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三岔河石窟開鑿于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次年雕鑿完畢。石窟寺(祠)現存石碑二通、摩崖二方,詳細記載石窟的開鑿及管理等情況。該石窟位于習水縣三岔河鄉三岔河村望仙臺,石窟造像雕鑿在高一百余米的紅砂石質巖腔里。座東北向西南,東西長30米,占地面積300平方米,按其布局可分為西北、東南兩窟。
西北窟規模最大,為袁錦道修建生祠時開鑿的石窟寺,窟壁中央雕鑿摩崖圓雕佛像3尊,中為釋迦牟尼,左為迦葉,右為阿儺,均高2.3米,身著架裟,結跏跌座于高0.4米的蓮花寶座之上,背部有圓光浮雕,并施以色彩。座像之下,石砌神臺“八”字排開,上奉圓雕神像48尊,除佛教外,還有道教、儒教神像。龕頂刻“真如密諦”斗大4字,窟中有一小窟,造像4尊,高0.3米。窟前碑刻記載:造像群成于清嘉慶15年(1810)冬月。
東南窟為袁錦道祠。鑿巖為龕,石龕雕四柱三門石牌坊,總高3.7米,進深1.2米。龕內,袁氏及其一妻二妾圓雕石像正襟危坐,袁像高1.16米,余者略低。
該石窟寺“寺祠合一,神人共塑”,有“貴州第一石窟”之美譽。
1982年2月23日, 經貴州人民0批準,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岔河鎮:三岔河鄉位于習水縣東北面,距習水縣城38公里。北與重慶江津相鄰,南與良村鎮隔山相望,西與程寨鄉接壤,東與大坡、溫水鎮一嶺相依,習水河穿境而過,自西、自東、自南各有一條通鄉公路。全鄉幅員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877畝。全鄉轄7個村55個村民組4736戶,總人口2.25萬人,全鄉社會穩定,市場繁榮,交通便利。有集貿市場3個,集貿市場人口流動量約3500人。…… 三岔河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