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門市 > 東寶區旅游

東寶區旅游景點介紹

61、仙姑樹
  羅成泉 荊門市北郊子陵鎮有一座靈鷲山,靈鷲山下有一座仙姑山,仙姑山上有一棵仙姑樹。相傳,在古時候,靈鷲山下,有一富貴人家,膝下唯有一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這女子二八佳齡,出眾不凡,經常為黎民百姓做好事,有一天,父母進城辦事去了,突然,電閃雷鳴,眼看就要下一場大雨,這姑娘眼看禾場的谷子要被雨淋濕,她拿起掃把繞禾場掃了一圈。但她又想莊里幾家農戶禾場里都曬有谷子,人都下地干活去了,她就急忙幫助別人收谷子去了,正在這時,她父母遇雨返回,看見女兒在幫助別人搶收谷子,問道:“自家的谷子呢?”父母聽說自己家的谷子還在禾場,火冒三丈,罵道:“小丫頭,孬種”。父母回家一看,禾場上畫了三圈,三圈以內是干干的,谷子一粒也沒有被雨淋濕。父母感到奇怪,覺得錯怪了女兒,誰知女兒已跳進了尚泉寺的泉水潭中。人們為紀念……[詳細]
62、蜂子山
蜂子山
  荊門城區北郊的50公里的仙居鄉白洋村(現仙居鄉許集街北)有一座著名大山叫蜂子山,山的西北側6公里就是仙居集鎮。這座山勢呈南北走向、海撥265米的大山范圍有2平方公里。相傳古代這座山曾建有一座廟宇。廟宇建成時,飛落一對鳳凰,所以廟名鳳凰觀,這座山原名鳳凰觀山就是根據寺名得來的。后來有一支起義軍的首領占據這座山峰筑寨稱王,大山寨蓄養了一群群黃蜂,山下官兵前來圍剿時,就被扔下的蜂窩中飛出來的狂怒蜂螫得鼻青眼腫,抱頭鼠竄。從此,原來的鳳凰觀山便被改稱為蜂子山。 蜂子山是荊山余脈的分水嶺。蜂子山的西北坡面迎逶迤連綿的崇山峻嶺,東南坡俯視無邊無垠的起伏丘陵。每當晨曦透來黎明訊息的時刻,登上蜂子山峰頂,環顧四野,荊門山區景物多么壯麗!東望,襄河上點點帆影被初出的太陽光染成金黃;南眺,荊門古城東山寶塔……[詳細]
偏觀寺山
  荊門市北郊栗溪鎮新華村有一座海撥673米的大山,是荊門最高的大山,山體范圍3平方公里,東北距羅集小鎮55公里,西南距西河3公里。相傳道教祖師爺路過這里,一腳踏偏了這座大山的山頭。在山頂建廟宇,人們便依據這個傳說取名為偏觀寺,這座山也就與寺同名,叫做偏觀寺山。現在,山頂古寺早已毀沒,但遺址墻基還存在,碑碣、石磴都遺留著。 偏觀寺山上遍布松樹、栗樹、山竹、灌木叢。山地特產有野山葡萄、桃子、杏子,特別是大量的野生芭王草,是造紙的優質原料。還有柴胡、玉竹、天冬、麥冬、何首烏等多種貴重藥材。山上還蘊藏著豐富的銅、鐵礦。石灰石又多又好,所以山下有一座年產萬噸的石灰窯,產品暢銷市內和沙市、襄樊等地。……[詳細]
荊楚理工學院
  荊楚理工學院是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由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和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有30余年辦高等教育的歷史。 學校位于湖北省荊門市中心城區白龍山下,依山傍水,風景秀美,文化歷史底蘊深厚,是一座山水園林式大學。學校占地面22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30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451萬元,校園網覆蓋全校教學、科研、辦公區域及學生宿舍。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12.93萬冊,采用了自動化管理系統(ILASⅢ),擁有各類電子資源數據庫10余個。 學校設有14個教學學院(部),以及職業與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開設本科專業37個,專科專業13個,涵蓋理、工、農、醫、文、教、管、藝等8大學科門類。學校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11個,有附屬醫……[詳細]
荊門觀音島
  觀音島位于漳河水庫中央的島嶼群之中,也是整個漳河風景區的核心景區。島上林幽花香,四面環水,置身其中,儼然如仙,是休閑避暑的人間福地。傳說此島原為一塊巨石,長相奇異且寸草不生,一日觀音菩薩在此小憩,拂塵一展,香汗入石,于是林生草長、百花爭艷,后人就把此島叫做觀音島。觀音島中矗立著高18米的雙面滴水觀音,金光閃閃,莊嚴肅穆,周圍33尊觀音化身栩栩如生。這些觀音化身或立或臥,有的騎著坐騎,有的坐于蓮臺之上,慈眉善目、嘴角含笑,行走其間,叫人頓感身處仙境。地址:荊門市漳河水庫島嶼群之中類型:島嶼/半島游玩時間: 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7:30-17:00門票信息:門市價:40.0元……[詳細]
