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市,是湖南湘西昔日的大名鎮,以及其顯赫的水路要津,有“小南京”之雅稱。明清時期因盛產生鐵、木材、朱砂、桐油而聞名于世。"五里長街,萬家燈火,商賈往來,舟楫蟻擁",十三省會館,六十四座寺廟,展示了古鎮昔日的繁華與文明。
從湖南吉首市瀘溪縣城白沙鎮沿江而上20公里處,便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著名的“四大名鎮”之一——浦市鎮。浦市鎮位于該縣東南部,沅水西岸,與懷化地區辰溪縣隔江相望,全鎮面積238.68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該鎮西北山巒重疊,中部丘陵起伏,至沅水河畔才地勢平坦。丘陵、平原各占份五分之二。由于水路交通發達,歷史上浦市商貿、文化就極其繁榮。自明清時期至民國年間,在這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古鎮里,修建了三條商貿古街、六座古戲樓、十三省會館、二十多座貨運碼頭、四十五條巷弄、五十多家封火墻窖字屋、七十二座寺廟道觀、九十多個作坊。因商貿交流、文化融匯,故有“小南京”之美譽。在交通便利、商賈云集、財物聚斂的背景下,高大氣魄、布局對稱、雕刻精美、古樸典雅、結構緊湊、功能齊全的浦市民居逐漸得以成熟和完善。浦市鎮:瀘溪縣轄鎮。1949年設浦市特別鎮,1953年建浦市鎮,1958年改浦市公社,1984年復鎮,1987年撤浦陽鄉并入浦市鎮。位于縣境東南部,面積134.7平方公里,人口3.4萬。鎮政府駐浦市,距縣城水路26公里。有公路通縣城、沅水常年通航。轄十字街、太平街、新健街、煙坊街4個居委會和印家橋、城鄉、黃家橋、浦溪、小岸坪、高橋、青草、銀井沖、新堡、都歧、田家溪、…… 浦市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