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坪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舊址,位于寶塔區西北延河東岸,距城1公里。1937年1月至l947年3月,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在此駐扎,指揮中國革命的軍事行動。王家坪革命舊址分為南北兩院,南院為政治部,北院為司令部。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軍委由ll人組成,毛澤東為書記(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書記(副主席)。1938年11月,增補王稼祥為中央軍委副主席;l943年3月增補劉少奇為中央軍委副主席。l945年8月。由12人組成新的中央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
1935年11月,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實際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下設參謀部,葉劍英任參謀長,張云逸任副參謀長,下轄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和第四局。1936年l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調整機構,設總司令部,劉伯承任總參謀長,葉劍英、張云逸任副總參謀長,下轄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和警衛團。1937年8月,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蕭勁光任總參謀長(由滕代遠代)。同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葉劍英任參謀長(駐后方),副參謀長為左權(“前總”參謀長),王若飛(名義)、羅炳輝。1938年1月滕代遠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l940年3月,滕代遠調前方工作,王若飛繼任軍委參謀長。l941年2月,葉劍英任中央軍委參謀長。l945年,彭德懷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此時,總參謀部轄作戰部,作戰部下設第一局、第二局和第三局和編譯局。1947年8月,彭德懷調任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決定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代理總參謀長工作。
1935年ll月,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有政治部。由于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的需要,軍委機關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后方,一部分赴前方兼紅一方面軍總部機關,稱前方政治部,即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在后方養傷),副主任李富春、楊尚昆先后代理。留后方的為軍委后方辦事處政治部,主任鐘赤兵,后為袁國平。1936年5月,前方與后方政治部合并,改稱軍委總政治部。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勝利會師。l2月7日,新的統一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宣告成立,下設總政治部(兼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駐三原),王稼祥為主任(不在位),楊尚昆為副主任、代理主任,后又任命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1937年8月,軍委總政治部主任為任弼時,副主任為鄧小平(后為譚政、傅鐘)。前后方及南方各游擊區部隊的政治工作統歸軍委總政治部領導。軍委總政治部對外名稱是八路軍政治部(或稱第十八集團軍政治部)。總政治部機關設組織部、宣傳部、鋤奸部和敵工部。l938年8月,王稼祥從蘇聯回國,總政治部主任由王稼祥擔任。同年l2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前方指揮部(亦指第十八集團總部),下設政治部,即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由傅鐘兼任,下設組織部、宣傳部、民運部、敵工部、鋤奸部和軍法處等單位。1940年5月,羅瑞卿任野戰政治部主任。