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揭陽市 > 榕城區旅游

榕城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揭陽學宮)
  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揭陽學宮)位于揭陽市榕城區韓祠路口東側,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大規模重修�,F存建筑組群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由21座單體建筑構成,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類歷史建筑組群,采用高臺基宮殿式的三路五進、左右對稱建筑布局,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風格和鮮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1957年3月20日由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古建筑)保護單位。揭陽學宮又稱“孔廟”、“文廟”、“紅學”。位于揭陽市區韓祠路口東側,為揭陽古代最高學府。穿過熱鬧繁華的揭陽進賢步行街,猛然呈現眼前的是古色古香的揭陽孔廟,讓人仿佛身處錯亂的時空。位于揭陽榕城中心韓祠路口東側的揭陽孔廟,莊嚴肅穆、飛桷凌空,被人稱為“嶺東古建筑的明珠”。揭陽孔廟自南宋紹興十年孫乙辟建榕城為縣治之都擇址興建,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對揭陽以至嶺東地區的人文景觀都起著很大的影響�?讖R周圍如今已發展成了繁華的商業區,但一進欞星門,心靈馬上寧……[詳細]
推薦2
揭陽城隍廟
  揭陽城隍廟位于揭陽東門城隍街,建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揭陽城隍廟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風格和潮汕地方傳統工藝特色。主體建筑為木、石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科學嚴謹。大殿四壁僅僅起著防護作用。建筑結構防震性能很高,歷經明代以來幾十次地震,巍然不動,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標本。內有三山門、拜亭、大殿、養生池、石拱橋、夫人廳等。城隍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梁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壓力,結構獨特,歷經地震,雖墻壁崩塌而梁架安然。其棟梁雕刻刀路明快,雄渾遒勁,兼有明代建筑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是揭陽市古建筑物歷史遺存的精華。廟分正殿與后廳,總面積1750平方米。系三進廳懸山頂,石木承載結構。廟內棟梁間的木雕裝飾,刀法簡潔明快。正殿供奉城隍公,后廳祀奉城隍夫人。正殿入門兩側昂立二位神將。正殿兩邊分祀陰曹眾神,個個怒目橫眉,森嚴肅穆。謂善者進廟,彌矢善心,惡者進廟,邪念斂消。修復后的城隍廟更是引人入勝。1989年6月廣東省……[詳細]
推薦3
黃歧山風景區
