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垴遺址位于銅鼓縣溫泉鎮金星村劉莊自然村南面的平頂垴上。因昌銅(南昌—銅鼓)高速公路建設的需要,省文物部門先期對該遺址進行了實地調查勘探后,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銅鼓縣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先后布方54個,發掘面積近3000平方米。發掘清理了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周代、漢代四個時期的各類遺跡數十處,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陶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銅器、玉器。制作陶器的作坊遺跡和窯爐遺跡、磨制石器的手工作坊以及制作小件青銅器的青銅制作場所的發現是此次發掘的最大收獲。該發掘不但將銅鼓縣的人類活動歷史上推至4500年前,也極大地豐富了贛西北古文化面貌,對于研究江西省先秦時期聚落形態和手工業制作技術具有較重要的意義。
新石器時代遺存主要分布在遺址西側的斜坡上。成片分布的大型灰坑,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鏃、石斧、石錛等,磨制較精致,但個體普遍較小,發現大量的成品半成品堆積。陶器有夾砂陶器、黑皮磨光陶器等。夾砂陶占據90%以上,夾細沙,主要為橙黃色陶,少量灰陶。陶器主要器形有鼎、豆、壺、鬶以及紡輪等。多見扁平式盆形鼎及錐狀足罐形鼎。鼎足裝飾豐富,足外側多飾數道縱溝。鬶為粗壯的大袋足鬶。黑皮磨光陶主要見鏤孔豆,器表磨光發亮,鏤孔不規則圓形。種種跡象表明,平頂垴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屬于修水流域的山背文化范疇。
發掘表明,平頂垴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一直延續至漢代,前后延續時間達到2000余年,延續時間長,遺存類型豐富,出土文物較多,是江西西北地區一處重要的先秦時期遺址。制陶、鑄銅和石器制作場所的發掘,揭示了一處分布密集的古代作坊遺跡群,他們擁有管理各類手工作坊的社會組織,既表明其手工業活動的發達,也暗示這里曾經有較高程度的文明。
金星村:金星村…… 金星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