  軍民合作飯店舊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龍泉街道辦事處民主街南。1938-1939軍民合作飯店設于此。這里是公開進行抗戰宣傳和貫徹統一政策的陣地,也是共產黨秘密聯絡站,它的建立解決了抗日軍民食宿問題。1939年夏,在國民黨的阻撓下飯店停辦。舊址面闊11.288米,進深11.57米。青磚布瓦,磚木結構。該舊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重要宣傳抗戰的重要場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第五批)……[詳細]
  蔡氏節孝坊位于荊門市東寶區仙居鄉三泉村。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高宗弘歷賜名。四柱三間仿木結構牌樓式石坊,坐北朝南,寬5.6米,高7米。中枋正面楷書“旌表儒士廖愷發妻蔡氏節孝”字樣。柱腳處設抱鼓石和石獅。枋額浮雕吉祥圖案。該坊做工精細,享有“巧奪天工”“石破天驚”之譽。(第五批)……[詳細]
象山四泉石刻
  象山四泉石刻位于荊門市東寶區城西區象山東麓。共4處,分別為蒙、惠、龍、順四泉題銘。“蒙泉”石刻,共5方,最大石刻高2.30米,寬1.35米,厚0.24米;最小石刻高0.93米,寬0.72米,厚0.19米。2方楷書,3方行書。記蒙泉形成時間,頌揚蒙泉之利。分別有宋黃魯直、張垓、黃囗、李龍書及民國七齡童書;惠泉碑,青石質,圓首,方座。通高1.7米,寬0.83米,厚0.17米。中部行書“惠泉”2字,碑文記惠泉開鑿時間及經過。(第三批)……[詳細]
子陵崗遺址
  子陵崗遺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鎮子陵村,漢代遺址。面積約1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采集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紅陶;紋飾有繩紋、布紋、斜方格紋、幾何紋;器形有盆、甕、罐、缽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詳細]
荊門岳飛城遺址
  岳飛城遺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團林鋪鎮蓮花村,漢代遺址。因相傳岳飛屯兵于此而得名。面積約2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左右。采集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紋飾有繩紋、弦紋、網格紋,器形有罐、壺、缸、甕、盆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詳細]
東山寶塔
  東山寶塔位于荊門市東寶區東寶山主峰太平頂。始建于隋開皇十二年(592),明代重修。八角七層樓閣式空心磚石塔,通高33.3米,石砌塔基,邊長3.83米,高0.6米。八角各雕托塔力士一尊。底層西北辟門,高1.95米,寬1米,額書塔銘“長林頭角”4字,有半圓形拱券甬道通內室。第一層不設窗,高3.45米。二、三層各高3.25米,四至七層各高3.15米,隔面設券窗。均用五層條石疊澀出檐,再用四層大青磚收分。自底層有100級青石階梯盤旋至頂。葫蘆形塔剎。塔一、二層內壁嵌明代修葺碑記。(第一批)……[詳細]
72、趙王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王墓
  趙王墓位于東寶區煙墩鎮車橋水庫庫底。傳為宋趙王之墓。封土底徑約26米,殘高9米左右。暴露出磚砌墓室,為仿木建筑式樣,由甬道、墓門、前室、過道、后室組成。墓門前后兩到大門用高1.8米、厚0.08米大石雕成。前室方形,轉角砌高2米的半圓形柱八根。后室平面八角形,也有八根柱子,室內有黃、綠、紫、黑色壁畫。斗拱為一斗二升的互交斗拱,分柱頭轉角鋪作和補間鋪作兩種。墓頂砌成藻井,并用青灰色瓦砌成檐椽。(第一批)……[詳細]
龍王山遺址
