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 > 宿城區旅游

宿遷故城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宿遷故城遺址
宿遷故城遺址為宿遷市文物保護單位。

宿預故城遺址位于洋河新區鄭樓鎮古城村,這里俗稱古城山,面積約650萬平方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宿遷市志》載,這里曾是泗水沿岸的歷史重鎮,春秋戰國時犰猶國建都于此;秦時的犰猶縣,東晉時的宿預縣、宿預郡;南北朝時期的南徐州、東徐州、泗州;隋代的下邳郡,以及唐初下邳郡所改的泗州,其治所均在宿預故城。后因黃河奪泗,城池被黃水沖圮,縣城北遷至現在的宿城。現在的古城大概是由于黃河泛濫的原因,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以并無明顯標志的古城山北坡,向東西延展的黃河大堤為界形成了明顯的高差,大堤以北為大面積農田,大堤以南為古城村的村莊,村南為黃河故道(原泗水)。全國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過程中,普查組把這里作為重點普查的區域,在走訪調查的基礎上,首先對古城山北坡長期積水的地方進行了局部解剖,解剖0土了大量的陶瓷片和磚頭,從而確認所謂的古城山并非是地殼變化所形成的自然山體,而是人工堆積而成。其次是在古城山北側布孔鉆探,結果發現一道東西走向的夯土遺存,長約460米,寬約15米。高度不等,最高點約2米,最低點只有50公分,北立面有緩坡。東西兩個端點沒有向北延展的拐點,據此判斷這道夯土遺存應是城墻遺存,且是一段完整的北城墻。此段城墻確認后,普查組繼續向南勘探,力圖探明這個完整的城池,只因黃泛土太厚,無法勘探。在勘探過程中有一個探孔打至城墻底部時探鏟內帶出一塊陶片,經鑒定為春秋戰國時期。再從對古城山解剖時出土的實物以及采集的陶片看,早至春秋戰國,晚至唐宋時期,與史料記載基本吻合。

鄭樓鎮:1957年設鄭樓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19公里。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4.5萬。洋(河)鄭(樓)公路過境。轄鄭樓、鄭西、立新、大溝、大碾、新莊、雙陳、姚莊、鄭南、太平、梁莊、金溝、邱莊、鄭東、金山、四堡、胡李、傅嘴、王傅、陳圩、施莊、新宅、蔣莊、張渡24個村委會。農業主要種植小麥、水稻、棉花。鄉鎮企業有膠合板廠、磚瓦廠等…… 鄭樓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宿遷市第二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墩遺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 亚洲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