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潭生態文化旅游區AAA 南潭生態文化旅游區南潭位于縣城南10公里,武神路旅游路旁2公里處,包括南潭、潮汪、興勝三個行政村。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自然風光獨特,民俗文化淳樸。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南潭人民發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戰天斗地,改造自然;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創造了輝煌的成績,發展模式被稱為“南……[詳細] |
![]() | 懸鼓觀公園鄖西懸鼓觀位于鄖西縣城西南二公里處,海拔高度440米,總面積5平方公里。其地有橫嶺,搞五百余米,近頂有紅色砂礫崖,高數丈,陡巖壁立,上有橫縫,含有一塊略似鼓而扁,重數噸,傾斜向下,欲墮不墮,所以取名懸鼓。清初時于其旁傍巖建廟,起名為懸鼓觀。觀內有六角亭,供“騷人墨客”飲酒賦詩。還有觀余亭,登臨其上對縣城周圍風……[詳細] |
![]() | 金鑾山鄖西縣夾河鎮地處鄂陜交界處,原名柳竹城,因處金錢河(又名夾河,全長126千米)與漢江之間,故明改稱夾河。清于此設關卡,稱夾河關,俗稱夾河鎮。千百年來以其扼秦楚兩地交通咽喉而著稱。距鄖西縣城76千米夾河鎮因所處地理位置形成了三山夾兩河自然奇觀,為游人所樂道。這從唐代大詩人杜甫留下《過天橋棧道》詩可知,詩云“天橋棧道……[詳細] |
![]() | 龍宮景區“龍宮景區”全長2.5公里,主要景致是地下龍宮和龍洞奇觀。在茫茫森林覆蓋的大山裙折里,峭壁如削,高萬仞,對峙而立,最寬處不足十幾米,一線藍天縫攏崖壁,峽谷就越發顯得曲徑通幽了。峽底有潺潺的流水。清秀迷人,綠如水彩。河底的卵石,奇形怪狀,如同倒了一谷的珍珠,空蒙的峽谷應著泉水的叮當聲,似琴似箏,隱隱約約仿佛古繡樓……[詳細] |
![]() | 龍女景區龍女景區全長2.5公里,景區小巧玲瓏,有三個四、五十米高的瀑布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峽谷山巒起伏的懸崖峭壁,蒼茫蔥郁的原始森林,變幻莫測的云霧,凌空而下的飛瀑,噴珠濺玉的深潭,青苔密布的異石奇樹,纏纏繞繞的古藤刺架,曲徑通幽的巖雕洞府,太陽猛的刺穿云霧,宛如天神用妙筆涂抹著整個山谷,使峽谷顯得和諧而寧靜,醋似一……[詳細] |
![]() | 龍峽景區龍峽景區全長3.5公里,景致以奇峽險峰為主。進入龍峽景區,前面云煙四合,巖巒疊起,蒼勁的松柏,橫空的霧浪,流動的鳥語,大峽谷突然掀起了蓋頭,露出被風雨浸蝕的滄桑面孔登臺亮相,展現我們面前的是寂寂峽谷,寥寥天空,蒼鷹在古巖上盤旋,貓頭鷹狩獵在古樹間,一切都定格成一片靜謐。流云從峽谷穿過把陽光梳理成一串串五彩的光環……[詳細] |
![]() | 觀溝溶洞群觀溝溶洞群位于鄖縣城關鎮桑樹埡管理區觀溝村境內。溶洞群內由四十八個大小不等的溶洞組成,其中主洞有三個。三個溶洞呈斜三角形排列,洞內景致別巧,各具特色。居中的一個溶洞稍淺,但內有一裸體的觀音像,惟妙惟肖,故當地人把三個溶洞合稱觀音洞。左邊溶洞內鐘乳石眾多,其中有名的景點有二龍戲珠、醉臥石牛和觀音梳妝臺。右邊溶洞……[詳細] |
![]() | “鄖縣人”頭骨化石遺址“鄖縣人”頭骨化石遺址位于鄖縣漢江河畔的的青曲彌陀寺村學堂梁子,1989年5月,發掘出兩顆完整的遠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專家確認為距今已100多萬前的遠古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說,“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它向世界宣稱:古老的漢江是漢民族文化的搖籃;古老的“鄖縣人”是中國人的祖先,……[詳細] |
![]() | 鄖陽博物館是國家三級博物館,是鄂西北地區建館最早、藏品最為豐富、最早具備館藏和陳列展覽條件的綜合性縣級博物館,是充分展示古代鄖陽人類歷史文化的窗口。鄖陽博物館位于鄖縣城關鎮鄖陽路文化東巷6號,建制于1961年4月,1967年從鄖陽老城遷鄖縣新城東嶺與鄖縣文化館一套班子兩塊牌子,1981年7月單列遷往現址,2000年4月……[詳細] |
![]() | 虎嘯灘風景區AAAA 虎嘯灘自然風景區雄居青龍山、烏龍寺、天井山群峰環峙之間,集山、水、洞、泉為一體,匯萬山文化為一瀑。具有秦山漢水嬌艷,虎嘯龍吟之氣勢。景區山、水、泉、壁、星羅棋布、茂林修竹,形態各異,含有驚、險、奇、麗、峻、逸之美,更體現出大自然與萬物之間相依、相連、同源、和諧的美。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宜。靜若虎穴龍淵,動成龍騰虎……[詳細] |