  龍王山遺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美滿村與南橋村交界處,南距荊門市城區約15千米。遺址地處漢水西岸,面積約20萬平方米。遺址于20世紀90年代發現。200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掘了遺址的墓葬區。發掘面積1700平方米。清理大溪文化至屈家嶺文化時期的墓葬203座,墓葬的分布呈現以大墓為中心、周圍分布著中小型墓。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陶器和大量的玉器和較多石器。其陶器主要有鼎、杯、罐、缸、曲腹杯、細頸壺、盆、器蓋、紡輪;玉器有璜、環、壁、墜、管及其他飾件。龍王山遺址時代屬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嶺文化時期。墓地保存完整,是長江中游漢水流域目前所見同時期墓葬中規格最高的。因此,該遺址(墓葬)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時期大溪文化與屈家嶺文化的關系,探索長江中游早期文明的起源、特點、進程、動因乃至中華文明……[詳細]
陸夫子祠
  在象山東麓。為祀陸九淵而建。陸九淵(1139-1193),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子靜,號存齋,撫州金溪(今屬江酉)人。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曾講學于貴溪象山,時稱象山先生。哲學主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紹照二年(1191年),主管荊門軍,請準筑城,整軍習武,革除陋習,減免稅捐,“設象山書院,聽訟于此,講學于此”。政績甚著,人多愛戴。明弘治年間(1488-1505),就其書院改建詞。后多次維修整飾。占地500余平方米。四合兩進,有門廳、正殿、后殿、廂房、耳室等。正殿高大宏偉,雕梁畫棟,瑰麗無比。寺北鄰文明湖,南靠烈士陵園,門前有雕欄石橋,其下流水潺潺,柳松掩映,古雅不群。……[詳細]
75、仙居山
仙居山
  仙居山風景區,位于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仙居鄉境內,方圓50平方公里。景區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文化底蘊豐厚,既有“小三峽”之稱的仙居湖風景區、寺溝瀑布群、樊王寨、香龍洞、仙居塔林等景觀,又有“仙姑洞”、“母子洞”、“哪吒鬧海”、“姊妹河”等動人傳說;既有仙居捉馬洞、馬蹄巖、獅子口古驛站等三國文化遺跡,又有荊門市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紅九師政治部、天星寨等紅色舊址;既有與荊門東山寶塔、當陽玉泉寺齊名的仙居寺遺址,又有千年歷史的仙居老街、古皂莢樹和保存完好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蔡氏牌坊、清代古民居。  仙居山風景區,位于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仙居鄉境內。仙居鄉美麗而神秘,古時因這里青山碧水、風景秀麗,眾神云集,相傳是仙家衣食起居的地方,因而故名“仙居”。  仙居山風景區方圓50平方公里。景區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文……[詳細]
荊門白云樓
  白云樓位于荊門城區青龍山西麓,坐東朝西,西接白云大道,東枕焦枝鐵路。它是一處宗教性建筑物,相傳唐朝道教著名人物呂洞賓曾-于此。其建筑群體宏偉,風格獨特,保存至今的石雕、石刻作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92年省人民政府頒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云樓建筑群體由讀書臺、白云樓、三皇殿、抬鶴亭、仙人道館、四合院等組成,為洞、臺、樓三位一體的建筑格局,歷時已久。白云洞,又名太平洞。東漢張角創立太平道,道徒習誦太平經。因此,其始建年代由太平洞一名可上溯到東漢時期,據碑刻文字,白云樓定型于嘉慶年間(1796-1820)。洞內一共三間,拱形頂,前室開闊,中室北側另辟“斜月”洞,后室供奉呂洞賓神像,后室西壁設龕,雕刻青龍寶劍松鶴圖,“斜月”洞迂回曲折,靜謐異常。白云洞口之上楷書石刻“臥云”,字下兩側……[詳細]
象山風景區
