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昌都市 > 芒康縣旅游

芒康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鹽井旅游景區
  這是溝通西藏和中原的古代主道之一——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鹽井位于芒康縣與云南德欽縣接壤的地方,包括上、下鹽井、曲孜卡、木許四個鄉,海拔較低,約2500米。瀾滄江畔井里的鹵鹽水,為鹽井的鹽田提供了大量的鹽巴,使這里出現了家家戶戶屋頂鋪了一層白雪似的曬鹽奇觀。除了鹽外,更罕有的要數在上鹽井的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陜西西路……[詳細]
推薦2
芒康縣鹽井古鹽田
  古鹽田歷史悠久,距今約有1300多年歷史。在瀾滄江東西兩岸的沙灘和懸崖陡坡上層層搭建有3200多塊鹽田,年產鹽達數百萬斤。這里可以觀賞到手工制鹽的全過程,還可以看到獨特而原始的生產工具、勤勞樸實的鹽民和淳樸的民俗風情。中國茶馬古道西藏鹽井歷史文化展覽館是中國第一家關于茶馬古道歷史的展覽館;曲孜卡溫泉群共有108眼溫泉,號稱“百泉映月”,水溫25度-80度不等,含二十多種礦物質,屬溫泉中的極品,是一個天然的療養院。鹽井古鹽田位于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距縣城107公里,214國道瀾滄江東西兩岸,海拔2300米左右。“鹽井”是由于產鹽而得名,鹽井藏名為“擦卡洛”,“擦”即意為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時期鹽井就有曬鹽的歷史,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這里有純樸的民俗,當您看到房內的鐘乳晶鹽,一定會把您引入水晶宮的世界,展示在您面前的是一道自然、美麗的大奇觀。制鹽是鹽井人民的生存之本,是鹽井人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之一。目前有鹽田3454塊,從事制鹽勞動的純鹽民有64人,農牧勞動和制鹽兼營……[詳細]
推薦3
鹽井天主教
  鹽井天主教堂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位于芒康縣納西鄉上鹽井村,國道214線旁,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天主教1865年傳到鹽井,至今已有近一個半世紀了,自1865年至1949年歷經17位外藉本堂神父。首次打開這種局面來到鹽井傳教的有兩位神父(鄧德亮神父和比神父)。兩位傳教士經過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從之南貢山的朋卡來到現在鹽井的根拉村,并在根拉村住了一段時間,當時群眾中已有信教的人,1865年從貢格-手中買下了上鹽井的這塊地皮,并蓋起了教堂,有十五間的住宿。據說那時候鹽井并沒有多少戶人家,很多地方是未開墾之地,至此這兩位神父在上鹽井有了自己的棲身之處,這也成了二位神父傳教生涯中的里程碑和轉折點。后來又蓋起了非常壯觀的西式教堂(當時用英文傳教),從此教徒們慢慢聚集在上鹽井落戶,教堂也隨之逐步擴大,但在文革期間教堂原貌被毀。傳教士們不僅在災難之中度過難關恢復了教堂,而且還解決了群眾住房等問題,讓群眾安居樂業,使他們逐步了解了天主教的文化內涵。經過歲月的蹉跎,鹽井不僅在傳……[詳細]
推薦4
覺巴山
  覺巴山(又稱腳巴山)——位于四川西部的巴塘和西藏東部的左貢,地處橫斷山脈的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包圍在安久拉山、伯舒拉嶺、拉烏山等群山中。覺巴山并不高,埡口的標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瀾滄江千百年來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涼與堅硬,給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覺。這里是橫斷山區的著名險段之一,30公里盤山路,近2000米的相對高差使覺巴山成了川藏線上最難爬、最費時的一座山,公路在絕壁上延伸,既沒有護欄也沒有路標,不少地方都是緊靠山體硬生生地開鑿出來的,上依絕壁,下臨深淵。川藏線雖然號稱天險,但最危險的地方其實只有幾處,比如排龍天險、通麥天險和怒江天險。與這幾處名聲在外的天險相比,覺巴山的知名度確實不高,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知道這個沒有名氣的天險與其他幾個名聲顯赫的天險一樣,同樣讓人望而生畏。地址:昌都地區芒康縣境內類型:山雪山冰川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推薦5
尼果自然保護區
