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拉薩市 > 城關區旅游

城關區文物古跡介紹

1、布達拉宮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布達拉宮
  屹立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北紅山上的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七世紀中葉(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布達拉宮緣何而建,一說是因為發展需要,松贊干布為鞏固政權,將統治中心從山南澤當一帶遷至拉薩,為了防御外來侵略,于是在拉薩紅山上建造了紅山宮,這是布達拉宮最早的稱謂。另一說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興建了此宮。還有一種說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議法王修建布達拉宮。始建后的布達拉宮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雨,于九世紀末,隨著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毀壞。期間主因兩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贊期間金頂受到雷擊,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因反對佛教引發戰亂,布達拉宮被毀得只剩下兩間房屋。17世紀重建后,布達拉宮成為歷代0-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占地10萬多平方米,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布達拉宮主……[詳細]
2、大昭寺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位于拉薩老城區中心。始建于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經歷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偉規模。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在戒指的掉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內,湖面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于是,一場……[詳細]
3、羅布林卡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在藏語中意為“寶貝園林”,是歷代0喇嘛的夏宮(布達拉宮為冬宮),有人還把它稱作“拉薩的頤和園”。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0七世),是歷代0-消夏理政的地方。經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現在被辟為人民公園,環境優美,建筑維修得也很漂亮,但是晨面的文物沒有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那么豐富和吸引人。所以也有人戲稱羅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兩排工藝品商店、以及圍繞著動物園的幾座宮殿組成的。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0,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詳細]
4、哲蚌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哲蚌寺
  哲蚌寺,系黃教六大寺廟之一,位于拉薩市西郊十公里處的根培烏山-南坡上,海拔3800米,沿山勢-逐層而建,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哲蚌寺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創建,解放前這里的僧侶數目多達10000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寺內主要經殿有六個:甘丹頗章,措欽大殿,密宗院,洛賽林院,郭芒院,德陽院。主要佛像有:見解彌勒佛,金剛怖,不動佛,還有金寫甘珠爾,大戰佛莽等歷史悠久,-舉世無雙的真品和不計其數的-各種鍍金佛像,佛經等珍貴文物。另外,寺廟的-四大佛經學院中-有三個顯宗院和一個密宗院,三個顯宗院,是根據宗喀巴三師徒,所著經典的基礎上-各持己見,洛賽林院習用-班禪-索扎之經典,德陽院則根據五世0-的經典進行修寺。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鋪滿整……[詳細]
和平解放紀念碑(西藏民主解放紀念碑)
  位于拉薩布達拉宮廣場南端,北距布達拉宮300余米。2002年5月,在布達拉宮廣場舉行了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揭幕儀式。紀念碑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瑪峰。紀念碑高37米,主體呈灰白色。碑體南面雕刻銘文,前方設計有兩組青銅浮雕,以翻身農奴得解放、解放軍筑路等為主題。紀念碑碑身頂部設計有按國旗上排列的五星,進一步象征國家主權及西藏和平解放,象征各民族團結。紀念碑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設計,-題寫“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大字。地址:拉薩市城關區布達拉宮廣場上布達拉宮廣場的南端類型:紀念碑游玩時間:建議10-20分鐘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西藏擦擦文化展覽館
