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延安市 > 寶塔區旅游

南泥灣革命舊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南泥灣革命舊址
南泥灣革命舊址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南泥灣是中國共產黨軍墾事業的發祥地,是南泥灣精神的睡生地。南泥灣位于延安城東45公里處,方圓百里,溝壑縱簧,山巒重疊,森林茂密,土地肥沃。三條大川組成一個丫”字地形,西為南蟠龍川,南為九龍泉川,東為南陽府川,三川交匯處叫陽灣。

1940年,朱德總司令根據中共中央關于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指示精神親赴南泥灣踏勘調查,決定在此屯墾自給。1941年春,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九旅奉命開進南泥灣。在旅長兼政委王震的率領下,披荊斬棘,開荒種地,風餐露宿,戰勝重重困難,創造出大量的物質財富。1942年,全旅全年經費開支7390324元,其中政府供給30504288元,古總支出的2.45%,生產自給66786033元,占總開支的61.55%。1943年,自給率實現100%。到1944年底,三五九旅共開荒種地6.1萬畝,收獲3.7萬石糧食,養豬5624頭,上繳公糧一萬石,達到“耕一余一”,并挖土窯1048孔,建房屋602間。修大禮堂1座,小禮堂2座,打水井47口。創辦的大光紡織廠,產品除自用外,還在市場銷售,創造了人民軍隊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1942年7月,朱德、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續范亭五老同游南泥灣。朱德賦詩贊道:“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無宿營地,破窯亦難找。今辟新市場,洞房滿山腰。平川種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僅告成,戰士粗溫飽。農場牛羊肥,馬蘭造紙俏。……熏風拂面來,有似江南好。”9月,吳玉章賦詩《和朱老總游南泥灣》:“四望眾山低,殷綠連天碧;盛夏草木長,大地無空隙。南有九龍泉,西有萬花山;中心南陽府,東北金盆灣;良田千萬頃,層巒四面環;青山與綠水,美麗似江南”。1943年2月,西北局-會議上,毛澤東為該旅4位干部題詞,給王震題詞“有創造精神”,給供給部長何維忠題詞“切實樸素,大公無私”,給供給部政委羅章題詞“以身作則”,給七一七團政委晏福生題詞“堅決執行屯田政策”。會議獎給三五九旅錦旗一面,上寫“發展經濟的前鋒”。3月,延安文藝界勞軍團和魯藝秧歌隊80多人赴南泥灣勞軍。蕭三、艾青、田方等致慰問詞。賀敬之作詞、馬可譜曲的歌舞《挑花籃》吸引了全體軍民:“陜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滿(呀)山;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又戰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范”,膾炙人口的名歌《南泥灣》從此誕生,傳唱至今。1943年10月,毛澤東、任弼時、彭德懷等視察了南泥灣。他們先后視察了三五九旅旅部所在地金盆灣、七一九團駐地九龍泉、八路軍總部炮兵學校所在地桃寶峪。視察中,毛澤東指出:“困難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動手征服它,它就低頭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們沒有了外援,假定將來有了外援,也還是要以自力更生為主。”1944年,為迎接抗戰勝利,三五九旅組成南下支隊,離開延安。

當年,在南泥灣墾荒種田的還有八路軍總部炮兵學校、中央組織部、中央管理局、后勤經濟部、西北中央局、邊區政府時政廳、邊區文協、中央黨校、延安大學、澤東青年干部學校事。

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力更蘭,奮發圖強的精神內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三五九旅在解放戰爭中改編為第一野戰軍二軍五師,進軍新疆后,駐扎在塔里木,1953年,集體轉業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一師。1959年,他們創辦了紡織廠,紀念部隊的光榮歷史,命名為大光棉毛紡織廠。50多年來,扎根邊疆,戍邊屯墾,為保衛邊疆,發展邊疆經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形成了光耀史冊的兵團精神。兵團精神就是南泥灣精神在新的歷史時空中的發揚光大。至1998年,廣東、湖南等地紛紛成立了南泥灣研究會。

1990年,南泥灣鎮被原延安地區列為第一個科技示范鎮。一場新的大生產運動又在南泥灣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安哥拉羊在南泥灣繁衍成功,填補了我國養羊業的一項空白。1991年,國務委員陳俊生、宋健先后到南泥灣視察羊場。1993年。國家科委副主任鄧楠前來視察。