  尼果自然保護區位于芒康縣宗沙鄉境內,距縣城70多公里,尼果顧名思義是“神山之冠”的意思,原名叫“康·達藏”冠頂。相傳西藏有三個“達藏”。其中兩個達藏是堆·安日達藏、巴·魏宗達藏。一九九零年縣人大批準尼果為自然保護區,此地山青水秀、云霧燎繞、環境優美、有茂密的森林生存著豐富的珍稀野生動物,有熊、獐、鹿、盤羊、貝母雞等是西藏保護野生動物最完整的地方。尼果自然保護區山清水秀,云霧繚繞,環境優美,有茂密的森林,廣闊的草原,每當盛夏季節,野花開滿山崗。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里處處奇山異洞,奇石嶙峋,尤其是前山峭壁上自然形成8米高的紅色蓮花生大師像,后山3米高的蓮花生大師化身像和數不清的印跡,自然形成的-,組成了無窮盡的幻異奇景。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回歸自然,陶醉于人間仙境的無窮樂趣。……[詳細]
推薦6
竹卡大橋
  竹卡大橋是318線上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是是川藏的界河,但真是一座很小很普通很簡樸的橋。橋邊一碑,上 書毛主席字: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據說這里有段故事,當年有一個排的戰士守衛在這座大橋上,后來在六十年代被幾百名叛匪包圍在橋頭的碉堡中,切斷水源和糧食供應并要求守橋部隊投降。戰士們一面堅守陣地一面派人利用黑夜沖出包圍向部隊報信請求救援。由于守橋部隊不知道被派出去的戰士巳被叛匪打死無法報信求救,仍在瀾滄江大橋橋頭碉堡中堅守不投降等待救援。當十幾天后,大部隊得到消息趕到大橋時,叛匪已經逃跑了,而守橋部隊一個排的解放軍戰士已經全部犧牲,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后來,人們在橋頭立了這個無名紀念碑,以挽懷那些守衛大橋而犧牲的英勇戰士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詳細]
7、莽措
推薦7
莽措
  莽措位于芒康中部莽嶺鄉境內,距縣城90公里,國道214線往北60公里處,海拔4313米,湖水面積20多平方公里。莽措是金沙江二級支流措龍門曲源頭的一個高原湖泊,是橫斷山脈中最大的高原湖泊。湖泊長7.2公里,平均寬2.5公里,湖水最深約21米,中有堆確、堆窮兩座石頭小島。湖盆四周山地由紫紅色砂巖組成,湖盆內部地勢較緩,湖的北面出口處有沼澤草甸分布,是良好的牧場。湖區屬山地針葉林濕潤、半濕潤氣候,湖中有高原裂腹魚棲息和水草生長。湖泊地勢高寒,每年11月底開始結冰,1月起全部封凍,4月底化完。在冬季,莽措四周雪山一片銀色,極為壯觀。5~10月,氣候溫暖濕潤,綠草如茵,湖水澄清,景色迷人。莽措1985年被芒康縣定為自然保護區。……[詳細]
推薦8
郎巴郎增寺
  郎巴郎增寺郎巴郎增寺位于芒康縣幫達鄉然堆村,通往去莽措湖的公路旁,距縣城70公里,修建于公元710年的吐蕃時代(唐朝時期),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該寺主佛是大日如來佛,側前面是老子和莊子的像,是文成公主入藏時,由唐朝工匠雕刻而成的。塑像雕工精細,造型精美,技藝精湛,人物表情豐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兼顧藏漢兩家之長,是藏漢關系的歷史見證。每年-12月14日和1月14日是郎巴郎增的“蘇覺”、“莽覺”朝圣節,朝拜轉經的人們絡繹不絕,有來自巴塘的、云南的和西藏本地的,三省的朝拜者聚于此地,共同祈禱幸福吉祥的盛會。……[詳細]
推薦9
維色寺
  維色寺維色寺位于芒康縣城駐地嘎托鎮城北200m,是藏區十八呼圖克圖之一,昌都地區三大呼圖克圖之一,-轉世現已有十五世。維色寺是芒康縣城附近百姓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寺每年都舉行跳神、酥油燈會等宗教活動,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宗教文化價值,是全縣黃教寺廟中較大的一座,是歷史上的母寺,下轄二十座子寺,分別在我縣境內和左貢縣境內。維色寺占地總面積為11817平方米,其中經營面積為1579.3平方米,僧宿和食堂面積為2825.8平方米,該寺現有僧眾64人,占該村總人口的3.2%。民改前該寺僧眾有195人,歷史上記載-轉世已有十五世。地址: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詳細]
推薦10
莽措湖自然風景區
  莽措湖自然風景區位于芒康中部莽嶺鄉境內,國道214線往北66公里處,距芒康縣城90公里。湖面海拔4313米,水域面積20多平方公里。堆確島、堆房島是莽措湖上兩個有個性特色的島嶼。湖周綠草茵茵,遠處雪峰重疊,宛如畫境。湖中的草魚悠然自得,成群翔游。黑鸛、白鸛、水鴨、黃鴨等飛鳥翩翩起舞、翻飛嬉鬧,與此同時,在高山草甸中,在花香鳥語中,匯合著牧民豪氣爽朗的歌聲,引人于人間仙境的樂章之中,使人心曠神怡。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芒康縣莽嶺鄉……[詳細]


全部芒康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韩国免费A∨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五月天婷婷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