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瀾洲位于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之南,公園占地面積7300平方米。園內風光秀美,洲中有湖,湖中有島,東堤紫藤西堤柳,花木扶疏中點綴廳、臺、亭、閣、廊、橋等。目瀾洲建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名骨池庵。元至正間(1341年--1368年)易名圓照庵,因四面皆水,波瀾溢目,故亦稱目瀾洲。民國時改為公園,園東建有“圓照堂”,俗稱四面廳,平面為正方形,周以回廊,每邊連廊長9.12米;最南端有臨水長堤,遍植紫藤。園內尚有明正德元年(1506年)《圓照庵記》石碑。
目瀾洲是盛澤的名勝。它的歷史,它的題詠,它的四時美景,在一代又一代的盛澤人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七百多年前,這里原是一處荒村古庵。據《盛湖志》記載,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一個名叫善瑩的和尚在此建了座庵,“其南,有蓮花池,鄉人無葬地者,皆水葬其中。”因此初名骨池庵。到了至正年間(1341—1368年),因為皇帝欽賜了一塊“圓照”匾額,才改名為圓照庵。如今,在目瀾洲內園大門上方的匾額上,還鐫刻著“圓照遺址”四個篆體字。
明朝正德年間呂常所撰的《圓照庵記》中說:“庵四面水流環抱,盛川在前,波瀾溢目,因名之曰目瀾洲,文人墨客從游者旁舞,遂為一方奇觀!”可見,那時的目瀾洲已經是文人墨客偕游的好去處了。當時的吳中名流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寵等人經常在此流連忘返,留下了許多詩篇與墨寶。沈周的《目瀾洲》詩云:“目瀾識是木蘭洲,我夢時時一遠游。今日問僧方證定,滿家水竹似丹丘!痹凇队譃楦拿咎m洲》詩中,這位老先生還心血來潮,為目瀾洲改名木蘭洲:“不若改木蘭,字異音不夐!庇纱丝梢姡繛懼拮鳛橐庇蔚膱@林,歷史還是十分久遠的。
1929年,當時的盛澤區公所決定將目瀾洲辟為公園,供鎮民游賞。此舉深得老百姓的歡迎。在那個年代,公園在中小城市中尚且難得一見,而在鄉鎮上建公園更是鳳毛麟角,故而目瀾洲在蘇嘉湖一帶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時至今日目瀾洲公園經當地政府不斷修建與完善已勝當初。
目瀾洲分為內外兩園,內園即為“圓照庵”遺址,四周環以小溪,溪中遍植荷花。園內花木遍植,各式盆景點綴其間,走道兩旁冬青樹修剪整齊。目瀾洲最南端有一臨水而筑的長堤,西半堤垂柳如絲,水影似墨,東半堤遍植紫藤,參差有致,均有幾百年的歷史。這些古藤盤根錯節,枝蔓繁出,每年四月,藤架四周紫色一片,堪稱目瀾一絕。沈周詩云:“開洲水中央,四面水如鏡;忽然微風起,瀾生波不靜。”游人可從詩中領略這座水園的意境。
景區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舜新南路
乘車線路:江蘇或吳江乘開往盛澤鎮或嘉興的班車,到盛澤后換乘出租或小巴至舜新南路;乘163路公交在目瀾路口站下車可達。
震澤鎮:江南水鄉古鎮——震澤,位于江蘇省吳江市西南部,與浙江省毗臨,古稱“吳頭越尾”,東距上海90公里,北至蘇州54公里,318國道、京杭大運河穿梭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震澤全鎮面積57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3.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近4萬畝,全鎮總人口5萬余人。全鎮基礎設施完善,現有22萬伏、11萬伏變電所各一座,有2.5萬噸級地面水廠,開通移動通訊發射臺,提供…… 震澤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