  黃岐山位于廣東省潮汕地區揭陽市區北部,自揭陽市榕城向東北4公里,市區曉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園大門前,主峰海拔293.1米,總面積1180公頃,為黃岐山風景區。此處林木蔥郁,群石嵯峨,勝跡眾多,古有九庵十八寺之說。黃岐山是揭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象征,自古以“黃岐晚翠”列為揭陽八景之一,是揭陽最出名的山脈。黃岐山位于揭陽市區北4公里,市區曉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園大門前,榕江北河從山下緩緩流過,主峰海拔293.1米,總面積1180公頃。黃岐山是揭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象征,自古以“黃岐晚翠”列為揭陽八景之一,是揭陽最出名的山脈。山上有九庵十八巖,山顛有岐山塔,山中有月容墓、侶云寺、臥云洞等名勝古跡,有“海濱鄒魯”摩崖石刻等二十余處。還有珍稀罕見的古槐、風景秀麗的水庫和嶺南佳果。從南麓登山,岔道向東,有月容墓、竺崗巖、鳳崗巖、侶云寺(明天啟年間,揭陽縣令馮元飚葬妾月容與竺崗巖,建侶云寺賓鑄鐘銘記其事。)。山之西,有崇光巖(即松光巖),歷代墨寶石刻甚多,頗有佳作。上頂峰,則見岐山塔,俯瞰,群山如聚,榕江如練……[詳細]
推薦4
榕城雙峰寺
  雙峰寺位于榕城區東山蓮花心,與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并稱“潮汕三大名剎”。始建于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原址在磐溪都雙山,后移建于此。其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閣、地藏閣、東西長廊,寺中之“壽”字碑(五代希夷先生陳摶書,碑本移刻于肇慶。原碑刻在四川大足縣,全國各地摹刻者頗多),“虎”字碑(清張國梁書)頗足賞味。為古八景之一“雙峰晚鐘”,當夕陽西下,飛鳥歸巢之際,漫步寺中,香煙裊裊,木魚篤篤,鐘鼓聲聲,令人閑逸出塵,陶然忘機。雙峰寺為潮汕地區現存三大古寺之一,現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揭陽市區馬山巷。始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舊址在磐溪都雙山(今桂嶺鎮雙山村),為法山禪師所創。明初,石山禪師移建於縣治馬山巷今址,乃粵東地區一大叢林。是時寺宇壯觀,佛相莊嚴,茂林修篁。每當夕陽西墜,鐘鼓鈸鐸齊鳴,梵唄陣陣,木角篤篤,景色迷人,為禮佛和游覽勝地。擴建后規模宏大,遂與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并稱“潮汕三大名剎”。后歷經兩次擴建重修,全國佛協主席趙樸初為寺宇題匾。重修后寺院呈四合院布局……[詳細]
推薦5
榕城進賢門城樓
  進賢門城樓位于古榕城東隅(今市區新興路口)。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正面朝東。因通抵學宮,取增進賢士之意,故名“進賢門”。城樓建筑分三層,下層為甕城門,中層為城樓,上層為琉璃亭閣,花窗活牖,飛檐翹角,朱欄雕棟,雅致堂皇。明清時為擊柝施更場所,每當晨曦初現,報曉號聲隨風悠蕩,驅散朝霧,迎來朝暉,聲聞全城,自有一股韻昧,即古八景之“譙樓曉角”。景點位置廣東揭陽榕城區進賢門大道……[詳細]
6、揭陽樓
推薦6
揭陽樓
  揭陽樓,是揭陽市的象征,位于廣東省揭陽市區東入口,在揭東區和榕城區的交界處,雄踞于寬闊的206國道進入揭陽市區的門戶位置,緊鄰風光旖旎的榕江。取法漢代形式,高達38米,有望成為具有歷史象征意義的城市地標;加上被確定作為新市規劃和歷史文化展示功能用途,它的建成,將激勵揭陽六百萬英雄兒女,發揚優秀文化傳統,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揭陽樓綜合工程的總體布局是廣場以“水上蓮花”為主題,主樓四周以小河環繞,寓意古護城河和“嶺南水鄉”之意。揭陽樓廣場主軸為東西向,靠東處為盛鼎廣場,西為揭陽城樓,總高38米,總層數為五層,其中城臺兩層,樓閣三層(含暗層一層)。廣場主軸為東西向,靠東處為盛鼎廣場,西為五層高城樓,主樓前放置9.99米高、重達58噸號稱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銅方鼎。而寓意“博大精神”重達136噸的泰山石,更是為這里平添了一份讓人驚嘆的壯美。整個揭陽樓廣場面積逾30萬平方米,視野開闊,遠眺近觀皆是景�!�[詳細]
