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景韶墓明代名人墓葬,位于崇陽縣天城鎮棟咀村,面積約1000平方米,現存墓碑、石門柱和封土等。劉景韶(1517-1578),明代進士,官至提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抗倭有功,通文學。該墓對于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第五批)……[詳細] |
![]() | 廟山遺址周代遺址,位于咸寧市咸安區雙溪橋鎮程羅堡村,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左右,內涵豐富,地面采集有石器、陶器(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這一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很高價值。(第五批)……[詳細] |
![]() | 何功偉烈士故居、就義舊址何功偉烈士故居位于咸寧市桂花鎮花園村,故居為清朝民居建筑形式。何功偉烈士(1915——1941),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后任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就義舊址含楊家老屋、集中營囚禁處、就義處,位于恩施市小渡船辦事處方家壩村,1941年何功偉在此被關押、殺害。李先念、王任重、錢瑛為其題詞。(第四批)……[詳細] |
![]() | 錢亦石故居錢亦石故居位于咸寧市咸安區馬橋鎮,是清朝時期的民居建筑,為一進兩重連五傳統式磚木結構樓房。錢亦石(1889—1938)是我黨早期著名的理論家和宣傳家。(第四批)……[詳細] |
![]() | 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位于通城縣麥市鎮天岳村。1939年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九十二師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修建,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墓碑上有國民黨高級將領蔣中正、薛岳等的親筆題字。(第四批)……[詳細] |
![]() | 重修咸寧堤記碑及石枧堰重修咸寧堤記碑位于嘉魚縣潘灣鎮蔡家店四邑公堤赤壁管理段,清代,碑文內容是記述重修四邑公堤的有關事宜,共844字。石枧堰位于崇陽縣白霓鎮堰下村白石港中段,系唐代始建、清代重修的水利工程,方條塊麻石拌石灰漿砌成,長185米、寬16米、高6米,保存有清雍正三年“重修石枧堰碑”。(第四批)……[詳細] |
![]() | 羊樓洞、新店明清石板街位于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街道、新店鎮街道,明、清代。羊樓洞明清石板街全長1000余米,青石板街面,保留有鋪面建筑80余處。磚木結構,為一進二重、三重、四重;新店明清石板街全長1500余米,青石板街面,街面兩邊現存古舊民宅200多處,為前店后宅,一進三重、五重。(第四批)……[詳細] |
![]() | 下舒橋、凈堡橋位于嘉魚縣官橋鎮大屋陳村、渡普鎮靜寶村,元代,均為單孔石拱橋、下舒橋橋長11米,寬3.4米,跨長4.5米;凈堡橋橋長60米,寬4米,跨長8米。(第四批)……[詳細] |
![]() | 寶石民居位于通山縣闖王鎮寶石村寶石河南、北二岸,明、清時期。現存民居40余棟。寶石河南岸以舒氏門樓為中心,形成街道,北岸以宗祠為中心形成群落。建筑布局遵循中軸對稱,硬山頂青瓦屋面,木、石構件雕繪上有歷史傳說、神話、戲劇故事及各式花鳥動物題材的圖案。(第四批)……[詳細] |
![]() | 祖爺殿位于通山縣九宮山云中湖的北岸,又名真牧堂、真君石殿,元代。現存石殿、平壺臺等。石殿三層,平面呈六角形,石質飛檐、斗拱、翼角,塔基為須彌座。(第四批)……[詳細] |
![]() | 堯家林遺址位于通城縣麥市鎮陳塅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1982年試掘出土石器、陶器等300余件。(第四批)……[詳細] |
![]() | 太平洞位于赤壁市黃龍鄉楓潭村,清咸豐四年(1854)。1854年,太平軍一部在蒲圻境內活動,數十名太平軍戰士遭清軍圍攻,死難于此洞中。洞長59·2米,高4·1米。現存遺物有人骨架數十具,陶器、瓷器、銅錢等,洞內石壁上刻詩一首。洞外山頂存有石頭工事遺跡2處。(第三批)……[詳細] |
![]() | 青山崖洞堰位于崇陽縣青山鎮青山村青山巖洞內。建于咸豐六年(1865)依托天然巖洞建成,圓形洞口,寬2-15米,洞內約250米處有一深潭,潭內以磚石砌筑攔水壩,再用陶涵管將潭水引至洞外。共拼接陶涵管200余件,全長400余米。因架設涵管壘砌磚石墩座20多個,洞穿鐘乳石十余處,巖壁上插裝石挑梁160多根。近洞口處立光緒二年……[詳細] |
![]() | 南虹橋位于通城縣黃袍鎮大虹村東北,建于清咸豐七年(1857)。東北至西南向跨陸水上游支流。五孔石拱橋,長64.5米,寬5.3米,五孔等跨,孔跨8.2米。拱券縱聯砌置,橋面兩側設石護欄。中間兩墩各嵌“南虹橋”、“渡口春”石匾一方。……[詳細] |
![]() | 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鄉小坳村。始建于南唐保大年間,清咸豐五年(1855)重修。花崗巖砌關墻,長約30米,寬4米,高5.2米。中部設關門,門額嵌石匾,陰刻楷書“天岳關”。(第三批)……[詳細] |
![]() | 圣廟位于通山縣通羊鎮四街。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1044),明嘉靖年間、清康熙、乾隆、嘉慶年間重修。現存為嘉慶十八年(1813)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2470平方米。中對稱布局,有大成門、大成殿、后殿及左右偏房。主體建筑均面闊27.2米,分別進深8米、11.2米、5.76米。(第三批)通山縣工農政府委員會舊址位于咸寧……[詳細] |
![]() | 楊家窩化石產地位于通山縣萬家鄉大地村金星山北麓,屬第四紀晚更新世。洞口高約3米,寬約2米,深約4米。洞內有一直徑約1米的圓形落水洞。1955年在洞內采集有羚羊頭骨化石。(第一批)……[詳細] |
![]() | 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范園AAA “黃袍山油茶產業園”全稱為中國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范園,位于雋水鎮通城大道333號(杭瑞高速通城入口處 - 通城長途車站左側),是一個集精深加工、高產栽培示范、科研教學培訓、鄂南茶油儲備及生態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園區,占地面積達500畝,計劃總投資5.95億元。湖北黃袍山國家油茶產業示范園由油茶主題園區與高標準種植園……[詳細] |
![]() | 赤壁圓通寺AA ![]() 圓通寺位于以磚茶和古板街稱名于世的赤壁羊樓洞內,與赤壁四十八泉之一的觀音泉和赤壁著名景點陸水湖相毗鄰,是鄂西南海內知名的一大古剎。羊樓洞既是一歷史名鎮,山青水秀又是一旅游勝地。將軍寺始建于唐代,本祀羊樓洞先仁唐敕忠烈將軍雷萬春。唐至得德年間的安史之亂,雷公奉肅宗李亨平叛令與蒲圻人平原將軍覃國良隨張巡、許、南齊云等鎮守睢……[詳細] |
![]() | 赤壁觀音寺AA ![]() 觀音寺是湖北赤壁的一處歷史名剎,位于望山大沙州。觀音寺原名觀音閣,據清同治《蒲圻縣志》載“大士閣,在西鄉大沙州,有丈六金身,明崇禎中,邑人副使鄧士亮任蜀敬造,合邑士紳建殿”。鄧士亮是明萬歷甲辰年進士,在蜀任職二十余年,將一生積蓄鑄造了一尊觀音菩薩銅像,退休時,將銅像豎于大沙州。數百年來,這里香火旺盛,成為蒲圻一大佛教道……[詳細] |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