1988年,南泥灣第一批油井噴油。1989年9月,-總書記視察南泥灣,望著汩汩的原油,他高興地說:“看來這油比大慶的油還清呀!”并詳細詢問了油質及開發情況。南泥灣鉆采總公司繼承南泥灣精神,艱苦創業,創造了輝煌業績,被譽為“新三五九旅”。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現在南泥灣已建成以革命紀念地為主,集參觀、旅游、經濟綜合開發為一體多功能經濟文化重鎮。其旖旎的田園風光,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觀,清廳宜人的自然風貌,純樸深厚的文化習俗,激動人心的革命遺存,如同一幅色調雄渾,五彩斑斕的長卷,令人心曠神怡。南泥灣位于延安市壺口——南泥灣——延安——黃陵環形旅游線上,是陜西省最具旅游價值的勝地之一,是現代都市人度假休閑、陶冶情操的絕好去處。

南泥灣革命舊址群包括毛澤東視察南泥灣舊居、三五九旅旅部舊址、七一八團烈士紀念碑、七一九團烈士紀念碑、中央管理局干部休養所、南泥灣墾區政府舊址和八路軍炮兵學校舊址及南泥灣大生產展覽室等。1992年4月被公布為陜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毛澤東視察南泥灣舊居,位于陽灣,即南泥灣墾區政府舊址。墾區政府成立于1944年5月,區長由三五九旅團長張仲瀚兼任(后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舊居面南,是5孔土窯院落,窯洞上方有較寬的飛檐。東起第一孔是毛澤東的辦公室,第二孔為臥室,其余3孔為任弼時和彭德懷舊居。

干部休養所,位于桃寶峪,建于1943年,包括客房、俱樂部、跳舞廳等。休養所主樓即紅樓由張協和設計,三五九旅等部隊機關施工。毛澤東、朱德、林伯渠、謝覺哉等曾在此休養。謝覺哉曾賦《桃寶峪休養所》詩,道:“入溝二三里,拓地百余弓。四五小屋繞,洋房峙其中。花吐競秋艷,樹蔭猶春濃。閑行履草軟,微風吹我襟。午憩倚叢樹,樹木溫其馨。天高月皎潔,人牖照我衾。……感謝軍人力,塞北江南村。清風與明月,都與故鄉同。”

七一九團烈士紀念碑,九龍泉溝路旁,高2米余,建于1945年5月。碑的正面刻有毛澤東題詞:“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背面有賀龍題詞:“三五九旅九團烈士紀念,為人民服務而光榮犧牲,為革命烈士要堅決0”。左側是“烈士芳名錄”,勒記著政委陳文彬、組織科長陳友元、營長蘭鴻岐等968名烈士英名及祭文。碑亭為六角飛檐,6根木柱的夾角處各鑲嵌一顆紅星。

七一九團烈士紀念碑,位于馬坊村,1944年立,勒記448名烈士英名及祭文。

八路軍炮兵學校,位于桃寶峪,同休養所舊址。這是中共創辦的最早的炮兵專業學校。郭化若、朱瑞先后任校長,邱創成任政委。該校為總參炮兵指揮學院前身,2002年南泥灣被該院定為政治教育基地。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室,位于陽灣。面積約200平方米,陳列著三五九旅屯墾的歷史文獻、圖片、勞動工具及部分勞動成果,濃縮了艱苦歲月中一段非凡的歷史片斷,展示了革命精神巨大的能量與活力。廣場上矗立著青石紀念柱,上刻“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毛澤東手跡。四周樹木蔥蘢,鳥語花香,牛羊信步,稻翻層浪,秀美如畫。

九龍泉.位于汾河川源頭,傳說,洪荒時期,有九條小龍壓進山底,所以山名蟠龍山,水叫九龍泉。它曾是八路軍指員們的飲用水源,是著名的革命泉和旅游勝地。

在南泥灣屯墾的三五九旅將領中,1955年王震被授予上軍銜,王恩茂、郭鵬、晏福生、劉轉連被授予中將軍銜,李、陳外歐、左齊、賀盛桂、金忠藩、何維忠、譚文幫、顏德、賀慶積、蘇迸、曾滌、蘇鰲、羅章、熊晃被授予少將軍,劉發秀、袁福生和李大同、廖明、黎原分別于1961、1964年晉升少將。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南泥灣,中國歷史星座中一顆紅色的恒星。

延伸閱讀:

·第三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嶺革命舊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无播放在线播放 |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小电影在线观看的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