推薦7
天山古寺
  揭陽市天山古寺,位于榕城區仙橋辦事處屯埔村境內大湖巖。山明水凈,鐘靈毓秀,2009年申請列入揭陽市“紫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范圍,是揭陽市乃至粵東境內屈指可數的融宗教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游覽勝地之一。天山古寺故址“天山古廟”,創建于明朝末年,距今約300多年,原系屯埔村善信利用天然巖洞供奉神祇的小廟。巖洞自成一廳二室,其上天然巨石稱“-獻壽”。古廟一側的“觀音閣”亦是一處天然巖洞,因洞上巨石名曰“彩鳳下山”,洞中涼風陣陣,遂有“玉鳳涼風”之美稱。觀音閣供奉著觀音娘娘,香火綿延至今,旺及潮陽、普寧、揭西等縣市。20世紀90年代,由善信集資于天山古廟左前方創建一座四合院式小山寺,名曰“天山古寺”,自此,也有人習慣把大湖巖稱為“天山古寺”。天山古寺四周奇石眾多,如已被發現命名的就有“天山石佛”、“文廣試劍”、“天山古樓”、“雙佛洞觀”、“神龜禮佛”、“鴨母尋珠”等,這些奇石景觀以及優美的傳說使她顯得古老而神秘;而王蘭若、邱陶峰、劉昌潮、吳齊等當代名人的題刻更為她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活的人……[詳細]
推薦8
揭陽雷神廟
  揭陽雷神廟位于揭陽城隍廟之右,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二十與二十一世紀之交(1997—2003)再度重建。最早最詳盡記載揭陽雷神廟的是劉業勤纂修的《揭陽縣志》。其卷二《廟宇。雷神廟》條云:在解元坊(即今城隍街一帶—彭注)�?滴醭�,知縣胡鶴翥創建,并給廟前香燈鋪四間、藍田都溪頭鄉租谷三十石為住持燈油日食之費。廟后建龍起書院,供佛,旁祀知縣胡鶴翥。乾隆四十四年,知縣劉業勤重建,董事例職劉榮。清以前,揭陽沒有雷神廟。所以創建,緣于清康熙初,碣石總兵蘇利叛亂,沿海為之震動,朝廷指派省兵駐扎桃山(今屬揭東縣炮臺鎮),防范其沿榕江內擾。當時擔任揭陽知縣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胡鶴翥負責運送軍輸品,夜宿桃山驛館。沒有料到隨身攜帶的官印竟被盜賊偷去。束手無策之際,有隨行人員告訴他彩塘的雷神十分靈顯,有求必應,無妨前去叩拜,祈求神靈幫助找回官印。胡鶴翥照著去做。不久,官府在附近抓到一個慣偷,審訊中他供出官印為他所盜。官印的失而復得,使胡鶴翥擺脫了法律的懲罰,而同時,他又得……[詳細]
推薦9
丁日昌舊居(丁氏光祿公祠)
  丁日昌舊居也稱丁府、丁氏光祿公祠,位于榕城區元鼎路,是清代洋務運動代表性人物丁日昌所建。丁日昌祖籍豐順,歷任蘇松太道、江蘇巡撫、福建巡撫和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等職,晚年寓居揭陽榕城,為紀念其父“光祿公”,于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興建這座大型祠堂。整座建筑占地面積6100平方米,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大門前原有主人官階顯赫象征的照壁、月池和旗桿夾。丁府正廳三進,正廳的兩旁左右各有兩條直巷護衛,每條直巷之內,又各有小院落四座,每座院落的木雕各有特色,爭奇斗勝。丁府的建筑格局,按潮汕人說法,叫“百鳥朝凰”,共有九十九間半屋室之多,所謂半間,指丁府內有一處地下室。丁日昌舊居是清代洋務派實干家丁日昌在全國唯一的舊居,建筑規模宏大,布局實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極具地方特色,保持了潮汕地區傳統的建筑結構、材料和工藝特點,梁架、屋脊的彩繪和泥塑采用了一些西方建筑圖案,其中西合璧的處理手法,開創了潮汕地區引用西方營造法式的先河,在潮汕地區建筑史上極具代表意義和研究價值。丁日昌舊居辟有丁日昌紀念館內。他許多對中國政……[詳細]
推薦10
鄒堂古村
