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郴州市旅游

郴州市旅游景點

1、板梁古村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
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高亭鄉西北部,土地面積2.4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651人,一個自然村布局,轄19個村民小組,446戶,村民以種糧、種烤煙為業,傳統古樸。板梁古村蘊藏著中國古老的宗法儀式、儒學傳統、風水觀念、哲學意識、建筑技巧、生態原理等,被譽為規模最大,保存最全,風水最好,文化底蘊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名村、國家AAA級景區和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人文和歷史文化板梁村歷史久遠,初建于宋末元初,強盛于明清時代,距今有600多年歷史,是原金陵縣的重要集鎮,也是桂陽、耒陽、常寧往返的商埠之地。板梁人杰地靈,是當地劉姓的主要開源地之一,據族譜記載,從板梁遷徙開發的劉姓村莊有400多個,約八萬多人。在歷朝為官者數百人,歷史底蘊厚重,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古村內廣為流傳的劉潤公昌修大水壩、圣旨牌與碑記、育嬰局功德、一夜建官廳、劉承羔與黃克誠板梁暴-動、劉參傳奇等歷史故事和象鼻山與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板梁名傳說、東圣祠傳說、碧禪寺傳說、娘娘殿傳說等傳說故事更為古……[詳細]
2、上喬古村
推薦2
上喬古村
  上喬古村位于臨武縣縣城北25公里,北距麥市鄉政府不足5里,族姓郭,其始祖郭妥公,糸唐代汾陽郡王郭子儀十九代孫,南宋官任臨武,定居喬溪(今上喬村)。村落呈園形,依山半坡臺階式,座東南朝西北,占地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筑400多棟。呈網絡迷宮格局結構,以縱、橫、交叉臺階式井字形或散形排列,依山半園坡式,由上而下排列或組合。村中內外巷道全部用青石板鋪設,水溝交錯連貫有序。村中有清代古建140多棟、民國建筑300多棟,除6棟祠堂、廟宇、祖廳等公益建筑外,其余為古民居,大部份古建保存尚好。古建筑分為群體連貫和單體組合兩類。群體以上下廳、天井、對稱式和庭院三合式組合,多為祠堂、祖廳、大宅三至五棟連貫結構建筑;單體為單立式、并排式散形組合。古建為青磚墻體,硬山頂或馬頭墻硬山頂,小青瓦,青石圍角和石砌門坎,四墻三間、三墻二間不等。古建筑大門兩邊側墻都有石灰抹墻永久性詩詞對聯,內部結構多為木柱梁架、窗式隔房、木樓板下吊頂棚不等,大小窗戶、神臺、隔門、檐翹梁等木質結構多為木雕花卉、動物圖案和外部檐下墻壁……[詳細]
推薦3
金山古村
  金山村位于汝城縣土橋鎮,距縣城東7公里處,轄區面積5.6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820多年的歷史�!敖鹕健贝宓摹敖稹痹诠糯恰扒G棘”的“荊”,后來通過金山村民眾的辛勤勞動,變“荊棘”之地為金銀膏腴之地,“荊棘山”由此也改名為“金銀山”了。金山村現有人口2400多人,居民主要以葉、盧、李三姓為主,在1平方公里面積范圍內分布有古祠堂6座。其中葉氏家廟(敦本堂)、盧氏家廟(敘倫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氏家廟(隴西堂)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村由湖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金山花卉基地是龍騰集團2015年依托金山厚重歷史文化的古祠堂群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全資投資的全自動、智能化紅掌種植基地�;卣嫉�150畝,是汝城縣政府在土橋鎮做強農業支撐產業、做美生態環境、做精旅游元素、做深文化底蘊、提升管理服務、融合發展三大產業、建設美麗鄉村的示范項目。金山荷花基地我們所看到的1200多畝金山荷花基本均為食用蓮,品種為廣昌太空36號蓮。所有的種植工作均是由政府組織50位專業人員進行播種施肥。栽種完畢后,……[詳細]
