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巴中市旅游

巴中市博物館景點介紹

  四川通江銀耳聞名遐邇,為了把銀耳文化、銀耳發展歷史,以及銀耳產業相關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融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巴中市在通江縣高明新區建通江銀耳博物館。由“主館”、“天地之靈”、“霧露之間”、“青杠林里”、“銀耳人家”、“形象廣場”六個部分組成。2014年10月17日銀耳博物館正式開放。占地4005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其3700余平方米的展廳,由“天賜”、“地孕”、“人文”、“和合”、“神效”、“樂享”、“品鑒”七大展區及3D數字影院組成。通江銀耳博物館展展區具體介紹: 第一展區: 神奇自然 天賜自然生態的森林空間,穿行其間,耳畔鳥鳴、風聲環繞,水聲潺潺。通江銀耳在神……[詳細]
  晏陽初博物館是為紀念出生于四川巴中的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博士而投資修建的博物館,坐落在巴城以東2.5公里的塔子山頂。始建于2003年,其前身為“晏陽初史跡展覽館”、“晏陽初文化公園”,為公益一類的文化事業單位(副科級),直屬于巴州區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現有編制人數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人。目前,在崗人員14人,其中財拔人員2人,單位自聘人員12人。為紀念這位從巴中走向世界的歷史偉人,宣傳他的偉績和愛國主義精神,以激勵當代,啟迪后人,巴中縣政府于1988年開始籌備晏陽初博士史跡展覽館。1990年6月,設立在縣圖書館大院內的晏陽初博士史跡展覽館揭館。因圖書館內的舊樓改建,晏陽初博士史跡展覽館……[詳細]
  該館由鄧小平親筆題書館名,是我國第一個以根據地命名的專門性博物館。它的前身為巴中人民文化博物館,始建于1951年。1961年更名為川陜革命根據地巴中紀念館。1979年3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定為“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新館落成于1984年口館址在巴中市巴州區城南南龕山的半坡上,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827平方米。陳列大樓由三個展廳、珍品陳列室、影視放映廳等組成。陳列大樓兩側是紅軍石刻陳列廊,東側為觀光廊亭。整個建筑雄偉壯觀,綠樹紅墻渾然一體。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資料兩萬余件,基本陳列了川陜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斗爭、發展史,分15個單元。對紅四方面軍西征……[詳細]
  南江縣博物館成立于1982年,承擔全縣文物的征集保管、研究陳展和社教外宣職責。現有館藏文物34226件,珍貴文物540件,其中一級27件,二級46件,三級467件。2010年,南江縣博物館搬遷至朝陽新區仿古街58號,新館布展了《尋蹤米倉道》、《巴山壯歌》和《歷史古文物》3個基本陳列,三層樓展廳共3123平方米,其中文物庫房占160平方米。自2012年新館開館以來,南江縣博物館每年免費對外開放300天以上,年接待參觀者超過15萬人次,充分發揮了公共文化服務載體職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先后獲得國家“文物系統汶川地震災后文物搶救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是南江縣愛國主……[詳細]
  鄭家洞山洞博物館。是鄉村教師陳喜朝創辦的。1933年2月,紅軍在新場鄉(今雙流鎮)建立“蘇維埃政權”不到一月,就面對川北軍閥部隊與地方土匪的圍剿周旋于懸崖上的鄭家洞達15個月,27名紅軍官兵用熱血將革命火種播在了大巴山區。為緬懷先烈,修繕了鄭家洞山洞博物館,從1989年到今,收集了槍彈、馬刀、長矛等紅軍遺物200多件,泥塑了35尊紅軍像和復制石刻300多條紅軍標語供世人參觀。新華社記者于1992年向全國發了通稿,數十家媒體爭相采訪報道,省內外慕名參觀者達五萬人次以上。原雙流籍湖北省軍區司令員、老紅軍何太陽稱這是“一部大巴山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1024 |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一本大道香久在线播放 | 欧美精品一级高清手机在线 | 亚洲天堂ab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