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是浙東地區重要的石材開采地之一,相傳自漢代即已開宕取石,延續至今。因所產石料質地好、適用性廣,在寧紹地區廣為使用,稱為“大隱石”。
長命山石宕自明代開采至今,東西綿延約2公里,由英節宕、荷間宕、九層樓宕和蝙蝠宕組成。已廢棄的采石遺存表面開宕鑿石的痕跡清晰可辨。
山王廟初建于唐代,系大隱石工為祀山神秀公而建,廟內配祀財神和魯班,每年春秋兩祀。現存山王廟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正門東向。現存山門、前殿、大殿、廂樓及商鋪、辦公樓等建筑,格局基本保存,是大隱石宕業者祭祀、議事、經營之場所。
古石宕遺址及山王廟是大隱石文化的見證,動靜兩態反映了大隱石宕業、運輸業的歷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