推薦4
石泉村古建筑群
  石泉村是三塘胡氏家族聚居地,因“胡氏先祖淑政公號石泉”,故村以其號名之。現在村內的大部分古建筑建于清末,至今有幾百年的歷史。村落以清代建筑為主,民國“歐式建筑”自成一派,建筑形式保存完好,村落內部特色較強,功能布局精巧,外部形成獨特的村落布局,可觀性較高;聚落式的格局使得村落自成一派。古民居內部樸素無華,十分內斂。附屬在建筑上的裝飾物則是石泉古民居的精髓,門坊、石額、墻裙、梁柱、窗欞和門楣上,都有精美的雕飾,人物鳥獸栩栩如生,山水花卉妍秀多姿。村口最打眼的六幢民國時期歐式風格的建筑,恰好圍成一個院落,這里曾是“湘南王”胡鳳璋的住所。胡鳳璋曾任蔣介石國民革命軍第一游擊中將司令、汝桂警備團團長,是湘粵贛邊界武裝力量最強的土匪。傳說中他“有六個老婆”,所以在1933年修建住宅時,6幢規模相差無幾,且單獨成棟,以前都有走廊相通。(一)胡鳳璋故居胡鳳璋故居始建于1933年,朝門北向。磚木結構,三層青磚瓦房,由六棟正房、廚房、柴屋、巷道、空坪組成標準的四合院落。每棟長30米,寬11米,棟高12米,總……[詳細]
推薦5
陽山村古建筑群
  陽山村位于桂陽縣正和鄉境內,距市里30公里,經高等級公路、郴仰公路與萬華巖、仰天湖形成旅游金三角。村落因依騎田嶺(古稱陽山)而得名。這里青山環繞、秀水縈回,頗類《桃花源記》所述之境界。自明初遷始祖而定,子孫繁衍,聚族而居,已逾600余年。村落始建于弘治年間(1497年),成于康乾盛世,而盛于道光年間。占地萬余平方,現存古建筑60余棟,五千平方。村落座型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小溪流貫全村,謂之“金帶環抱”。房屋結構嚴謹、錯落有致、屋檐飛翹、雕梁畫棟,在通風、采光、排水、防火處理上獨具匠心。壁檐彩繪,木雕石刻,精致素雅,栩栩如生,歷數百年滄桑而不毀,實屬罕見。村落在布局上講究“天地人合”結構上體現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與建筑的完美結合。何氏族人自廬江郡遷徙而來,崇文尚武,重論理,求和睦,明理義,事農桑,涌現出進士、舉人十余人,官至將官,翰林者多人,不以望族之居,助弱扶貧,自發設立了“重九會(敬老)”、“議學會(助學)”、“女兒會(扶孺)”、“禁戒會(自律)”等,形成了“寬容誠厚重……[詳細]
推薦6
樟樹下古建筑群
  樟樹下古建筑群地址:梅田鎮樟樹下村時代:清類型:古建筑級別:省級概況:樟樹下古建筑群占地面積3萬余㎡,為清至民國初的青磚青瓦椽檁結構建筑。村中巷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人文底蘊深厚。據碑文記載,樟樹下古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當時規模很小,道光至咸豐年間又有續建,逐漸形成現有規模。民居均為青磚青瓦兩層磚木結構建筑,門楣、窗格多數雕刻有精美的人物、草蟲、花卉圖案。巷道相通,寬敞,青石鋪地,且修有較為科學的排水系統。墻體相連,布局合理。古時四周圈以丈余高圍墻,墻上布滿槍眼,以防匪盜侵擾百姓。幾條主巷道都裝上厚重的柵門,柵門關上,外人則無法進入,村民則可在村內進退自如,安全系數極高。且村內還有兩口古井,儲備足夠的糧食,可與外長期對抗。原村內還建有私塾,學童不用外出讀書。因村民崇尚耕讀,重視教育,民風純樸,清代咸豐、光緒年間村里出了幾名進士,均為朝廷命官司。民國年間又出了一名國民革命軍陸中將黃湘。解放后,在外讀書、謀職的更是眾多。古群落中還有黃姓宗祠三座,是黃姓族人的祭祀、族人議事場……[詳細]
推薦7
兩灣洞古村落
  蘇仙區良田鎮兩灣洞村,是一個還沒被歷史的風雨洗盡鉛華的古村落。這個具有湘南特色的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相傳明洪武二年(1369年),段公思忠一朝高中進士,光宗耀祖的他欣領皇命遠赴廣東,出任茂密縣令。然而終日勤勉政事,突發疾病,日漸沉重。臨終之際,他特地給兒子畢行留下遺囑:送葬路上,無論何處斷杠,便是落業興家之地,切記。段縣令仙逝之后,悲痛不已的段畢行即雇人抬棺,千里迢迢送父魂歸故里。一路日行夜宿,走了四十九天,進入廣東與湖南交界的五嶺北麓。一陣山風拂面,腳夫們正精神抖擻地抬棺而行,突然“嚓嚓”聲響,兩根棺杠居然齊刷刷拆斷,棺木應聲落地。段畢行始而一驚,繼而想起父親的臨終遺囑——“斷杠落業”!在一片慟哭聲中,段畢行率妻子兒女一步一叩,為父送葬,入地為安。之后,飽讀詩書的畢行率家人在這片名為“棕葉山”的地方取石動土,搭建茅舍,墾荒種田,棲居下來。這一年是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后來,段氏后裔中有識之士追念先祖恩德,遂將發祥之地“棕葉山”冠以村名兩灣洞,寓意兩個……[詳細]
