13號公樁,北至原青樂公路12號公樁。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0米。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月湖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久久亚洲日韩理论AⅤ片 | 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 | 久久精品成年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