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郴州市旅游

郴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第一軍規廣場”位于湖南桂東縣沙田鎮沙田圩,與萬壽宮、戲臺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舊址連為一體,其規劃用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1500萬元。“第一軍規廣場”的竣工,將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場所。萬壽宮位于桂東縣沙田圩北端,建于清代。宮為懸山式磚木結構,三進廳,牌坊門面。殿宇中軸線上依次為戲臺、中殿、石殿。戲臺系木架結構,座鎮門內,面向中庭,兩巽游廊一層。中殿依次遞高。圓柱支持大廳,寶蓋懸空,兩側為廂房。宮內存有前人楹聯兩副,其一曰“門空宜入座,院靜好念經。”其二曰:“且把塵凡拋碧漢,還將苦海入香花”。1928年,毛澤東率工農……[詳細]
  汝城縣濂溪書院始建于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距今已有785年歷史,為紀念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而建的,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元1041-1044年,周敦頤(世稱濂溪先生)任桂陽(今汝城)縣令。期間勤民耕讀,風節慈愛,吏治彰彰,并在此寫下《愛蓮說》、《拙賦》等千古名篇。千百年來,汝城吏率其教,民懷其德,興建書院永作紀念。從1220年縣令周思誠建濂溪祠起,雖屚經盜火和滄桑變遷,但九異其址,薪火相傳,一直保存至今。濂溪書院為仿宋建筑,四合院磚木回廊結構,建筑面積1618平方米。自創辦以來,書院人文蔚起,聲名遠播,濂溪遺韻歷久彌光,歷代名師在此傳道授業,一大批經天緯地之才脫穎而出。明代兩廣總督、太……[詳細]
  黃克誠故居位于郴州市永興縣三塘鄉下青村。黃克誠,又名黃時瑄,1902年誕生在此,一直居住到外出求學。1922年,黃克誠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師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入廣州政治講習班學習,結業后被派在唐生智部任營、團政治指導員,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10月,國共合作破裂后,黃克誠離開部隊,返回湖南,受省委派遣回家鄉從事秘密活動。1928年初,在湘南起義中,他參與領導永興板梁暴-動,繳獲宜章挨戶團武器,建立永興工農革命軍第1師。2月,永興縣蘇維埃政府成立,黃克誠任縣赤色警衛團黨代表兼參謀長。4月上旬,在敵軍壓境的緊急關頭,他當機立斷,率領永興農軍上井岡山,被編入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12師……[詳細]
  郴州市烈士公園位于郴州市曹家坪路東塔嶺,是湘南起義紀念地最重要的紀念性革命遺址建筑群。公園內有湘南起義紀念塔、郴州烈士碑廊、革命烈士紀念亭、夏明震烈士墓、湘南起義紀念館等革命遺址。1928年春,朱德、陳毅同志率南昌起義余部進抵郴州地區,與中共湘南特委一起,按照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組織發動大規模的武裝起義。起義以湘、粵、贛邊重鎮郴州為中心,總指揮部、司令部設城內北街清-棚。軍政指令由此發出,主力部隊由此派遣,使永興、資興、安仁、耒陽等縣相繼起義成功,桂陽被占領,臨武、藍山、寧遠、江華、江永、道縣、汝城等展開了農民武裝斗爭,衡陽、常寧、攸縣、酃縣農民舉行了起義,水口山礦等舉行了工人起義。起義自1928……[詳細]
  湘南起義紀念館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曹家坪路東塔嶺,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郴州市紅色旅游的重要景點之一,建筑面積為4886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2900多平方米。20世紀80年代,為紀念由朱德、陳毅和中共湘南特委共同領導和組織發動的偉大的湘南起義,原郴州地委根據老一輩革命家蕭克、楊得志、曾志、曹里懷、唐天際、歐陽毅、彭儒等同志提議,由原郴州市第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決議:建立湘南起義紀念館。2010年,湘南起義紀念館建成并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紀念館館名由原中共中央總書記-題寫,周圍相繼興建了湘南起義紀念塔、郴州烈士碑廊、湘南起義烈士紀念亭、夏明震烈士紀念碑等紀念設施。紀念館的建立將還原歷史與愛國……[詳細]
  湘南暴-動指揮部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鎮,舊址是四棟兩層建筑物的四合院,1979年被全面維修,按原貌作了復制陳列。其中包含湘南起義史料陳列、復原陳列、珍貴藏品等陳列。2001年6月,該址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指揮部位于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鎮,原為清代宜章守備署,占地面積4080平方米,建筑面積2789平方米。相關建筑始建于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1919年改為縣立女子學校。1928年1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一部分隊伍,由廣東折回湘南舉行了年關暴-動,建立了湘南第一個紅色政權宜……[詳細]
