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太原市 > 陽曲縣旅游

陽曲縣旅游景點介紹

  陽曲縣委、縣政府舊址位于陽曲縣大盂鎮原上村南巷,建筑面積500平方米。抗日戰爭時期,陽曲縣東西兩山分屬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和晉西北 (晉綏)抗日根據地。1940年2月,以同蒲鐵路為界,鐵路東成立晉察冀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 (習稱東陽曲縣),同年改稱東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今陽曲縣溫川鄉麻黃溝,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同蒲……[詳細]
  坡頭村黨支部舊址位于陽曲縣楊興鄉石坡頭村,建筑面積300平方米。1937年11月中旬,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政委劉道生率戰地工作團開赴盂縣牛村鎮,與中共正太鐵路沿線特委委員王達成、盂縣縣長胡仁奎,共同開辟正太鐵路沿線抗日根據地,組建了盂(縣)平(定)陽(曲)壽(陽)榆(次)五縣特委。11月下旬,改稱盂(縣)平(定)陽(曲……[詳細]
  東山頭事件遺址位于陽曲縣凌井店鄉西頭村東山頭自然村。1948年3月25日,東陽曲縣第三區委在東山頭村召開區委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縣直機關干部和三區全體干部及各自然村村長、貧農團長、民兵干部、婦女干部共一百三十余人。會議的任務是傳達全國解放戰爭的形勢,發動群眾開展對敵斗爭,以鞏固擴大勝利成果。3月28日,會議結束后因天……[詳細]
  石槽事件遺址位于陽曲縣楊興鄉石槽村,占地面積200平方米。1942年3月,為貫徹縣委對敵工作指示,盂(縣)陽(曲)委第二區區委書記趙豐源、區委副書記孟沛元、區長高山等7名同志從龐家莊轉移到石槽村開會。因叛徒告密,駐南溫川日軍山崎小隊長帶領三十多名日偽士兵包圍會議地點劉天德家。趙豐源、孟沛元、高山等區縣干部突圍時壯烈犧牲……[詳細]
  籍營慘案遺址位于陽曲縣楊興鄉楊家掌村籍營自然村東北約100米處的土梁上。1941年1月18日,因叛徒告密,駐陽曲縣南溫川的日偽軍三十余人包圍了籍營村,村里的男女壯年大都順著村后的山溝轉移到村北山溝里躲藏起來。老弱婦孺,因行動不便鉆進村東溝崖上的存放柴草的一個窯洞里躲避。日軍進村后四處搜查,當聽到窯洞里有小孩哭聲時,殘暴……[詳細]
  梁鴻山戰斗遺址位于陽曲縣高村鄉西興莊村與河莊附近梁鴻山地區。1938年2月,為配合國民黨軍-太原,八路軍總部指示120師破襲同蒲鐵路崞縣至陽曲段。賀龍、關向應、肖克等指揮120師主力展開同蒲鐵路破襲戰。至27日,359旅717團攻占平社車站,計破壞橋梁8座、拆毀鐵路二十余公里,炸毀敵軍用火車3列、汽車十余輛,切斷北起忻……[詳細]
  王興坪慘案遺址位于陽曲縣侯村鄉上陽寨村王興坪自然村,分布面積約3600平方米。1938年6月5日 (五月初八),駐太原日軍松本、三岡部隊及偽軍千余人,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八路軍120師358旅714團獨立營駐地王興坪村。在一陣狂轟濫炸后,日軍向村內猛烈攻擊,獨立營指戰員一邊轉移群眾,一邊奮起反擊。經激烈戰斗,獨立營大……[詳細]
  李連壽烈士墓位于陽曲縣北小店鄉梁莊村東。李連壽(1916-1943),陽曲縣北小店鄉梁莊村人。12歲跟隨在太原做買賣的舅舅在太原校尉營小學上學,1931年考入太原國民師范,1935年入上海大學學習鋼鐵冶煉,1937年畢業分配到太原煉鐵廠任技術員。1937年11月,他回到家鄉成立了戰地動員委員會。1940年后,李連壽先后……[詳細]
  西莊烈士陵園位于陽曲縣西凌井鄉西莊村東南廟梁前龍峁頭。1937年11月,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挺進陽曲西莊地區,建立了西莊抗日根據地。1939年6月7日,日軍多路偷襲西莊根據地,獨立團100多名官兵壯烈犧牲,23名群眾慘遭殺害。1944年1月29日,西陽曲三區區委書記梁存地等同志正在召開會議,突遭日偽軍重兵包圍,梁……[詳細]
  華國鋒路居舊址位于陽曲縣北小店鄉西坪村,占地面積180平方米。1947年12月,華國鋒調任中共西陽曲縣委書記兼縣大隊政委。到陽曲縣后,華國鋒領導陽曲軍民糾正“三查”左傾偏差,落實干部政策,指揮縣區地方武裝同閻軍作戰,不斷擴大解放區。為了掌握各區對敵斗爭情況和群眾生活情況,華國鋒翻山越嶺,先后到各區轉了一遍。1948年,……[詳細]
  賀龍路居地位于陽曲縣北小店鄉北小店村,建筑面積120平方米。1937年8月22日,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二方面軍所屬部隊和陜北紅軍第27軍、第28軍及獨立第1師、第2師、赤水警衛營和總部特務團1個營改編為第120師,賀龍任師長,肖克任副師長,周士弟任參謀長,關向應任政訓處主任,甘泗淇任副主任。9月,賀龍率……[詳細]