  西藏脫模泥塑藝術,在西藏稱之為“擦擦”、“擦擦”是一種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走進“擦擦”展覽館,映入眼簾的便是館中色彩絢麗、雕刻精湛的各類佛像、佛塔......,近百種、上萬件的“擦擦”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無比純樸自然、莊重典雅。‘擦擦’主題館展出的‘擦擦’展品,主要是從日喀則、山南還有阿里各個地方收集而來的,品種近百種,數量則有萬件之多。有些“擦擦”已經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據了解,展館的理念和目的就是要將傳統文化跟現代旅游相結合,把西0特的文化傳播出去的同時,對“擦擦”制作這項精湛的傳統手藝進行保護。“擦擦”這一古老的傳統制作技藝,不僅具有高超的藝術價值,更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在制過程中,特選取泥巴、藏紙、狼毒草、藏紅花、牛皮等材料,通過凹型模具擠壓脫模,或人工雕塑,然后曬干,再經彩……[詳細]
拉薩關帝廟
  關帝廟位于拉薩西效磨盤山山頂。這里原來叫巴瑪熱山,由于這座小山形似磨盤,原來清朝駐藏-稱其為磨盤山。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大將軍福康安等在此修建關帝廟一座,就叫做磨盤山頭關帝廟。在清朝乾隆年間,廓爾喀犯西藏邊境。1788年,廓爾順利完成因商人的稅收問題,出兵西藏,占領了濟嚨、聶拉木、宗喀三個地方。由于清朝派往西藏查辦此事的巴忠等人“將就了事,含國邀賞”,致使廓爾喀借口討要賠償銀兩,于1792年7月第二次武裝入侵西藏,點據了夏拉木、濟嚨,抓走了噶倫丹津班珠爾,8月到達日喀則,大肆搶掠扎什倫布寺的財物、金銀、糧食和后藏地區的大批牛羊,藏民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當時中國正值國力最鼎盛,公元1792年,清朝乾隆皇帝派大將軍福康安統帥大軍迎戰廓爾喀入侵者。雖然在歷史上廓爾喀一向以戰功著稱,但是中……[詳細]
色拉寺
  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于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色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宣德九年,絳欽卻杰,應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寺內有吉札倉,麥札倉,阿巴札倉等三大札倉。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規模僅次于哲蚌寺。色拉在藏語里是野玫瑰的意思,傳說山下修寺時,這里長滿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制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經堂的四壁上保存著大量的彩色壁畫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馬頭明王像。色拉寺周圍柳林處處,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詳細]
小昭寺
  小昭寺位于大昭寺的北面500米處,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薩名勝之一。通常與大昭寺連稱拉薩二昭而馳名于世,始建于唐代,與大昭寺同期建成。根據五世0-所著的《大昭寺目錄》等書記載:小昭寺主要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的身像,大昭寺主要供奉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的身像。松贊干布逝世后,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釋迦牟尼佛像進行了對換。小昭寺又名-上密院,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的最高學府之一。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前部為庭院,后部是神殿及其門樓、轉經回廊等附屬設施。門樓高三層:底層-為寬敞的明廊。明廊有10根大柱,皆為十六棱形。柱身有三條銅箍,銅箍面上透雕花瓣。柱的上半部雕有繁縟的花草紋,柱頭上浮雕寶珠,回字紋,花瓣及連續的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的柱……[詳細]
10、八廓街
