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寧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馬哈只墓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晉寧縣昆陽鎮月山鄭和公園內,居坡面西,背依滇池。據《故馬公墓志銘》載,墓主馬哈只,云南昆陽人,生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卒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享年三十九歲。馬哈只生前曾朝拜伊斯蘭教圣地麥加,娶溫氏為妻并生有二男四女,其中次子即為鄭和。永樂九年(1411年),鄭和在第四次出使西洋前不久回鄉祭掃。這段經過,刻記在《故馬公墓志銘》碑陰右上角“馬氏第二子太監鄭和,奉命于永樂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0墳塋祭掃追薦,至十二月吉日回還。記耳。”但字跡漫漶,大都不可辨認。鄭和的祖父和父親均名“哈只”。按伊斯蘭教的習俗,“哈只”是人們對朝覲過伊斯蘭教圣地麥加的人的尊稱。中…… [詳細]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晉寧縣上蒜鄉石寨村,5公里處滇池之濱,面積約5000平方米。1955年至1996年先后五次考古發掘,清理戰國至西漢滇國王族墓50座,出土器物5000余件。以青銅器為主,有生活用具、生產用具、兵器、各式貯貝器、銅鼓等,題材廣泛,獵涉當時的社會風貌。 距今2000多年前的公元前5世紀中葉至公元1世紀初,滇池沿岸曾經有過一個被稱為滇的古代王國。長期以來,由于缺少文獻記載,滇國的情況十分模糊。1956年,考古學家在滇池東岸晉寧一個叫石寨山的小山崗上,揭開了云南考古史上最大的發現:一個消失千年的王國一一古滇國墓葬群重見天日,由此證實了人們對古滇王國的猜測。 1…… [詳細] |
 | 河泊所遺址分布于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石寨、河泊所、金砂等村部分區域,東鄰金砂山、西面滇池水、南望小平山、北接石寨山,是滇池地區最早的人類-遺跡,也是石寨山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泊所遺址于1958年發現,2008-2010年中美聯合考古調查再次認定,2014年開始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蔣志龍教授帶隊對該遺址進行調查發掘。現已探明河泊所遺址分布總面積約400多萬平方米,核心范圍約100萬平方米,其主要年代為戰國至漢代。河泊所遺址是集各類功能于一體的遺址群,遺址中發現有專門的居住區、祭祀區、瑪瑙等工藝品加工區、金屬鑄造區等不同功能區。經過考古試掘和發掘,清理各類房屋基址40余座、漢代水井13眼,“甕棺…… [詳細]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