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水塔始建于1958年。從底部至地面以上約2米用大城磚砌筑,上部用普通青磚砌筑,共三層,樓梯內置。通高約16米,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各5米。塔的中間有一眼深水井,用水泵將井水提至塔頂以增加水壓,以供周邊大約300戶居民生活用水。礦山水塔所在的位置原為礦山村,后改為礦山居委會,屬宿遷城的北部郊區。宿遷城素有山城之稱,因為他是明代萬歷年間為躲避洪水的侵襲而遷建在山脊之上的古城,整個地勢呈南低北高,而礦山又位于古城的北部,加之山體都是紅色的石頭,打井非常困難,匱乏的水資源一直困擾著這一帶的居民。建國后,尤其是“人定勝天”的大躍進開始后,礦山村舉全村之力,從舊城墻上拆掉一部分城磚,從老建筑上拆掉一部分普通青磚,又從磚瓦窯上買回部分新磚,建成了這樣一座水塔。這個水塔雖然是建國后的作品,但留下了特殊年代的印記,是宿城人留住鄉愁、留住記憶的重要實物資料。現已公布為宿遷市文物保護單位。
幸福街道: 幸福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0年5月,位于宿遷市城區中心,南至黃運路,西與河濱街道辦接壤,東面和北面隔京杭大運河與宿豫新縣城、井頭鄉相望,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轄礦山、幸福、城東、新盛、鳳凰、東大、馬陵7個居民委員會,社會總人口8.9萬。2007年共完成GDP5.194億元,同比增長16.02%;5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完成目標109.26…… 幸福街道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