八廓街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西藏拉薩老城區,是拉薩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道,環繞大昭寺,臨街的房屋多為出售傳統藏族用品和旅游紀念品的店鋪。八廓街也成為到拉薩旅游者必到的“淘寶”之地。八廓街環形路是由八廓東街、八廓南街、八廓西街、八廓北街組成。八角街轉經道是藏族群眾心中最重要的一條轉經道,藏語意為中圈,是相對于林廓和大昭寺內的囊廓而言。傍晚轉經的特定時間一到,那些互不相識的人們--有來自藏北牧區穿白袍的,有來自康巴山地盤英雄結的,還有住在八角街區、衣著亮麗的……總之,各式各樣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項無聲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陣騷動之后,便開始嚴格地按順時針方向沿著這條環形路走下去。八角街是為了建筑大昭寺,并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下令在臥堂……[詳細]
普布覺寺
  普布覺寺,拉薩北郊。奪地鄉山坡上,適合騎行,簡易公路已經修至寺廟門口。由阿旺降巴于1744年得到當時執政者頗羅鼐(1689~1747)的資助而修建的。阿旺降巴(1682~1762)原為一窮僧,因勤奮學習,刻苦實修,后來成為一位有名的高僧。當然他的知名還由于當時他的左右是些地位很高的人:他的上師格勒嘉措是第六世0倉央嘉措(1683~1706)之師;他的弟子耶協堅贊是第七世0格桑嘉措(1807~1757)的上師,因此他的地位自然也就增高了。尤其是第七世0經師阿旺喬丹和他共同拜的是塘薩巴·歐珠嘉措的門,同屬于格魯派密宗傳承的溫薩系統。所以1744年頗羅鼐作他的施主助建普布覺寺,由他住持法座。阿旺降巴圓寂后,他的轉世-繼承法位。第三世班禪白丹耶協也是他的弟子,為他作了《普布覺阿旺降巴-傳》。1808……[詳細]
直貢梯寺
  直貢梯寺有著全藏最有名的-臺。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個-臺一個是印度的斯哇采-臺,另一個就是直貢寺-臺。直貢梯寺背側的山上就是直貢壇城。傳說,經過直貢寺-灌頂的人,死后靈魂可以出竅,進入三善趣境界,而不會下地獄。因而,許多人不遠千里送死者來此-。直貢梯寺是直貢噶舉派的中心寺院,位于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境內雪絨河邊,公元1179年直貢巴·仁欽白所建,立于懸崖峻嶺之間,非常壯觀。直貢梯寺附近一座連著一座有很多的直貢噶舉派寺院。據說歷史上曾經有30處之多,現存的至少有六七處。山澗深處有德忠寺,為著名的尼姑修行地。德忠溫泉水量充足,熱度適中,能醫多種疾病,歷史上享有盛譽,來此旅行觀瞻洗浴的人也絡繹不絕。雪絨河中下游,還有亞爾崗寺、宗則寺、扎雪寺、嘎澤寺等等。噶舉派本來是個很大的教派,但是由于在薩迦王朝時期一……[詳細]
大昭寺唐蕃會盟碑
  進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被圍墻圍起的兩塊石碑。南邊一塊便是著名的唐蕃會盟碑,高3.42米,寬0.28米,厚0.35米,唐長慶三年(823年)用藏漢兩種文字刻寫。公元7至9世紀的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地域大,人口多,生產和文化都非常發達。而同一時期于唐王朝分庭抗禮的是吐蕃王朝,在公元7世紀初,藏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贊干布進行了統一的偉業,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強大的吐蕃王朝。此后,通過聯姻、慶吊、納貢等形式,與唐朝締結了政治上聯系,經濟、文化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公元前815年,贊普赤烈松贊死,其子赤祖德贊繼位。繼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入藏嫁與贊普赤祖德贊為妻。當時唐蕃之間大部分時間和睦相處,但時有戰爭爆發。此時吐蕃王朝內部0,國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后,經濟受到嚴……[詳細]
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
  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坐落在西藏拉薩市南,拉薩河畔。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車30周年,銘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業績和巨大犧牲而建。碑文全文是:建國之初,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增進民族團結,建設西南邊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東自成都,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四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寧,動工于一九五零年六月兩路全長四千三百六十余公里,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同時通車拉薩。世界屋脊,地域遼闊,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兩路,跨怒江攀橫斷,渡通天越昆侖,江河湍急,峰岳險峻。十一萬藏漢軍民筑路員工,含辛茹苦,餐風臥雪,齊心協力征服重重天險。挖填土石三千多萬立方,造橋四百余座。五易寒暑,艱苦卓絕。三千志士英勇捐軀,一代業績永垂青史。三十年來,國家投以巨資,兩路幾經……[詳細]
查拉路甫石窟