l938年陸定一接替鄧小平為副主任,l942年底任命張際春為副主任。l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劉少奇任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主任,程子華任副主任。1945年底,總政治部副主任由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委譚政兼任。總政治部下設組織部、宣傳部、鋤奸部、敵工部和聯絡部。l946年6月,傅鐘任總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會議精神,將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序列。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總政治部主任仍由中央軍委副主任劉少奇兼任,傅鐘任副主任。
1935年ll月,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中央軍委后方辦事處,周恩來兼任后方辦事處主任,下轄參謀處、政治部、總供給部、總兵站部、總衛生部、軍委動員武裝部、政治保衛局等。1936年12月,中央軍委后方辦事處改稱后方勤務部,下設政治部、總供給部、總衛生部和總兵站部。1937年8月,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方勤務部精簡為衛生部、副官處、供給部,均隸屬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同年冬,中央軍委恢復總供給部和衛生部。l939年6月,中共中央軍委成立后勤部,部長兼政委葉季壯,副部長楊立三(在前方),下轄供給部、衛生部、副官處。l940年上半年,軍委后勤部進行擴編,下轄總務處、供給部、兵站部、衛生部、軍事工業局和副官處;下半年,軍委后勤部精簡為供給部、兵站部、衛生部。l941年下半年,又恢復總務處、工業局。l943年lo月,軍委后勤部再次精簡為供給部、兵站部、衛生部。l944年8月,軍委后勤部撤銷下轄的工作機構。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中央軍委后勤部改稱總后勤部。隨著解放戰爭的迅速發展,全國各大戰略區和野戰軍的后勤保障采取自行供給,中共中央軍委只保留總后勤部的名稱。楊立三任部長,仍在晉冀魯豫軍區。
1937年9月,朱德率八路軍主力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八路軍總部進駐山西。在延安成立八路軍后方留守處,主任蕭勁光,同年l2月,改稱八路軍后方留守兵團,司令員蕭勁光。1940年5月,朱德返回延安總部。山西八路軍總部由彭德懷指揮,1943年8月,彭德懷返回延安。l945年8月,中共軍隊最高統帥部明確使用“解放軍”稱呼。l947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人民解放軍總部;3月24日,新華社以報道總部發言人談話方式,第一次公開“人民解放軍總部”名稱。人民解放軍總部由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葉劍英任參謀長,其機關仍是中共中央軍委機關。4月9日,毛澤東在靖邊縣青陽岔起草的通知中,寫道:“我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必須繼續留在陜甘寧邊區。”
王家坪革命舊址南院最醒目的建筑是軍委禮堂。禮堂為磚土木石結構的平瓦房建筑,面向西南。四角翹起,高大寬敞,穹頂簡陋,地面鑲木質地板,正面有一個舞臺,可容納二百余人。建成于1943年,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經常在此舉行重要會議。l943年年底,中直機關和軍直機關在這里舉辦了為期5天的第二屆生產展覽會,八路軍總部也召開了歡迎邊區第一屆勞動英雄代表的大會,朱德致歡迎詞。1945年8月l5日,八路軍總部在這里舉行大會,慶祝抗日戰爭勝利。8月30日,日本工農學校全體學員、日本共產主義者同盟本部等在此聯合舉行出發紀念大會,葉劍英參謀長致詞歡送。該禮堂曾是中國延安華僑聯合會經常舉辦活動的場所,2002年5月,中國僑聯將之列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延安僑聯舊址。
軍委禮堂東側的兩間平房是毛澤東的會客室。室內陳設有大小沙發和茶幾等。會客室東邊有兩孔石窯和一個門廳過道,為毛澤東舊居01946年1月至l947年3月,毛澤東曾斷斷續續在此居住。在此期間,他發表了《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許多重要文章、談話。1947年3月,他接見了新編第四旅旅長張賢約、政委徐立清等指揮員。他說,我們在延安住了十年,挖了窯洞,吃了小米,學了馬列主義,培養了干部,指導了中國革命,全中國全世界都知道有個延安,延安不能不保,但是延安又不可保。他在指出放棄延安的必要性后,預言說:“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還要回到延安來的。”談話結束,他送大家到門口,笑著說:“好啊!我們下次在哪里見面呢?可能不會在延安了,也許是南京、上海,或是北平吧!”果然,l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光復延安,國民黨軍隊僅僅占領延安一年一月零三天。