  鄧華故居位于郴州市北湖區魯塘鎮陂副村。鄧華,1910年4月28日生于郴縣永寧鄉(今北湖區魯塘鎮)陂副村一個書香門第。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在工農革命軍第7師政治部任組織干事。4月隨朱德、陳毅到井岡山,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連黨代表,曾出席古田會議。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戰斗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陜北后,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政治處主任,參加平型關戰役之后歷任115師獨立團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5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陽衛戍司令、遼西軍區司令員、第44軍軍長等職。平津戰役中,曾根據前……[詳細]
  桂東沙田萬壽宮——毛澤東等革命活動地位于郴州市桂東縣沙田鎮萬壽宮居委會。1928年3月底,毛澤東應湘南特委要求,率領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1團前來湖南策應湘南起義,于3月30日到達桂東沙田墟。師部、團部均設在萬壽宮。毛澤東寓此上殿右廂房,在此處中殿廳主持召開了工農革命軍第1團負責人會議、工農兵代表會議等重要會議,研究、部署在沙田一帶開展土地革命斗爭,將桂東赤衛隊改編命名為“湘贛邊區游擊隊”。毛澤東在沙田期間,在沙田戲臺召開了群眾大會,多次登臺演說,宣講革命道理,號召勞苦大眾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同年8月,紅4軍28團、29團攻打郴州受挫后,朱德、陳毅率紅4軍主力轉移至沙田一帶,開展革命活動。陳毅寓于……[詳細]
  鄧中夏故居位于郴州市宜章縣太平里鄉鄧家灣村。鄧中夏(1895—1933),1895年10月5日誕生于此。1907年,他在本鄉樟橋小學讀書。1911年轉入宜章縣立高等小學。1915年夏考入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在長沙結識了毛澤東、蔡和森。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1919年參與組織領導五四-。8月回宜章,向革命師生宣傳五四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傳播馬克思主義。1920年10月,在李大釗的領導下,鄧中夏與張國燾、蔡和森等一批進步骨干創建了北京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參與了中共“一大”的籌備工作。組織、策劃了長辛店、開灤煤礦工人、京漢鐵路工人大-,參與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省港大-。歷任中共二、三、五、六屆中……[詳細]
  《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舊址位于湖南省桂東縣沙田鎮。桂東縣位于湘贛邊界、井岡山南麓,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時,就要求部隊官兵對待人民群眾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罵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縣荊竹山動員部隊向井岡山進發時,站在雷打石上首次規定了三項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1928年1月部隊進駐遂川縣城,分散到縣城周圍農村發動群眾時,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1928年4月3日部隊到達湖南省桂東縣沙田村,毛澤東在沙田鎮沙田圩“三十六石丘”田邊的土臺上,向……[詳細]
  蕭克故居位于嘉禾縣泮頭鄉小街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坐東南朝西北,是一座以磚木為主的古典建筑,俗稱“大廳屋”。整個廳屋為長方形四合院式,青磚青瓦,穿斗式梁架結構,屋頂為硬山式,通面闊19.4米,通進深21.1米,占地面積409平方米。門口原有一對石獅昂首蹲坐,文革期間已被毀。大門兩邊嵌一幅鉤邊行楷對聯:“門閭高大常依日月照映,子孫蕃昌不愧齊梁正脈”。跨入大門,右邊是耳房,與左邊廂房有一口天井相隔。過耳房即到正廳,正廳分上廳和下廳,兩廳之間又有一天井相隔。廳兩邊有廂房12間,用木板隔開,是蕭克將軍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蕭克將軍就誕生在這里。故居一直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關注和保護,經常撥出專款進行維護。……[詳細]