  象山風景區位于湖北荊門市城東南,距中心城區9公里,海灣面積25平方公里,占地78公頃,是國家“AAAA”級濱海旅游度假區。14個島嶼錯落有致,六大沙灘蜿蜒相連,屬華東地區最大的陸岸沙灘。海灣遼闊,港灣、奇礁、岬角、沙灘、龍洞眾多,野生動物豐富多彩。象山風景區是一座融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新型綜合性公園。園內有各類植物200余種,野生動物30余種,已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園分上、下兩大部分;青少年活動區、文化古跡區、象山自然景觀區三大景區;游樂園、百花園、盆景園、動物園、華夏藝林園五個分類園。……[詳細]
荊門烈士陵園
  荊門烈士陵園位于荊門市東寶區龍泉街道辦事處陵園路2號。荊門是一塊紅色革命沃土。中國共產黨創立不久,就在荊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荊門是湘鄂西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賀龍多次率紅-戰荊門。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荊門留下了光輝的戰斗足跡。解放戰爭時期,荊門為支援中原突圍和解放大軍南下發揮了特殊作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數千英雄兒女血灑疆場。為紀念革命先烈,1957年,荊門縣人民政府在象山腳下文明湖畔修建荊門烈士陵園。1979年11月,分設荊門市(縣級)。1983年8月,荊門市縣合并升格后由于城市發展需要,1992年,荊門市人民政府將荊門烈士陵園遷至象山頂峰,修建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墓、烈士名錄墻等設施,并成立荊門市烈士陵園管理處,專門負責烈士陵園的管理和維護。烈士……[詳細]
荊門市龍泉公園
  荊門龍泉公園位于湖北荊門市城區,是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性公園。1983年荊門成為省直轄市后,市政府就著手龍泉公園的規劃,1986年開始是設,1987年初簡易開放,現已成為市民休憩、娛樂、教育、交流、審美的場所,是反映荊門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自89年以來,分別榮獲市級最佳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國建設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并被載入《中國名園》。荊門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1983年荊門成為省直轄市后,市政府就著手龍泉公園的規劃,1986年開始始設,1987年初簡易開放。建園以來,在歷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體干部職工的艱苦奮斗,龍泉公園充分發揮了公益-業單位的作用,已成為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性公園,是市民休憨、娛……[詳細]
荊門龍泉書院
  龍泉書院位于荊門市龍泉中學內,龍泉書院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荊門知軍舒成龍集資于書塾舊址興建。書院有堂三間、廈四間,蓮沁有泉數孔自地涌出,故題名龍泉書院。道光六年(1826年)、同治六年(1867年)兩次修葺。主要有育德堂、洗心堂、東山草堂、春華館、秋實館、敬業齋、群樂齋、寄暢軒、會心軒等。配以小橋流水,植以青松翠柏,頗富園林之勝。光緒十二年(1886年),又增建文明樓、尺木樓等。檐角飛翹,金碧輝煌,更具規模。再后改為龍泉中學。現存文明樓等建筑與南側文明湖等景觀,明麗古粹,映襯如畫。龍泉書院內的白鶴亭(原名聽泉亭)、洗心亭、育德堂、東山草堂、春華館、秋實館、敬業齋、樂群齋、方塘書屋等。從龍泉書院仰望象山腰,有仰止亭、觀德亭,龍泉的后坡建有泉神、西山兩祠,遠望與象山對峙的雨山,有甘雨……[詳細]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日本一本之道之视频在线不卡 | 一级欧美字幕一级 | 中文字幕第63久久 | 亚洲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