8、陽山古村
推薦8
陽山古村
  陽山古村旅游區位于桂陽縣正和鄉境內,距郴州市區30公里,離桂陽縣城15公里。陽山古村旅游區青山環繞,秀水縈回,似《桃花源記》所述之境界。自明始祖1497年遷居以來已有近600年,整個古民居群占地1.5萬平方米,現存完好古建筑80棟。村落座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小溪流貫全村,謂之“金帶環抱”。村落在布局上講究“天地人合”,結構上體現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與建筑的完美結合。陽山村何氏族人自廬江郡遷徙而來,崇文尚武,求和睦,明禮義,事農桑,涌現出進士、舉人十余人,官至將軍,入翰林者多人,不以望族自居,助弱扶貧,自發設立了“重九會(敬老)”、“義學會(助學)”、“救嬰會(扶孺)”、“禁戒會(自律)”、“宗源會(祭祖)”、“女兒會(維權)”等“六會”治村組織,形成了“寬容誠厚重,和氣致貞祥”的百年家風,是我國古民俗風情的“活化石”。地址: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正和鄉陽山古村開放時間:8:00-18:00門票: 30元/人……[詳細]
推薦9
龍歸坪古村
  龍歸坪村位于臨武縣汾市鎮南面,建村已有400多年歷史。古村三面被武水河環繞,河闊水深,是一個天然優良的港灣,是中原南下廣東的古碼頭之一。流經該村的武水河,成S形狀,遠望像一條蜿蜒的巨龍,又像一個太極八卦圖,給龍歸坪社區增添了不少靈氣。村內保留有一批排列別致,雕梁畫棟,碧瓦飛檐明清湘南獨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其中朱家大院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我縣投資3000萬元按照規劃確定的“一帶一軸一區四園多節點”結構布置,以“龍文化”為主題的傳統古村落為目標,打造成集文化體驗、寫生攝影、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內容包括民房建筑風貌整治,采用的是湘南民居風格,改造“修舊如舊、豐富遺存、傳承歷史”的193間民房;完善了村內排污管網,新建了2個污水處理池;新建“龍興街”、“龍騰廣場”等景觀節點;拆除村內所有旱廁,新建高標準的旅游公廁;布置垃圾收集點,設垃圾箱;完成了村莊美化、亮化工程。……[詳細]
推薦10
大劉家村古民居群
  車田大劉家村古民居群位于宜章縣笆籬鄉南部,始建于明永樂年間,盛于明末清初,現保存完好古民居300余棟。整個村莊布局有序,村內3條橫巷道5縱巷道,均為青石鋪就,村中分別建有各劉氏支派12座公祠,村前建有觀瀾齋書院以供族人小孩啟蒙讀書,又有迴瀾齋。大劉家第三世劉方富之女劉淑姻,因志終不嫁,扶侄立業,高壽無疾而終“大姑祠”,以彰其德。其古民居群建筑錯落有序,至今保存較好,具有湘南特色的建筑風格,均是青磚墻,內為木架隔板的磚木結構青瓦房,一般為二進,中間為主廳,設神堂,兩廂為次房,兩邊為主房(主人住臥室與廚房),鋪設清代地板四方磚,大門前寬敞,部分砌有照壁,且建有槽門(為小閘門),房屋大小相差無幾,木雕、石雕均刻有形態各異的花卉、戲曲故事,馬頭垛恢弘雄偉,大街小巷錯落有致,非同凡響,村落寬敞整潔,美觀大方�!�[詳細]


全部郴州市景點>>>

全部郴州市景點>>>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蜜糖视频 | 亚洲日韩va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思思久热精品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视频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