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周口市 > 太康縣旅游

太康縣文物古跡介紹

21、子羔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子羔墓
  子羔墓位于太康縣城西北高賢鄉寧莊村東150米處,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子羔墓高2米,周長44米。墓冢為長方形,南北長14米,東西寬8米。墓區散存有漢代陶片,雖群眾傳說是子羔墓,但實為漢墓。墓前原有祠堂,為清乾隆九年所建。有山門、大殿、東西廂房。山門書匾:先賢高子羔之墓。俱已毀。高子羔,名柴,字子羔,春秋時衛國人(一說齊人),孔子弟子。……[詳細]
太康劉莊遺址
  劉莊遺址,俗稱牛王堌堆。位于太康縣城東南張集鄉20公里的劉莊村南300米處。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劉莊遺址是一斜坡形土堌堆,最高處約6米,面積10000平方米。劉莊遺址內涵龍山文化、商周文化。龍山文化陶片以泥質灰陶居多,夾砂灰陶次之,泥質紅陶極少。紋飾以方格紋為主,還有繩紋、弦紋、素面磨光。遺址東南端出土商代銅器五件,有爵、觚、卣、戈。……[詳細]
高賢壽圣寺塔
  壽圣寺塔稱高賢塔,位于城西北二十三公里高賢集東街,系明代建筑。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座北向南,通高35米,系六角實心,灰口,七級樓閣式磚塔。為等邊六邊形,第一級每邊出380公分。第一級:外壁正面為門,墻飾石雕佛像6快,石碣3快,左墻飾石雕佛像17尊,石碣2快,右墻飾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后面墻無門,飾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左墻飾石雕佛像15尊,石碣2快,左墻飾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內壁飾石雕佛像6尊,共飾石雕佛像101尊,石碣13快。從石碣碑文上可知該塔為明正德13年(公元1518年)建。第二級:外壁正面為門,飾石雕佛像4尊,左右壁各6尊,后壁墻也為無門,與前門相照,左右壁石雕數目與前壁相同,內壁飾石雕佛像4尊,共飾石雕佛像36尊。第三級:外壁……[詳細]
馮異臺遺址
  馮異臺遺址位于太康縣城東北4公里的城效鄉馮異臺村內。遺址稍高出地面,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9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馮異臺遺址文化層厚1-3米。出土陶器有外交人員甗、鬶、豆、折沿斂口罐、大口尊,鬲。陶質以泥質陶居多,泥質紅陶次之,紋飾有方格紋、籃紋、繩紋、弘紋及素面磨光。馮異臺遺址屬龍山文公、商周文化遺址。……[詳細]
25、吳廣塔
吳廣塔
  小吳塔又稱吳廣塔,該塔位于河南省太康縣城西遜母口鎮小吳村內。它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農民起義領袖吳廣而建造的。塔高14.8米,系六角實心的六級磚塔,建于清乾隆年間,一、二兩層為束腰式塔檐。余為仿木結構式樣出椽頭塔椽。四、五層有佛龕,龕內均有瓷佛,共計12尊。上為寶瓶式塔剎。該塔建筑技藝較為別致,屬民間地方手法,在諸塔建筑中較為罕見。……[詳細]
26、王渝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渝墓
  王渝墓位于太康縣城東北高朗鄉王墳村內。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王渝墓高2米,周長35米,圓錐形。據《太康縣志》:王渝(1375-1450),字文清,號退翁,鈍之子,生于明洪武七年,卒于明正統十四年。明朝進士,參與篡修《永樂大典》,留有《退翁文集》6卷,官拜戶部朗中、戶部右待郎。……[詳細]
27、謝纘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謝纘墓