國民黨胡宗南部進攻延安時,大批飛機侵入延安上空轟炸。毛澤東鎮定地坐在窯洞里工作,警衛員請他到防空洞里去,他說:“不要緊,窯洞這么厚。”這時,警衛員石國瑞揀了一塊彈片拿給毛澤東看,他接過彈片在手里掂了掂,說:“噢,這個很好啊!可以打兩把菜刀用。”
1947年3月18日,延安城里已能清楚地聽到機槍聲。彭德懷幾次催毛澤東撤離,他仍不動。下午,他還接見了從山西回援的西北野戰兵團二縱司令員王震。周恩來再次請毛澤東動身,他說:“好吧!吃罷晚飯再走!敵人要來就請他來吧!我們把窯洞打掃干凈,桌椅放端正,茶壺茶杯擺整齊,告訴胡宗南,延安是我們的,我們還要回來的。”下午6點多,毛澤東、周恩來等離開延安,踏上轉戰陜北之路。從此,毛澤東離開生活和戰斗了十個春秋的延安。
舊居的門前有一石桌,是毛澤東與其長子毛岸英談話的地方。l946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在石桌旁向父親匯報了學習情況。毛澤東聽后說:“你已經大學畢業了。但學的是書本上的知識,只是知識的一半,你還需上一個大學——勞動大學,在那里你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現在院內高大的柳樹下陳列有師哲當年為他們父子拍攝的合影照片。防空洞位于山腳下,是軍委組織工作人員和綏德、米脂地區石工開鑿而成。洞長50余米,寬l.2米,高1.8米,內有10平方米的空間,國民黨軍轟炸延安時,毛澤東等曾在此防空和辦公。洞前有二間平房,葉劍英曾居住月余。
北院又分前后兩院。前院靠門處有一座平瓦房,是軍委會議室。室內中央陳設會議桌,桌邊放一圈椅子。墻上掛有當年拍攝的照片。一張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接見赫爾利,一張是毛澤東同部隊干部的合影,一張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1940年在延安的合影。前院3孔面西的石窯是彭德懷l日居。舊居內陳列有三張照片,一張是彭德懷辦公情景,一張是彭德懷同朱德合影,一張是1944年元旦彭德懷與蔡暢、浦安修、劉志蘭的合影。后院3孔面西石窯是朱德舊居01941年春,朱德由楊家嶺遷住這里,1945年8月又移居棗園。在此期間,朱德為“七大”起草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和撰寫了《中國共產黨與軍事戰爭:》《克服困難,向前邁進》等文章,并于l944年4月5日在《解放日報>發表了著名的散文《母親的回憶>。他先后在此會見了馬歇爾、赫爾利、張治中、劉善本等人。l945年9月。朱德在軍委會議室會見了由中共冀東軍區十六分區司令員曾克林陪同的蘇軍貝魯諾索夫中校。之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東北局,建立東北根據地。這次會談也就成為中國現代史上一件鮮為人知的重大事件。朱德舊居現陳列有朱德在延安的半身像、延安學生向朱德獻旗、朱德與康克清合影三幅照片。
1947年3月,彭德懷主動請纓,要求暫時指揮在陜北的牙萬軍隊,保衛黨中央。毛澤東說:“很好!”16日,中共中色決定組成西北野戰兵團,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任司令藎兼政委,-任副政委。他指揮了7天7夜的延安保衛良,掩護了中共中央和群眾安全轉移。《彭德懷自述》中寫宦:“十八日黃昏,主席離開延安,我們悄悄地送到飛機場。.改進迫離城約七里處,也即是教導旅的最后掩護陣地。主席經毪機場、橋兒溝、拐峁向青化砭前進時,沿途都可以聽到延河笥岸敵之槍聲。在主席離開王家坪后,我即到西北局、聯防司爭部、楊家嶺等地檢查:房屋都按照主席吩咐打掃得還干凈,煢具也擺好了。約九時許,我回到王家坪,同前方部隊-都霞了電話,規定了撤退路線,告訴了意圖和撤退時間,特別要三五八旅大搖大擺地向安塞以北撤退。我以小部兵力誘敵向安塞(延安西北)進攻,主力埋伏于延安東北之青化砭地區0”“我靼小司令部從王家坪東面一條小路爬上山,向青化砭前進,當天!F后到達。”幾天后,他在青化砭發起了“青化砭戰役”。胡宗南弗整編三十一旅少將旅長李紀云、少將副旅長周貴昌、參謀長熊條繼成了彭大將-戰陜北的第一批囊中之物。
在王家坪東邊山上還有王稼祥、林彪、日本共產黨領袖岡野進的舊居;北邊山上有葉劍英舊居。另在小溝渠南岸有桃林公園.是中央軍委修建的軍民文娛場所。朱德、葉劍英曾在此攀行招待會,歡迎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新民報》主筆趙超陶在<延安一月>中回憶:“朱德將軍招待記者團,地點就在酎長官部所在的王家坪。王家坪副長官邸的院子里有二三十株不算很小的樹木。樹蔭下擺著二十來張矮桌,采取露天茶園隨便談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