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梁園是佛山梁氏宅園的總稱,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廬”、“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主體位于松風路先鋒古道。梁園由當地詩書畫名家梁藹如、梁九章、梁九華及梁九圖叔侄四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陸續建成,歷時四十余年。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的“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于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筑式式俱全、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 [詳細] |
 | 兆祥黃公祠位于祖廟街道轄區兆樣路。建于1920年,是佛山著名中成藥“黃祥華如意油”始創人黃大年的祠堂,由其子黃奕南等為其父按清代祠堂制式興建的大型祠宅組合式建筑群。祠堂氣勢雄偉,設計精巧獨到,裝修豪華考究,是佛山現存祠堂式建筑的代表。主體建筑坐西向東,由縱軸線上排列的頭門、拜亭、二進、三進、后進等建筑組成,為四進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左右兩側還有由青云巷相間的四進廂房(住宅),左右對稱,整齊劃一。總占地面積3400平方米。頭門上有“兆祥黃公祠”石刻門額,門廊梁架遍布雕縷精致的漆金木雕,前墻的水磨青磚整齊美觀,拜亭利用二進建筑的前檐柱構筑而成。二進、三進的構架沿清制為瓜柱式抬梁結構,室內寬敞明亮…… [詳細] |
 | 林家廳建于明代。初為林氏家廟。至清嘉慶年間(1796-1820),林紹光(嘉慶丙辰進士),林龍光(乾隆壬子鄉試舉人),林縉光(嘉慶戊辰鄉試舉人)兄弟三人將家廟改作居室,稱為林家廳。深三進,相同小院,樓閣廂房等,是頗具特色的祠堂民居合一的建筑。林家廳附近一帶的古民居群,為明清時代的建筑,具有嶺南民俗文化的建筑特色,是古代建筑文明的遺產,至今保存完好,2002年成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設立了國際藝術家村,現已有30多名國內外的知名藝術家進駐,將來會有幾百名藝術家、創意者長期在此生活、創作。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陳鐵軍故居位于佛山城區福賢路善慶坊。是陳鐵軍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為佛山清代常見的兩進院落式民居。尚有烈士住過的房間、使用過的家具、文具、印章和親手刺繡的繡件等。陳鐵軍故居為清代民居建筑,座面向北,三間二進院落式平面布局,硬山頂,人字山墻,磚木結構。陳鐵軍烈士在此居住和生活。是佛山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詳細] |
 | 河宕遺址位于佛山市瀾石鎮河宕舊圩。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遺址面積1萬平方米。1977~1978年發掘750平方米。第二、三層為文化層。堆積中含大量貝殼。遺跡有紅燒土硬面、灶坑、灰坑、柱子洞、墓葬等,清理墓葬77座。墓葬為東西向豎穴土坑,大部分無明顯坑壁,人骨架作仰身直肢,生前有人工拔牙習俗,成年男性頭向西,成年女性頭向東,多數墓沒有隨葬品。出土陶器有釜、罐、壺、豆、盤、盂、紡輪,器形多見圈足器、圜底器,晚段出現圜凹底器。紋樣以幾何印紋陶為多,其中以曲折紋為主,其它有方格紋、葉脈紋、云雷紋、S形紋、凸點或凸格紋,已出現云雷與曲折或方格組合紋樣,部分紋飾顯然仿自青銅器。也有少量赭紅色…… [詳細] |
 | 簡氏別墅位于佛山城區臣總里。建于民初,是著名華僑商人簡照南興建的別墅。有門樓、主樓、后樓、西樓、儲物樓、花園等建筑,占地面積約3400平方米。建筑物以仿西洋式又中西合璧特征,以鋼筋混凝土構筑。主樓高二層,為仿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府邸式建筑,首層為中央大廳,兩側廂房,地面用黑白相間的大理石磚砌成圖案,窗是磨砂的刻花彩色玻璃,圖案是中國仕女、玉蘭和花鳥,典型的中國氣派。樓梯全用柚木,欄桿卻是西洋式,二樓樓面鋪水泥做的花階磚,還裝了天花板,具有明顯的西洋風格。主樓和后樓以天橋相連接,便于交通,和主樓不同的是后樓的外墻全用一色水磨青磚,仿清代當地宅第的建筑。窗使用當地常見的磚雕裝飾,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詳細] |
 | 文會里嫁娶屋位于佛山市城區文會里。建于清代。始建時是當地富戶的住宅,以后則作為嫁娶屋,供出租用,為住房窄小的居民臨時提供婚嫁擺宴的場所。總面積約350平方米,三開間平房,面寬11.2米。門廳也稱轎廳,供停轎之用。然后是三進院落。外墻是水磨青磚結砌。檐口花板施精細的木雕花紋。兩側墀頭飾龕式磚雕。居中置落地式大型木雕屏風。四柱大廳內的花架、格扇、雀替等建筑構件均是寓意吉祥的木雕,工藝水平較高。1998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霍氏宗祠(含霍勉齋公家廟、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廟、石頭書院、忠烈墓)位于石灣區瀾石鎮石頭村,是一處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霍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清嘉慶年間重修,是一組四座并列的大型建筑群落,前有廣場,氣勢宏偉,莊重規整。從左至右依次為“霍勉齋公家廟”、“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廟”和“石頭書院”,均硬山頂,主體建筑的頭門、前殿和正殿三進院落呈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后二進面寬進深各三間,抬梁為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總面積2484平方米。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圣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中中間兩座略高大,建筑形式一致…… [詳細] |
 | 位于中山公園內的佛山精武體育會會址,是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更是承接佛山武術活動的載體之一。中山公園站裝飾提升方案二以詠春拳、白眉拳、洪拳、龍形拳等傳統和現代國家規定套路拳種等元素,弘揚百年精武精神。…… [詳細] |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