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三瑞堂系章氏第八支建于清乾隆年間,位于集鎮荻港西南,座北朝南,北臨市河,屋宇達64間,總占地3200多平方米。章氏在荻港是書香門第,名門望族。章鴻釗(1877年3月11日-1951年9月6日),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學創始人,湖州荻港三瑞堂人。字演群,號演存、愛存,筆名半票。幼年就讀于積川書塾,21歲東渡日本,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地質系,并獲理學學士學位。1911年9月,京師學部舉行留學生考試,他赴京參考,最優等成績而得“格致科進士”。章鴻釗是國人在北京京師大學堂(現北京大學)講授地質學的第一人。1912年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京)實業部礦務司地質科科長,后任北洋政府農林部技正。1913年我…… [詳細] |
 | 穎園是南潯俗稱“八牛”之一清朝陳熊的住宅花園,位于皇御河畔,占地11.07畝,它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經十三年,于光緒六年(1875)落成。現基本保存完好,系南潯鎮文物保護單位。穎園內古術參天,有百年以上的廣玉蘭、香棒及紫藤等綠蔭。樓、閣沿池而筑,太湖石假山堆壘錯落有致,曲徑通幽,可拾級登臨。“賞月樓”在池面一測,樓邊有排紫紅術的玻璃長窗,畫梁雕柱,古色古香。池的北邊筑有一幢烏瓦粉墻“養心鉗”,過去是陳熊吟詩作畫,奕模提琴之所。“玉香閣”也建于池西,磚瓦木結構的建筑,線條洗練,別具匠心。若登臨樓上可飽覽園中景色。穎園還以各種雕刻見長。在磚雕、石雕、木雕等,幾乎是一座小型雕刻藝術館。如“…… [詳細] |
 | 趙孟頫故居舊址紀念館是以趙孟頫故居為基礎建筑改建而成,坐落于湖城所前街月河橋西側孫衙河頭(甘棠橋南)。1994年被湖州市政府以“趙孟頫故居”之名列為市級文保單位,2003年更名為“趙孟頫故居舊址”。紀念館于2009年上半年開始保護性改建,至2011年上半年完成,2012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展館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目前湖州最大的一座宅、院結合的仿宋古建筑群。展覽以“鷗波無盡”為展標,結合畫作、石刻作品與紀錄片等形式,生動展示了趙孟頫的生平及其尋求自由的人生理念和藝術追求。展館分2個展廳5個單元進行展示:“宋室貴胄水精宮中人”、“應召元庭鵲華秋色里”、“儒學提舉領袖…… [詳細] |
 | 謝安,東晉杰出的政治家、名宰相,著名文人,他出生于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謝氏名門,后來氏族大遷移時,遷到浙江始寧(今上虞)。謝安在朝為官20多年,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遏制了大司馬桓溫篡奪晉室的圖謀。他及時招募氏族子弟,培養“北府兵”,在軍事上作了討逆的準備,二是以“北府兵”為主力,打敗了前秦符堅90萬大軍的南侵,取得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的勝利。“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就是描寫“淝水之戰”中前秦軍隊戰敗時的情景。“淝水之戰”勝利后,謝安堅持北伐中原,統一北方。但是,他的苦心不為東晉皇室司馬氏所理解,相反害怕謝安“功高蓋主”,將謝安出鎮廣陵(今揚州),謝安壯志未酬,抑郁而死。死于太元十…… [詳細] |
 | 劉氏求恕里位于南潯古鎮南西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時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求恕里是嘉業堂藏書樓主人劉承干于1930年所建別墅。劉承干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進,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沒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他在上海儲書之所名“求恕齋”,南潯別墅稱“求恕里”。1920年劉承干建嘉業堂藏書樓,同時為了適應藏書樓管理的需要,因此擴建求恕里,作為他和家屬回潯小住和藏書樓管理處的地方。求恕里屬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個結構以門房、甬道、西洋門樓、卷門、庭院和獨立的樓廳相結合。求恕里現今陳列著劉旭滄作品攝影展。劉旭滄原名劉承東,中國近代著名攝影藝術家,曾擔任上海攝影協會主席,他…… [詳細] |
 | 俗名東橋,位于吳江市松陵鎮八坼社區,跨北港,連接中心街與航東街。清末始建,60年代整修橋臺。1994年7月29日列為吳江市文物控制單位。梁式單孔石橋,南北走向。全長18.8米,中寬2.85米,堍寬3.6米,孔高3.45米,跨徑6.3米。南、北臺階分別為15級、17級。橋主要構件為青石、花崗石。橋臺為花崗石夾雜青石砌筑,橋面為四條巨型花崗石條石,花崗石橋欄俱全,橋欄上雕有花卉、絞藤和定勝等圖案。橋欄柱頭原雕有形態各異的石獅四只,“文革-”中被作為“四舊”砸毀。近年為便利自行車推行過橋,在橋面上用混凝土砌筑兩條坡道。橋南堍有幾幢古宅,其中一幢是科學家楊承宗的故宅,另一幢是八坼殷富人家沈氏的故宅,首…… [詳細] |