![]() | 梅鋪猿人遺址位于鄖縣梅鋪鎮杜家溝村寨梁子山北麓的龍骨洞內,洞穴的北面100米有滔河,距白梅公路約20米。屬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內容積約200立方米,堆積厚約3.4米,其中含化石堆積厚約0.5~2.5米。遺址發現于1970年。1975年中國科學院古嵴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發掘,采集1枚人牙化石,發掘出土3枚人牙化石;……[詳細] |
![]() | 鄖縣盆地古地質遺跡歷史悠久的鄖縣,被漢江一分為二,漢江以北為秦嶺余脈東段南麓,漢江以南與武當山同屬大巴山系,與武當山相距60公里。鄖縣盆地,地質構造上屬于秦嶺緯向構造體系,燕山運動在本區造成了有名的近東西向的兩鄖斷裂帶,或稱漢江斷裂帶,同時還形成了一些陷落盆地,在盆地中普遍沉積了第三系紅色巖系。從地貌上看,總的地勢是西……[詳細] |
![]() | 鄖縣老城天主堂鄖縣老城天主堂位于現今鄖陽漢江公路大橋以東,漢水以北,距鄖縣新城以南3公里的伏牛山上。作為一個建筑群落,它由337平米主堂、380平米副堂和17間平房共三個部分組成,建筑面積1095.3平米,總占地面積為3426平米。為鄖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教堂為典型的哥特式風格建筑。門墻上布滿了尖拱和直棱式的浮雕,門墻……[詳細] |
![]() | 韓家洲古戰場韓家洲古戰場位于漢江、渚河分水嶺處的韓家洲,扼漢江渚河兩水要害,是歷史著名的古戰場,相傳劉邦、項羽爭霸時曾在此征戰幾十回,河上至今還能挖掘到古時的箭簇、刀。韓家洲青一色韓姓,洲上人民尊崇韓信,不亞于曲阜尊孔。漢江兩岸至今流傳著“韓信埋母”的故事,韓母墳塋扼居洲首,引來八方游客到此瞻仰。遼瓦店出土的舊石器與梅……[詳細] |
![]() |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園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南化塘鎮,距縣城東北70公里。1986年修建。主體建筑有紀念碑1座:紀念亭2個,紀念碑高11米,寬2.2米,紀念亭面積為32平方米。1987年擴建陵園,改建紀念碑,擴建后的陵園占地6畝,改建后的紀念碑高15米,寬2.75米;新建碑文齋,長8米,寬6米,高5.7米,面積為48平方……[詳細] |
![]() | 鄖陽廣場鄖陽廣場位于縣城中心區,原二號水庫的位置。總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14710平方米,廣場活動區面積10330平方米,道路交通面積(含停車場)50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是同時期內十堰地區最大的縣級廣場,也是我縣第一個專供人們休閑、娛樂的活動廣場,有城市客廳之稱。1997年初,為解決二號水庫的臭……[詳細] |
![]() | 九龍瀑旅游區AAAA 【九龍瀑旅游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位于鄖陽區南華塘鎮和大柳鄉之間的兆河大峽谷,是湖北、陜西、河南三省結合部。景區景觀的打造以“中國龍文化”為主線,貫穿所有景點。是觀賞瀑布景觀、嬉水、深入了解中國龍文化的山水風景走廊;是華中地區最大的瀑布群,有楚天第一瀑美譽。為全國首創,華夏唯一的以龍文化展示為主線的大型原生態山水風……[詳細] |
![]() | 鷹臥溝鷹臥溝村位于茶店鎮,東接土天公路,西連209國道,.距縣城10余公里,距十堰市20多公里。鷹臥溝村目前已形成以小水果為主導產業的生態農業格局,農戶房前屋后果樹滿園,山頂松樹戴帽,山腰果樹纏繞,山下草莓蔬菜鋪地,四寄花果飄香,生態環境優美,被市政府批準為“十堰市生態示范村”。離開喧鬧的城市,到鷹臥溝去“賞農家風情、……[詳細] |
![]() |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源頭湖北省丹江口市土臺鄉庫區旁,有一巍巍雄峙的“龍巢山”。其上有一古塔,名曰:“龍山寶塔”,又名“文筆塔”。此塔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為外三層內四屋的六面磚木結構建筑,塔頂為六角攢尖頂,遠看極像一枝拔地而起、屹立山頂的筆桿。塔高11.5米,直徑6.5米。登上塔頂,遠眺武當山天柱峰……[詳細] |
![]() | 丹江口市涼水河鎮百喜島游客絡繹不絕,在此觀光游玩,流連忘返。百喜島迤儷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地質地貌成了廣大群眾春游的好去處。……[詳細] |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