  紅軍樓位于汝城縣濠頭鄉中學院內,占地258平方米,始建于1927年,是國民黨濠頭鄉公所辦公樓。為四層土木結構,中西合璧式建筑,四坡頂,造型簡潔對稱,端莊肅穆,故稱為“洋樓”。這座“洋樓”見證了歷史變遷:1927年11月,朱德率南昌起義部隊經過此地,到汝城與國民黨十六軍軍長范石生談判,遭到土匪何其朗襲擊,朱德急中生智冒充伙夫得以脫險;1932年5月,彭德懷率紅三軍團經過濠頭攻克汝城,將胡鳳璋圍困于上古寨,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掃除障礙;1934年10月底,彭德懷率紅三軍團先遣部隊攻克汝桂(東)邊石壁山、壕頭墟的守敵,為中央紅軍長征打通道路。彭德懷兩度親自在“洋樓”指揮作戰,這里留下了彭總用……[詳細]
  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位于郴州市桂東縣城關鎮紅軍路6號。紀念館籌建于1966年,1968年8月竣工開館,原名“毛澤東同志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館名系郭沫若手書。1983年,改為現名,由王震題寫館名。紀念館與“唐家大屋”毗鄰,院落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陳列展室面積428平方米,設有序廳及三個展廳,共展出文字、圖表、照片等118個版面,陳列實物和復制文物57件。紀念館屬地方黨史博物館,館藏文字資料555卷,1000多萬字,革命文物63件,反映了毛澤東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迎還紅軍大隊重回井岡山、紅六軍團誓師西征等我黨大革命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主要任務是宣傳……[詳細]
  革命家、教育家朱舜華(張瓊)故居張瓊故居位于汝城縣津江村官廳門座身右側。2009年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張瓊(1902-1981年),女,原名朱舜華,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參加赴衡陽驅張(敬堯)代表團,隨何叔衡等到郴州宣傳馬克思主義。192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汝城縣最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1923年3月,經毛澤東、楊開慧介紹,與湘中特委書記賀恕結成革命伴侶。曾任廣東惠州北伐軍第三中隊政法部宣傳干事、中共湘南特委組織部長、中共湘中區委組織部長、中共中央上海組織聯絡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上海市教育工會秘書、虹口區第一中心小學校長、虹口區人民政府文教科長、副區長……[詳細]
  湘南起義汝城會議舊址位于汝城縣津江村,有古建筑6棟,建筑面積1463.5平方米,共六個展室。2011年《湖南紅色旅游發展綱要》將“汝城會議舊址”納入湖南省重點紅色旅游景區。2012年在紀念館旁邊興建了軍旗廣場。2013年“汝城會議舊址”被列入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在此主持秘密召開湘南、粵北黨組織負責人會議策劃湘南起義,史稱“汝城會議”。會議制定以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打先鋒,以汝城為中心發動湘南、粵北起義計劃。“汝城會議”為湘南起義做了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的充分準備,是湘南起義綱領性、方向性的重要會議,對湘南起義起著決定性作用。……[詳細]
  義帝陵在現煤炭工業局大院內,其冢大而圓,高三米,徑四米。有一石碑,兩面鐫刻碑文,一面為宋嘉祐四年刻,文曰:“義帝新碑”。一面為元至正五年刻,文曰:“義帝祠碑”。墓側有兩人華表,上刻對聯:“樓頭有伴應歸鶴;原上無人更放羊。”一九五七年重修時,切去封土邊沿,砌以磚圍,有漢白玉碑立于墓前,隸書“義帝陵”三字。公元前二零八年,項梁擁牧羊人熊心為懷王,公元前二零六年,項羽佯尊熊心為義帝,從彭城遷都郴縣。同年秋,項羽暗地派九江王英布追到郴州,將義帝殺害。陵右有義帝祠,元至正年間移建陵前,清乾隆十二年重修,祠內繪有義帝像。義帝陵,義帝祠碑為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詳細]
  蘇仙嶺屈將室——張學良囚禁地舊址位于郴州市蘇仙嶺風景區頂峰蘇仙庵東北角。1936年12月,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打破了蔣介石集團“積極-,消極抗日”的計劃。蔣介石惱羞成怒,隨即將張學良囚禁。南京淪陷后,張學良將軍也由南京先后遷禁于溪口、黃山、萍鄉等地。1938年1月被轉移囚禁在郴州蘇仙嶺的蘇仙閹。1938年春天,轉移至沅陵軟禁。屈將室共有房舍三間,南一北二呈品字形布局,磚木結構,青磚粉壁,占地約60平方米。門前有楹聯一副:請戰有功當年臨潼以兵諫,愛國無罪此日南冠作楚囚。北間房是張學良囚居時用的寧波式柱床、書桌、靠椅、燈具等生活用品和他題寫于此室墻壁的“恨天低,大鵬有翅愁難展”拓……[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 久久青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丝袜首页第一国产 | 亚洲资源网久久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