  查拉路甫石窟是目前所知西藏唯一的一座石窟。這座石窟開鑿在拉薩布達拉宮西南0.5公里的招拉筆洞山(又稱藥王山)的東麓。洞窟距地面20余米,洞口向東,與著名的大昭寺遙遙相對。海拔37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窟。查拉路甫石窟是支提式窟。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洞口高2,56米,洞寬4.45—5.45米,深5.5米,面積約27平方米。洞內有一中心柱,中心柱與洞壁之間是浹窄的轉經廊,似寺內的轉經堂,寬0.75—1.3米.窟內共有造像七十一尊,分布在中心柱四面和石窟的南、西、北壁上除兩尊泥外,其余都是石像.這座石窟雖然很小,造像也只有七十一尊,但是造像內容、風格有別于我國其他石窟寺藝術,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民族風格。窟內造像的題材包括兩類。第一類是釋迦、三世佛、弟子、菩薩、金剛力士等,在我國其他石窟中……[詳細]
16、邦達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邦達倉
  昌是藏語是家族的意思。邦達昌,指的是邦達.陽佩、邦達.熱嘎、邦達.多吉三兄弟在西藏區內外、國內外商業活動的總稱。從民國初年到50年代末,邦達昌是云、貴、川、藏著名的商號,在印度、緬甸、尼泊爾、不丹等國家也很有名。……[詳細]
達扎路恭紀功碑
  紀功碑位于拉薩市布達拉宮前公路南側-一個黃色圍墻的小院內,是-赤松德贊-在位時所立。石碑立于高1.92米,面積22.25平方米的正方形基上。臺基正中為-三級階梯形。碑座高1.32米,碑身的三面均刻有藏文楷書,北側有字68列,東側16列,南側74列。碑身完好,碑文大部分尚可辨認。碑文中-贊揚了他的-才能與功勞,為此赤松德贊-不僅賞賜奴隸,土地,牧場,及其后代的種種特權。該碑座-對于研究吐蕃奴隸制的政治制度-以及吐蕃與唐朝的-關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公元8世紀,吐蕃與唐朝-經常發生戰爭,赤松德贊的大將達扎路恭,在廣德元年-率兵進攻長安。看了此碑,再看大昭寺前的-會盟碑,便于更清楚的了解,唐朝和吐蕃-對到來的和平-都如此珍惜。赤松德贊,又譯成墀松德贊,《新唐書》為挲悉籠臘贊。按照藏族的傳統說法,……[詳細]
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辦公處舊址
  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辦公處舊址是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郊中共西藏自治區委黨校院內的一座樓房。該建筑于1964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撥專款修建,1965年建成后,該建筑作為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張經武的辦公及住宿用房。2011年該建筑獲得修繕。現為西藏自治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辦公處舊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曲貢文化遺址
  曲貢文化遺址分布在曲貢村和軍區總醫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薩河谷地。這個古老的村莊東西約150米,南北約30米,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是迄今在西藏發現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積較大、文化層堆積較厚、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多種文化并存的遺址之一。被譽為拉薩的“半坡”。曲貢,在藏語里是“水塘”之意,“曲”就是水,“貢”則是堰塘。曲貢村因早先有個大水塘而得名,現在水塘早已消失,但村名依舊。曲貢文化遺址就位于曲貢村一處河谷的邊緣地帶,海拔3690米,比拉薩高出20多米,比昌都的卡若遺址高出500多米。曲貢文化遺址年代下限為公元前1500年上下,上限為不晚于公元前1750年,年代跨度在距今3500至3750年之間。當然這個上限還不是實際上的最早年代,估計還可以上推到距今4000年……[詳細]
大昭寺廣場
  大昭寺廣場位于大昭寺前,廣場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店鋪,還有一些兜售特色商品的小攤,美食店也不少,不時飄來濃郁的甜茶香味,白天的廣場看起來非常熱鬧。廣場上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更多的是藏民,他們手拿轉經筒,圍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大昭寺廣場是個感受當地藏民轉經的最佳地點,每天都有很多信徒在大昭寺門前磕長頭叩拜。這里的高原紫外線特別強烈,如果暴露在陽光下,也要記得做好防曬措施。廣場上常年聚集著許多磕長頭朝拜的藏民,不失為拍人文片的好地方。同時,這里也是拍攝大昭寺的好角度。 特別提示大昭寺廣場不失為一個拍人文大片的好地方,但需要注意拍攝時不要近距離對他們拍攝,更不要為了出大片而擋住朝圣者前進的路。最好可以事先詢問對方一下,在征得同意后方可拍攝。在任何地方,我們都要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地址:拉薩市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精品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网友久久更新新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