  紅色革命遺址白銀翠故居:白銀翠故居位于陽曲縣泥屯鎮思西村。這里山高樹茂,水源豐富,牧坡廣闊,空氣清新,特產“白馬掌小米”色澤金黃,營養豐富,遠近馳名;“國光”蘋果為部優產品;中兵酥梨、歸朝紅富士品味俱佳;泥屯小核桃肉質鮮美,是堅果中的精品。聞名遐邇的牙牙山、黑龍洞等旅游景點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近年來,泥屯鎮以“三藏寺”……[詳細]
  張政將軍故居位于陽曲縣泥屯鎮赤泥社村,建筑面積600平方米。張政(1915-2005),曾用名張公漢、章震。山西陽曲人。1936年參加犧盟會。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任八路軍第1縱隊政治組織部股長,山東縱隊政治組織科副科長,新四軍第3師第9旅第26團政治處主任、機關組織科科長、第25團政治委員等。解放戰爭時……[詳細]
  徘徊寺,又名毗盧寺,是陽曲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陽曲縣泥屯鎮中兵村東南。據碑文記載: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清康熙五十五年(1763),乾隆四十八年(1783),道光二十六年(1864),光緒十三年(1887),均有過修葺。占地面積2007平方米。徘徊寺是供奉佛教尊主毗盧遮那(即中央摩訶毗盧遮那佛或稱大日如來佛)……[詳細]
  三藏寺,亦稱大安寺。位于太原市北,陽曲縣泥屯鎮龍泉村,距太原市60公里,縣城43公里,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創建年代無考(相傳為唐代),現存有金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經幢一節。三藏寺背靠萬壽山(亦稱長壽山),面對龍泉河,牙牙山,由座西向東的正院和座北向南的偏院組成�,F存殿堂六十三間,寮房二十五間,窯洞二十眼,……[詳細]
  青草坡鄉村莊園位于陽曲縣黃寨鎮上安村,占地面積2000余畝,距省城太原23公里,北靠千里青草坡、南臨綿長飲牛溝、東依美麗文廟梁、西傍神秘藏寶寨。這個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小村落,凝聚了2000余年的中國農耕文化縮影。來到莊園您既能夠游覽古老五爺殿、漢文帝古官道、走西口打尖點等歷史古跡;還可以獨居鄉村古院、品嘗風味土菜,……[詳細]
  玉皇廟位于陽曲縣楊興鄉賈莊村西北隅。創建年代不詳,明、清均有重修,現存正殿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一進院布局,東西24.63米,南北31.9米,占地面積153平方米。除正殿外,廟內其他建筑均為2001~2005年新建。正殿磚砌臺基,寬12.03米,深9.48米,高0.54米,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頂,六檁前廊式構架……[詳細]
  興國寺位于陽曲縣泥屯鎮東青善村中。創建年代不詳,現存正殿主體結構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約132平方米。1996年陽曲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 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灰陶筒瓦屋面,孔藍琉璃剪邊。梁架結構為五檁無廊式構架。明間梁架為五架梁通前后檐,排山梁架在脊檁下設中柱,將五架梁分為兩根雙……[詳細]
  大盂泰山廟位于陽曲縣大盂鎮大盂村東。據殿內梁架題記載,始建于明洪武三十四年(1401),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清順治八年(1651)、清乾隆十六年(1750)屢有修葺。正殿:坐北朝南,通面闊11.14米,通進深9.9米,占地面積約110.32平方米。面闊三間,進深六椽,七檁前廊式構架,單檐懸山頂,布瓦屋面,綠琉璃……[詳細]
  中社遺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中社村東北約500米。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70米,分布面積約1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一處厚約0.5~0.7米的文化層,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泥質、夾砂灰陶罐殘片等,器表施繩紋、籃紋等。地表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泥質、夾砂灰陶片,紋飾有籃紋、繩紋等,可辨器形為罐。中社遺址所在的中社村位于陽曲縣……[詳細]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在线观看最新国产专区 | 亚洲国产综合色九九。 |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