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吳江區旅游

思本橋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思本橋
思本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思本橋又名思汾橋,位于同里鎮西南郊潦浜村的橋港里。據同里舊志記載,為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里人葉茵建造。1995年4月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吳江市境內現存最古老的橋之一。

葉茵是宋代著名詩人,此人樂于善舉,曾為里中修建多座橋梁,思本橋即其一,俗名思汾橋,思本取名“當思以民為本”之意。

思本橋架于橋港里中段,東西走向,系單孔拱形橋,橋身皆用武康石砌成。橋全長22.5米,寬1.8米,橋面長5.4米,略呈弧形,橋跨度達9米,矢高4.5米,矢跨比正好為1∶2,拱券(并列砌筑,由七道平行的券石組成)呈半圓形,與水中倒影虛實相接,合成整園,波光粼粼,秀麗異常。該橋具有獨特的形體結構和架橋技術:拱券分節并列砌筑,由七節平行的券石組成,無橫向聯系構造;橋頂石梁,橋兩邊斜坡和橋面北側用三塊大型的條石銜接,條石每塊長為4.4米,寬0.73米。采用兩端向中間逐漸增厚,外側又鑿成弧形的做法,橋面石略呈弧形,兩側有乳釘紋,橋坡緩,兩側石條則鑿成階沿,與相并石階高低寬狹一致;橋面石階相兩邊條石里,石階寬40~50厘米,每級高15厘米。如此構造,不僅能夠顯示其形體特色,更對維護整座橋梁免致坡側傾斜,起到極好的固定作用,所以至今保存完好,全橋除橋欄板已失,石階后人整修時部分更換外,仍為宋代原構。歷經七百余年風雨的古橋,至今兩旁遍披青藤枝蔓,微露半軌橋孔,屹立在盈盈綠水之上。

據舊志記載,為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里人葉茵建造。該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為全鎮保存最完善、最古老的拱橋。思本橋架于橋港中段,東西走向,系單孔拱形橋。橋身皆用武康石砌成。橋全長22.5米,寬1.8米,橋面長5.4米,略呈弧形,橋跨度達9米,矢高4.5米,其矢跨正好為1∶2,拱圈呈半圓形。該橋具有獨特的形體結構和架橋技術。在橋東西兩邊斜坡和橋面北側,用三塊大型的條石銜接,條石每塊長為4.4米,寬0.73米。兩側石條則鑿成階沿,與相并石階高低寬狹一致。如此構造,不僅能夠顯示其形體特色,更對維護整座橋梁免致坡側傾斜,起到極好的固定作用,所以至今雖未經修葺而保存完好。歷經七百余年風雨的古橋,至今兩旁遍披青藤枝蔓,微露半軌橋孔,屹立在盈盈綠水之上。該橋1995年4月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蘇州市吳江區境內現存最古老的橋之一。

葉茵(1199~?)(生年據《己酉生日敬次靖節先生擬挽歌辭三首》、《既次韻或非之作解嘲》“衰齒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澤(今江蘇蘇州)人。 蕭閑自放,不慕榮利,曾出仕,“十年不調”(本集卷二《參選有感》),退居邑同里鎮,筑順適堂,以杜甫詩“洗然順所適”得名。與同時代詩人徐磯、林洪等相唱和。有《順適堂吟稿》五卷。事見清同治《蘇州府志》卷四八。…… 葉茵詳細信息++

同里鎮:同里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 同里鎮位于蘇州市吳江區,距蘇州市市區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 。同里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49座橋連接,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1982年…… 同里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四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廟橋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亚洲国产天堂91久久 |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跟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