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位于魯迅路與中興路口,東接沈園,西接魯迅故里,是市中心的一朵文化奇葩,也是國內外聚集越文化系列文物規模最大、品種最全、藏品最精的民營博物館。展示面積3800平方米,分為越窯青瓷、會稽銅鏡、古越兵器、金銀玉石四大系列。越窯青瓷匯集了從西周到南宋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品質精美,秘色貢瓷之真品均為聞名遐邇的國……[詳細] |
![]() | 紹興府山公園因過去紹興府設在其東而得名,是一個城市公園,也是游覽勝地。府山在不作王宮之時,常為府治之地。府山是紹興古城內的主要名山,因形狀若臥龍,又名臥龍山;越國大夫文種死后葬于龍山之上,故又稱文種山。府山之上,亭臺樓閣、古磚殘碑,琳瑯滿目。主要景點有越王殿與越王臺、清白泉、文種墓、唐宋名人摩崖題刻、飛翼樓、風雨亭、革……[詳細] |
![]() | 諸葛仙山景區AAA 諸葛仙山位于紹興市越城區富盛鎮,相傳是東晉著名的道學家、醫學家、博物學家葛洪和他的堂祖父葛玄-之地,至今山上還有葛仙丹井、求雨龍池等遺跡,諸葛仙山因此得名�!对浇^書》記載:“富中大塘者,越王勾踐治以為義田,為肥饒。”2500多年前,先人的一個舉措,為這片土地打上世代“富盛”的烙印。作為會稽山脈的重要一支,巍峨屹立的諸葛……[詳細] |
![]() | 紹興博物館AAA 紹興博物館全面展示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它既是古越文化光彩炫目的象征,更是昭示后人以史為鑒的寫實。更以江南園林為布局,秀木芳卉,環境幽雅,可供休閑。•小而精致的城市博物館,可以在這里快速了解吳越歷史。景點介紹紹興博物館位于紹興古城西側的越王城歷史文化保護區內,雖然規模不大,但內容還算豐富。若是想對紹興的歷史……[詳細] |
![]() | 中國黃酒博物館AAA 紹興是黃酒之都,紹興黃酒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紹興的禮樂典章、歷史大事、世俗風情,無處不洋溢著“酒”的芬芳。中國黃酒博物館集文化、歷史、旅游購物于一體,全面展示了黃酒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精髓,為中國目前最大的“黃酒之都”的象征。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光相橋下大路557號類型:博物館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8:……[詳細] |
![]() | 富盛窯址位于富盛鎮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嶺長竹園。遺址面積約4000平方米,發現南北并列兩條龍窯。1978年進行了試掘,發現一座戰國時期龍窯,窯頭巳遭破壞,殘長6米左右,窯床寬2.4米,文化層堆積為原始青瓷和印紋硬陶混合堆積,窯底有原始青瓷和印紋陶的殘片,證明此窯同時燒制原始瓷和印紋陶。原始瓷有碗、盤、碟等,胎質堅密,胎……[詳細] |
![]() |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區新河弄169號,為明代嘉靖(公元1522年至1566年)年間禮部尚書呂夲府第。呂府建筑群是浙江省內具有一定文物價值的兩出明代古住宅建筑群之一(另一處是在浙江省東陽縣的盧宅,盧宅是明、清時代完整的建筑群)。呂府東起萬安橋,西迄謝公橋,占地48畝。南向共有十三座廳堂,故又稱呂府十三廳。所有建筑依三條縱軸線……[詳細] |
![]() | 紹興方圓農業觀光園AAA 座落在省級風景名勝區吼山腳下的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越城區方圓觀光農業園,是涉漁為主題,園內設有池塘名優水產養殖與垂釣區150畝;外蕩養殖區140畝;休閑垂釣區30畝;度假休閑別墅1700M2;農家餐廳與會議中心1280M2;園林花卉區165畝;無公害蔬菜區10畝;無公害禽畜養昝區10畝等。該園區是以水產、禽畜、蔬菜……[詳細] |
![]() | 東漢時,會稽山陰(今紹興市)的西南,群山聳立,東北地勢低洼,,曹娥江掠過東境,浦陽江流貫西疆,兩江都和杭州灣相通,每當潮汐倒灌,山洪暴發時,東北帶遍地漫溢,一片茫茫澤國,頓時成為魚譬之地,百姓受盡災難。順帝永和五年(140年),馬臻出任會稽太守。他是當地人,很能了解民間疾苦。到任后便勘察地勢,設計方案,組織百姓平高丘,……[詳細] |
![]() | 今浙江紹興城區勝利西路,緊鄰大通學堂。清末徐樹蘭(1837年至1902年)創辦。古越藏書樓,是我國圖書館史上最早對公眾開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圖書館特征的藏書樓。古越藏書樓的創辦人是山陰人徐樹蘭。徐樹蘭是位賦閑的兵部郎中,在西方文化的啟迪和維新改良主義的影響下,參照東西方各國圖書館章程,以存古和開新為宗旨,捐獻私人藏書……[詳細] |