  謝纘墓謝纘退休后寓居洛陽,太康三年(282年)卒。在朝任博士的兒子謝衡辭官扶柩歸故里,葬父于陳郡陽夏謝家堂(今河南省太康縣老冢鎮謝家堂村),自己在墓旁搭蓋草屋,為父守孝三年。在此期間,素服攻儒學,見解精辟,譽滿京都。元初,謝纘的34世孫謝成自江南回遷故土他的子孫們分居謝家堂、槐丘寺和柏崗等地。今天太康謝姓大都是謝成之后,謝家堂概莫能外。但也不排除謝衡南遷時留下一部分老弱病殘,一直留居謝家堂。到了元代,又有謝成帶回大批族人。兩下合流,繁衍至今。墓地與謝家祠堂出太康縣城南15公里到老冢鎮,從鎮上向西3公里來到謝家堂,它有800多人口,純謝姓。村西,幾乎和整個村莊等大的地面,蒼翠的柏樹遮蔽著綿延的家族墓地。墓地最北邊,一座兩倍于正常墳墓的土墳,便是謝纘公陵墓。自謝纘墓向南,一代代埋著的全是他的子孫……[詳細]
玉皇閣遺址
  玉皇閣遺址位于太康縣城西北17公里的高賢鄉玉皇閣村北側。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玉皇閣遺址是一快高地,南北長380米,東西寬240米,總面積91200平方米。有一條東西大路橫穿而過,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斷崖處暴露有灰坑,文化層厚約2米。玉皇閣遺址的陶器,灰陶多,器形大,器壁厚,有地方特色。陶質為泥質夾砂灰陶,也有泥質紅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藍紋、粗繩紋、細繩紋。從陶器的形紋飾特點看,玉皇閣遺址屬二里頭文化,商周文化遺址。……[詳細]
谷莊遺址
  谷莊遺址位于太康縣城東北馬頭鎮谷莊村東北角300米處,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北端有一面積400平方米的夯筑臺基,高2米,夯層厚10—12公分,當地群眾稱之為老堌堆。群眾傳說是唐立城的城角。谷莊村村民存放的地畝文書上還寫有唐立城城角字樣。據當地群眾講,在堌堆上扒砂礓時,發現過幾十個銅箭頭。 1978年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來此考察,確認是龍山文化商周遺址。1984年文物普查時只采集到戰國時的繩紋板瓦,簡瓦和1片春秋陶片。現狀:保存完好。保護范圍:重點保護區以老堌堆上的標志為坐標點向東、西各60米,向北26米至大路沿,向南224米。一般保護區以重點區線為基線向四周擴展30米。……[詳細]
30、少康陵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少康陵
  少康陵位于太康縣城東南城關鎮王陵村西20米處,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少康陵原高4米,周長80多米,墓冢近似圓形,該陵封土被王陵村社員拉走,墓冢基本鏟平。近幾年群眾自覺拉土封成小墓冢。雖歷代傳說此陵是夏少康帝陵,但陵址遺物及幾何圖案墓磚居多,當屬漢墓無異。……[詳細]
31、小吳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吳塔
  小吳塔位于太康縣城西15公里處遜母口鎮小吳村內,屬清代建筑。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小吳塔通高14.8米,系六角實心、六級磚塔,建于清乾隆年間,一、二層為束腰式塔檐,余為仿木結構式樣出椽頭塔檐。 塔的四、五層有佛龕,龕內均有瓷佛,共12尊。上為寶瓶式塔剎,該塔建筑技術較為別致,屬民間地方手法。在清塔建筑中較為罕見。小吳村,傳說是秦末大澤鄉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的出生地,起義軍攻破陳州后建都,吳廣封為假王,率兵西征,到河南滎陽久攻不下,被人殺害。……[詳細]
大崔堌堆遺址
  大崔堌遺址位于太康縣城東南25公里的張集鄉大崔莊村西100米處,面積約4500平方米。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崔堌堆文化層厚1-6米。遺物有平底碗、侈沿斂口罐、甗、鼎、盆、甕、鬲、豆、釜。陶質以灰陶居多,分泥質和夾砂,也有少量磨光黑陶。紋飾有方格紋、籃紋、繩紋。該遺址屬龍山文化、商文化遺存。現狀:北部稍有破壞。保護范圍:重點保護區以遺址最高處的地下筒形白灰標志為座標點(深1.5米),向東40米,向西25米至清水河東岸,向南56米,向北26米。一般保護區以重點保護區線為基線向四周擴展1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 五月天综合网站日本 | 天天高清在线3w |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视频 | 亚洲福利院在线看AV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