 | 廣惠橋位于鎮絲業會館附近,橫跨南市河,相傳元末張士誠起義后到此占廣惠宮為行宮,橋在廣惠宮前,故得名,因張士誠為無末農民起義領袖,此橋又稱張王廟橋。1989年3月,被列為湖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此橋為單孔石拱。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慶五年(1800)重修。同治五年(1866)重建。橋長18米,寬3.3,拱矢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級,拱卷石采用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法。廣惠橋前有一對精妙的石獅子,原為絲業會館之物。獅子分雌雄兩座,雄獅子懷中有一幼獅,稚態可掬,栩栩如生;雄獅子中有一縷空繡球。這對石獅子宛如浮雕富有立體感,特別是獅口中皆有一石珠可轉動,但不能取出。據南潯絲業界老人說,青團老石工集祖孫三代化…… [詳細] |
 | 多寶塔位于道場山。又名文筆塔、文風塔,俗稱道場塔。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道光十九年(1839)兩次重修。1987年政府撥款維修,1988年6月竣工。維修后的多寶塔,共計七層,通高33米,底層外壁寬1.98米。塔身為磚木結構,外八面內方形,塔體玲瓏秀巧,結實莊重,每層均挑出塔檐,飛檐翹角,檐角下懸風鐸,塔頂置鐵鑄塔剎;由覆體、寶珠、仰蓮相輪、寶蓋、圓光、仰月、寶葫蘆等構件組成。貼士:沿104國道和杭寧高速到湖州的游客可首先到多寶塔。登臨山頂塔邊,近看,峰巒起伏,云煙繚繞,幽谷浮翠,松青水秀。遠有,小橋流水,碧波蕩漾,湖城人家,盡收眼底。天氣…… [詳細] |
 | 浮玉塔在湖州城南碧浪湖中浮玉山,—名芙蓉塔,又名萬魁塔。明嘉靖(1522—1566)中推官張應雷筑,清順治(1644—1661)中重修。浮玉塔面對峴山、道場山,傍依桃園,東苕溪流經其側。塔為7級磚塔,每層塔壁刻有魁星,并有行書“文運遐昌”,民居口口八字。1961年7月,吳興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71年3月,因圍湖造田被毀,現存塔基。…… [詳細] |
 | 【畎橋】清乾隆六十年(1795)建,同治九年(1870)重建。為八墩七洞立柱式石板平橋,長34米,中孔凈跨5.2米,寬2.1米。橋墩橋梁兩端雕鑿有水獸頭面,欄板之間用蓮花柱連接,欄板內雕以圖案,橋墩并列砌置。此類橋梁在縣內僅此一座。1986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繕。(《長興縣志》卷二十三文化)…… [詳細] |
 | 【韓彥直墓】位于長興縣泗安鎮云峰村邱家自然村,建于南宋。韓彥直為抗金名將韓世忠長子,曾任溫州太守。墓在二界嶺邱家村的白楊(ka)。有墓道、神道碑,有石馬石羊、石仲翁。據《咸安韓氏宗譜》韓氏后裔遷居長興白峴鄉水曲(ka)。(《長興縣志》卷二十三文化)…… [詳細] |
 | 韻海樓位于飛英公園內,據史料記載,“韻海樓,唐大歷七年刺史顏真卿建”。距今已有1230年歷史。原址位于州治后圃(民國初為吳興公園,解放后改建為人民公園),即楚霸王項羽的子城北隅,1992年移址到飛英公園。…… [詳細] |
 | 王安申舊宅(原名館驛河頭王宅,2011年更現名)位于吳興區愛山街道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館驛河頭54號,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3年1月,王安申舊宅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小西街許宅(寶樹堂、寶恒堂、寶魏堂)位于吳興區朝陽街道小西街歷史文化街區小西街142號,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3年1月,小西街許宅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南潯商會舊址位于南潯古鎮南西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時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98年3月,南潯商會舊址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陸樹藩故居位于吳興區朝陽街道湖州東風小學內,時代為清末至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11月,陸樹藩故居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顧氏父子陵園位于吳興區道場鄉道場浜行政村東浜自然村護塔嶺南坡,時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2011年3月,顧氏父子陵園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大擺渡口周宅位于吳興區月河街道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紅門館前大擺渡口4號,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3年1月,大擺渡口周宅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毛蓬山窯址群位于吳興區康山街道道場村庚村東面毛蓬山西北坡,時代為東漢—三國,類別為古窯址。1998年3月,毛蓬山窯址群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廟頭角遺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千金鎮東驛達村,時代為新石器至商周秦漢,類別為古遺址。2011年2月,廟頭角遺址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