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巴州區旅游

南龕石窟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南龕石窟

巴中城,曾榮獲石窟之鄉美名,它有龕、南龕、北龕、西龕,尤以南龕最勝,規模宏大,雕嵌玲瓏,械櫛比相連,它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它是巴州古文化的結晶。

南龕古窟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龕坡山后,巖石壁立,高十余丈,長數百尺,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鑲佛累累,南龕造像,始創于南北朝,隨廟不斷增鐫,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龕,二千余尊,有經幢十四座,造像碑十則,新建碑四則,嚴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題記五十條,詩文五十二首,造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是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是巴中古文化的歷史見證。
南龕造像是以佛教為主的宗教藝術,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釋迦佛”、“延古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彌陀佛”、“雙首佛”、“延生佛”、“雙背佛”、“觀音菩薩”、“地音菩薩”、“如意輪觀音”、“毗沙門天王”、“八部0神”等。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后的作品,少數是南北朝、宋代及近代作品。

南龕造像的特點是身軀健美,面容豐滿,衣飾富麗,如107龕的盧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鐵紅加躍坐,頭戴華玉的花冠,身著袒右肩袈裟,面容飽滿,唇潤臥豐,身軀健美,表情莊嚴肅穆,充分表現出令人皈依的藝術魅力;第116號龕在高2.7米、寬4.2米的龕窟內雕刻了93尊佛像,龕中的天王像,腳穿草鞋,別具一格,很富有當時川北墳特色;第53號龕和76號龕的一佛二弟和八部0神龕,布局嚴謹,雕刻精巧微妙。

南龕造像在人物特點上是相當分明的。菩薩像,體態優美,和諧生動;力士像,威風雄健有力;飛天像,形象優美,生動活潑,雕刻精巧,質威較強。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紋和纓絡用流暢和明快的陰刻線條,刀法純熟,洗練。不但表述了不同內容的佛傳式“經變”故事,而且還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美學標準,社會生活面貌。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充分體現了古代匠師的聰明才智,為我們研究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資料。南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頂建有記載6550余名紅四方面軍將士簡歷、照片及5000余件手跡的川薩蘇區將帥碑林;山腰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由-親筆題寫館名的川陜革0據地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余件和1800多萬字的史料,再現了紅四方面軍的豐功偉績,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陰靈山風景名勝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少妇女片完整版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 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