  鄒堂古村,一個古樸的鄉村,位于廣東省揭陽市空港經濟區地都鎮,背倚桑浦山,面朝榕江水,東部與汕頭市金平區、北部與潮州市潮安區接壤206國道貫穿而過,這里又是潮汕三市的交界處,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鄒堂鄭氏祖祠俗稱“始祖祠”,位于鄒堂里面的烏美村,于明朝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建成,是鄒堂鄭氏之11世祖鄭旻告假回鄉修建祖祠時所建的。鄭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進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貴州布政司、四川按察等職,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有口皆碑。其祖祠幾經焚毀再建再重修,如今依然屹立在鄒堂山下,古風依舊�!翱频谑兰摇笔品蛔湓陟敉猓瑸槎䦟邮绞娜T四柱全石結構,高約5米,寬約7米;此乃鄭旻的五世孫鄭其崇中舉之后歸故里修祠所立,這石牌坊見證了鄒堂鄭氏一族的榮耀與輝煌,自鄭旻首中進士之后,五世之中就有四代科甲,確實不得不令人稱贊。據說鄒堂鄉曾產生了1名進士、5名舉人、40名貢生,鄉間多處可見到“明經第”的古宅。鄭氏祖祠和“科第世家”石牌坊渾然自成一體,獨樹一格,更是鄒堂鄉的文化象征,激勵著鄒堂人……[詳細]


全部榕城區景點>>>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牆鈹戦埥鍡椾簼闁挎洏鍨藉濠氭晲婢跺浜滅紓浣割儐椤戞瑥螞閸℃瑧纾肩紓浣靛灩楠炴劙鏌涚€h埖瀚�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欒兌缁垶宕濆Δ鍐ㄥ灊闁哄啫鐗婇崐濠氭煠閹帒鍔氶柛鎾舵嚀閳规垶骞婇柛濠冩崌閹虫宕奸弴鐔蜂户闂佸壊鍋呭ú姗€鎮¢悢闀愮箚闁靛牆鍊告禍楣冩⒑缂佹﹩娈旈柨鏇ㄤ邯閺佹劙鎮欓悜妯绘闂佽法鍣﹂幏锟�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閻ゎ喗銇勯弽顐粶闁搞劌鍊婚幉鎼佹偋閸繄鐟查梺绋款儑閸犳劙濡甸崟顖氬唨妞ゆ劦婢€缁爼鏌i悢鍝ユ嚂缂佺姵鎹囧璇测槈閵忊晜鏅濋梺鎸庣箓濞层劑鎮¢崒婊呯=濞达絽澹婇崕婊堟煙閸戙倖瀚�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牏绱撴担鍝勵€撶紓宥勭窔瀵鎮㈢悰鈥充壕婵炴垶鐟$紓姘舵煟椤撶儐鍎戠紒杈ㄥ浮椤㈡岸宕卞▎鎴炴闂備礁鎼悮顐﹀礉瀹€鍕叀濠㈣埖鍔栭幆鐐淬亜閹扳晛鐒哄ù纭锋嫹 QQ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旈敮鍋撶粭娑樻搐缁€鍐ㄢ攽閻樺疇澹樼紒鐙€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107485100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孩顐介柨鐔哄Т缁愭鏌熼幑鎰靛殭缁炬儳缍婇弻锟犲炊閵夈儳浠奸梺娲诲幗椤ㄥ﹪寮婚敓鐘茬倞闁宠桨绲块妷褏妫Δ锝呭暟閻f椽鏌″畝鈧崰鎾诲焵椤掍胶鈯曞畝锝堟硶缁顫滈埀顒勫蓟閿熺姴骞㈡俊顖濆吹閸欏棗顪冮妶搴″绩婵炲娲熼獮蹇曗偓锝庡墯閸犲棝鏌涢弴銊ヤ航濞寸》鎷� 44010602000423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閻庡厜鍋撻柛鏇ㄥ亞閿涙盯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孩顐介柨鐔哄Т闂傤垱銇勯弬鎸庮潔婵炴垶姘ㄩ惌娆愩亜閵忥絾纭鹃柍瑙勫灴閹晠顢欓懖鈺€绱樻俊鐐€栧褰掑礉濞嗘挾宓侀煫鍥ㄧ⊕閺呮悂鏌ㄩ悤鍌涘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 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视频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中文字字幕欧美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