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江區文物古跡介紹
唐韶關張九齡及其家族墓地位于韶關市武江區墩子頭村翠珠嶺。為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遷葬墓。墓面為半圓土堆構筑,是座磚室墓,平面“古”字形,通長8米,分墓道、耳室和棺室,墓道和耳室皆為券頂,墓道長3.18米、寬1.09米、高1.70米,兩個耳室分別長0.80米、寬0.52~0.54米、高0.33米;棺室為錐形尖頂,長4.82米、寬4.80米、高5.35米,有殘存人物壁畫。墓曾多次被盜,殘存隨葬品有陶罐、滑石器具、“張拯”陶硯和一方墓志銘(見第五章第二節墓志)。墓側有神道碑1通。墓前現存石羊三只,二進深院落張文獻公祠一座,硬山頂,面積約200平方米。張九齡官至尚書右丞相,卒于唐開元二十九年,享年六十三歲。墓前下方有其妻盧氏墓,兩側有其父張宏愈、弟張九皋、張九章墓。皆為半圓形堆磚室墓。張九皋卒……
[詳細] 沙山礦冶遺址位于韶關市西下坑馬屋村。面積約5平方公里。可分采礦區、冶煉區和住宅區。殘存豎井約1600口左右。礦渣堆積厚達7米,經化驗,爐渣含有鉛鋅、毒砂、錫等成分。出土遺物有白瓷高足碗、蓮花瓣碗和青黃釉印花碗等。《宋史·地理志》與《元豐九域志》所載曲江三銀場,可能就是此地。……
[詳細] 芙蓉山上的芙蓉寺,在韶關市內很多地方都能望見,它就在那座裝有雷達的山峰下半山腰里。從新華南路市拖拉機廠門口經過市卷煙廠拾階而上,約二十分鐘就可到達。寺廟為全青磚大石結構,高有二十幾米,莊嚴肅穆,蒼老而完美。居高臨下,氣勢非凡。寺內分前殿、后殿、祖堂及兩側僧舍廂房共一千幾百米的建筑。脊龍壁虎,檐雕墻刻,宏偉而壯觀。寺廟前有一寬廣草坪,足可停放二十幾部汽車(公路已修到山頂,寺右側有專門停車場)。大小兩對石獅把守大門兩側,周圍古老蒼勁的大樹直插云天。大草坪下坡還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土地廟。整座寺廟就安藏在一片郁郁蔥蔥,遮天蔽日的樹林之中,懸崖絕壁之下,令香客游人有一種高深莫測之感,肅然起敬、悠然懷古之心。查訪當地最年老的長者,沒有一個人能說出芙蓉廟到底有多久年代;查閱當地最年久的史料,沒有一處有記載芙……
[詳細] 宋韶關余靖墓位于韶關市武江區甘棠鄉成家山。墓有半圓形封土堆,地面原設置的石雕無存。1982年香港余氏宗親會捐款修墓,并重刻歐陽修撰的神道碑豎在墓右側。余靖是宋仁宗朝諫官,官至工部尚書。1960年韶關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余靖墓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