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清機宅位于晉江市安海鎮石獅巷,年代為1929年。簡介:1929年建,坐東北朝西南,為面闊三開間前后兩進左側帶兩層-樓的“皇宮起”閩南紅磚建筑,占地面積658平方米。石、木、磚等雕刻裝飾精美,保存有于右任、林森、楊樹莊等名人題刻。陳清機(1881—1940),福建著名僑領,中國同盟會員,1911年11月7日組織發動“安……[詳細] |
![]() | 石鼓廟鄉約碑位于晉江市梅嶺街道青陽石鼓廟鄉賢祠內,年代為明。簡介:明萬歷十六年(1588)立。花崗巖質,高2.62米,寬0.91米,篆額“青陽鄉約記”,字徑0.11米。碑文楷書直下21行計965字,字徑0.04米,記述里人莊用賓制訂鄉約,改變鄉俗的經過,四川布政使洪富撰。2013年,石鼓廟鄉約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詳細] |
![]() | 錢頭狀元第位于晉江市池店鎮錢頭村,年代為清。簡介:又稱吳魯故居。清光緒年間(1875—1908)建,坐北朝南,自東向西分別由狀元第、宅院、書房三組并排建筑組成,厝與厝之間隔有防火巷,建筑面積1450平方米。狀元第由下落、兩側廂房、正落、后落等組成。正落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頂。宅院由下落、兩側廂房、正落等……[詳細] |
![]() | 長順建筑群位于晉江市龍湖鎮南潯村,年代為清。簡介:“長順”系清代里人施至扇在臺灣鹿港的商號,經商發達后于清光緒八年(1882)回鄉營建,由大厝、公媽廳、當鋪和通瀛書舍四組建筑組成,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開有池塘、溝圳通海,小船可運貨至厝前石埕。大厝由前廳、主堂、后樓和右護厝等組成,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梁架,……[詳細] |
![]() | 石井書院位于晉江市安海鎮成功西路,年代為清。簡介:因祀朱松、朱熹父子,又名“朱祠”。宋嘉定四年(1211)建,現存為清代建筑。坐北向南,由儀門、廡廊、拜亭、大成殿等組成,占地面積932平方米。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頂。附屬文物有宋代“杏壇”碑、明弘治《重建鰲頭石井書院記》、清乾隆《重修啟賢祠》……[詳細] |
![]() | 五店建筑群位于晉江市五店街,年代為明—民國。簡介:由莊氏家廟、蔡氏家廟、莊用賓故居、三角內朝北大厝等組成。莊氏家廟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幾經維修。坐南朝北,前后兩進,建筑面積925平方米,面闊七間,抬梁式梁架,硬山頂。蔡氏家廟,始建于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幾經維修。坐南朝北,由照璧、石埕、下落、廡廊……[詳細] |
![]() | 西資寺石佛造像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類型為石窟寺及石刻,具體地址位于晉江市金井鎮巖峰村卓望山。 西資寺石佛又名大石佛,位于晉江市金井鎮巖峰村卓望山麓。據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西資巖紀德碑》載:相傳造像創始于隋唐間,今莫可考,而石壁所鐫者,有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王圓、蔡姿養合出七十千文助架寶殿。據……[詳細] |
![]() |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石佛山,又名岱峰山,因為形似一頭牛也叫做青牛山,位于晉江東石、安海之間,是晉江有名的風景名勝,山中的南天禪寺更是全國有名的佛教圣地。石佛山之名來源于山中的三尊石佛,南天禪寺更是因為這三尊石佛而名聲在外。 據記載,南天禪寺這三尊石佛是泉州現存的摩崖造像中規模最大的,并且具有一石刻三佛、……[詳細] |
![]() | 泉州中心縣委于1938年8月在晉江內坑成立,抗戰期間,泉州中心縣委在極為困難的斗爭環境中,緊密團結晉江人民,堅持抗日反頑斗爭,保存和發展了黨組織,培養鍛煉了一批干部,壯大了革命力量,直至迎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紀念館展館面積1000多平方米,展館以浮雕、多媒體、圖片、實物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中共泉州縣委成立以來……[詳細] |
![]() | 晉江博物館,位于市區世紀大道382號,主體建筑四層,正面是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大型鍛銅墻雕,蔚為壯觀。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除展廳、文物庫房、辦公室,還有學術報告廳、文物商店和停車場,集收藏、展示、科研、教育、休閑等功能為一體,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縣級博物館。江博物館館藏文物量居全省前列,展廳面積有5500平方米……[詳細] |
