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橋位于銅鼓縣永寧鎮中倉街,橫跨溫泉河之上,建于清雍正甲寅年(公元1734年),據《永寧橋志》載:“修橋動機為吳楚交界,銅鼓屹然,當其門戶,北連荊襄,東通吳越,定江之水,發源大溈山,過官陂,歷西湖,東會青草嶺,出菏塘,入溫湯,合流抵銅鼓石。一墨兩市間,往來日凡千百里,奔騰浩瀚,非橋不為功。橋成義舉,寧人寧國,永棰無朽,故名永寧。
永寧橋,系采用花崗巖石建筑而成,共分四墩三拱,橋兩端各設有階梯,北十二級,南十七級,墩臺前帶刃鋒上置特別牛角形翹石,直到平面,橋面用麻石條鋪成。左右兩旁各設石欄桿,供人閑座。橋寬5.1米,長54.7米,它是當時的精工巧匠細心建筑,雖歷經無數次洪水沖擊,依然雄偉壯觀,橫陳兩岸,便通四方。
永寧橋在革命戰爭時期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1927年,由毛澤東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第三團曾通過此橋進軍瀏陽,攻打白沙首戰告捷。
橋上置古鐘一座,據云:在抗日戰爭時,為防止敵機轟炸發警報之用。
1993年,銅鼓遇特大洪水,橋體部分松動倒塌,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迅速組織人員趕赴現場勘察,并立即報告縣人民政府,縣領導非常重視,及時撥出專款對此橋進行了搶救性修復。1983年公布為銅鼓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閵娧呭骄闂佸壊鍋嗛崰鍡樼閸垻纾奸悗锝庡亽閸庛儲绻涢崗鑲╁ⅹ闁宠鍨块幃鈺佺暦閸ヨ埖娈归梻浣虹帛鐢紕绮婚弽顓炶摕闁绘棁娅g壕濂告煏韫囨洖校闁诲繐鐗忕槐鎾存媴閸濆嫷鈧挾绱撳鍕獢鐎殿喖顭烽幃銏㈡偘閳ュ厖澹曞┑鐐村灦閻燂紕绱撳鑸电厽妞ゆ挾鍎愰崕鎴犵磼鏉堛劌娴い銏″哺瀹曞崬鈻庨幋鐐搭啌闂傚倷绀侀幖顐ゆ偖椤愶箑绀夌€光偓閸曨偆鍙€婵犮垼鍩栭崝鏍箚閻愭番浜滈柟鎵虫櫅閻掑搫霉绾攱瀚� QQ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鍊块柨鏃堟暜閸嬫挾绮☉妯绘悙缂佲偓閸愩劉鏀介柣妯虹枃婢规ḿ绱掗悪鈧崹鍫曞蓟閵娾晜鍋嗛柛灞剧☉椤忥拷107485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