![]() | 區內埋藏于潮間帶經歷7800多年歷史的油杉樹林遺跡有20多棵,大片成長于數千年的牡蠣礁,典型的海蝕紅土陵巖、卵石海灘巖和現代堆積中的細沙丘,以及可展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漫長地質歷史演變的獨特、典型、出露良好而又多種多樣的海蝕變質巖。在日本富士灣和魚津分別發現了赤楊和柳杉的海底古森林,已被列為國際自然遺跡。赤楊只有……[詳細] |
![]() | 星塔年代:明座落地點:晉江市安海鎮安東村簡介:鄭成功少年讀書處。為明崇禎二年(1629)鄭芝鵬所建,五層四角,樓閣式實心磚塔,邊長2.4米,高16.6米,葫蘆形塔剎。三層西面嵌明崇禎十六年鄭芝鵬撰《重建星塔小引》碑1通,四層嵌“星塔之塔”刻石。保護范圍:塔周邊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
![]() | 紫星村位于紫帽鎮西北部,地處晉江、南安與鯉城交界,由頂溪園、下溪園、白堀后、金星、祖厝、大夫第、古樓等七個自然村組成,其中白堀后、古樓兩個自然村是中共南永游擊隊革命老區基點村。紫星村因每個自然村坐落都朝紫溪溪流,眾多自然村從天上看下來像星星,故名“紫星”,是開閩三王后裔。2013年,紫星村被列為晉江市美麗鄉村建設候選村……[詳細] |
![]() | 圍頭村AAA 圍頭村是泉州市八個景區規劃的其中一個,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據清代周學曾等纂修的《晉江縣志》這樣描繪圍頭:正瞰大海,南北洋舟船往來必經之地。圍頭灣海闊水深,是天然避風良港。早在南宋時期,泉州開始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時就十分重視圍頭灣,有“東海明珠”之譽。20世紀80年代,圍頭港開放對臺小額貿易試點,成為最早實現閩臺民間往來的港……[詳細] |
![]() | 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AAA 明清古鎮衙口原名南潯,是收復臺灣統一版圖的功臣施瑯的故鄉。衙口擁有豐富優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最具代表性的景點當屬衙口沙灘和施瑯紀念館。衙口沙灘海岸線長達5公里,寬廣平坦,細白松軟的高品質石英沙浩浩入海,海天一色,非常壯觀。衙口沙灘優美環境,得天獨厚,海水潔凈,水溫適中,是最理想的天然海濱浴場。同時,沙灘上建有福建省沙灘……[詳細] |
![]() | 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AAAA 五店市傳統文化旅游區位于晉江老城區青陽的核心區,占地126畝,共有特色建筑132棟。走在斑駁滄桑的石板路上,舉目所見,既有獨具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筑,還有中西合璧的“番仔樓”;耳畔響起的是千年雅樂南音的遺韻,是高甲戲、木偶戲各路主角熱鬧的旁白;囫圇吞下外酥內嫩的安海菜粿、爽口彈牙的土筍凍、再來一碗冒著熱氣的“拳頭母”……[詳細] |
![]() | 靈源山旅游景區AAA 靈源山旅游景區是國家3A旅游景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目前啟動4A景區的創建工作。區域內靈源寺有近1500年歷史,山上有眾多文物的摩崖石刻,史上有眾多歷代名人隱居或苦讀于此;上山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92%,位居晉江第一;景區規模大,配套齊全,人流量大;地處晉江市中心城區,交通便利。目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做國家歷……[詳細] |
![]() | 時代:明至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海型厝村北的龍山之麓,故名龍山寺,該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系1983年國務院確定的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隋皇泰年間(618-619),初名普現寺,又名天竺寺,俗稱觀音殿。相傳古時該地原有一巨樟,濃蔭蓋地,夜發祥光,時人崇之。東漢時……[詳細] |
![]() | 時代:商至周位于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坑邊村顏厝村民小組東北側,庵山是一座風積形成的低矮沙丘,地貌上屬海濱沙丘類型,近年被納入新開發的工業園區,遺址原有面積推測達20萬平方米以上,現大半面積已夷為平地,現存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內涵主要是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可分為兩個時期,其中第5、6層為第一期,第4層為第二期。出土了一批……[詳細] |
![]() | 陳埭丁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岸兜村。宗祠始建于明代初年,歷經修葺、重建、擴筑,是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丁氏原系阿拉伯人,其先祖賽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官拜平章政事。其后裔的一支于元代行商入泉。元明易朝,裔族避居陳埭,取其祖尾音“丁”字為姓。盡管陳埭丁氏回族在社會文化……[詳細]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