![]() | 位于紹興市區城市廣場東南隅(原西營大善寺內)。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監三年(504年),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寺、塔焚于火。明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寺、塔。今塔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層,磚木混合樓閣式。塔頂為圓形大藻井,其上用鑄鐵覆缽蓋頂,重約5000斤。緣梯登高,可鳥瞰紹興古城全景。清咸豐年間,塔剎、腰檐……[詳細] |
![]() | 在紹興市解放南路塔山(飛來峰)之顛。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平面為六邊形,7層,高37.91米。塔身用磚石砌成,內置緣梯,外檐、斗拱用木制,各層轉角處砌圓柱倚撐,每層均有門通向走廊,走廊外設木制欄桿。塔身由底層向上逐層縮小,造型莊重,色彩協調。據記載,塔在寶林寺內,始建于東晉末,久毀,宋乾德初復建,后又圯,明嘉靖間(1522……[詳細] |
![]() | 會稽山龍華寺位于浙江紹興境內的會稽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也是中國彌勒信仰的發祥地。在這里,晉代高僧支遁翻譯了大量的彌勒經典,撰寫了著名的《彌勒贊》;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尊彌勒造像,建造了中國最早的龍華寺—會稽山龍華寺,唐時獲朝廷賜匾為皇家寺院;這里,是古唐詩之路的源頭,四百七十多位唐代詩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膾炙人口的贊美會……[詳細] |
![]() | 在會稽城(今浙江紹興城)西南偏門郊外,與東跨湖橋相接,是通向諸暨楓橋的一條官道(過了古博嶺,也稱為干溪道),那一帶山清水秀、地靈人杰�!霸粕鷿M谷,月照長空,潭澗注瀉,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絕壁天懸。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山0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這是東晉王獻之的妙句,此說一出,山0從……[詳細] |
![]() | 書圣故里位于紹興蕺山以南大片古民居之中。東起中興路,南抵勝利路,西至解放路,北達環城北路,總規劃面積約0.8平方公里。是目前紹興市區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歷史資源。蔡元培故居、戒珠講寺、蕺山書院、題扇橋、探花臺門、太平天國壁畫等鑲嵌在街弄間;古式臺門、里弄小巷、石橋流水、充滿了濃郁的江南氣息……[詳細] |
![]() | 徐錫麟故居位于東浦鎮孫家婁,晚清建筑,坐北朝南。共三進,占地1133平方米,徐錫麟青少年時代在這里生活、讀書。位于紹興市東浦鎮孫家溇,清代建筑。由徐錫麟祖父桐軒公從一姓朱人家購置,后改造擴建而成,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建筑面積575平方米,總體布局三開間三進,由門屋、大廳、座樓和藏書樓、桐映書屋等組成,……[詳細] |
![]() | 秋瑾紀念碑,位于紹興市中心,為秋瑾烈士就義處。碑高7米,呈正方形,1930年落成。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書《秋先烈紀念碑記》,碑身鐫有張靜江書“秋瑾烈士紀念碑”字樣。軒亭口原有候軒亭,為唐觀察使李紳所建,后于亭前臨街建有大樓。今亭與樓俱廢�,F在紀念碑西面建有“軒亭口”牌坊,東面塑有秋瑾漢白玉塑像,其后照壁……[詳細] |
![]() | 禹廟在紹興市東南6公里、禹陵右側,中祀夏禹。史籍記載,夏啟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廟,但已難考。今廟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歷代屢建屢毀�,F存大殿建筑系1934年重建,其他部分大都清代重建。保留明代建筑規模和清代建筑風格。中軸線上有午門、祭廳、正殿3進,順山勢逐步升高,殿前鋪設石階。正殿5間,高24米,1953年重建,鋼筋混凝土結……[詳細] |
![]() | 宋六陵位于紹興市皋埠鎮攢宮山,距紹興市區18公里,有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寧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紹陵等南宋六帝陵寢,故稱宋六陵。此外,還有北宋徽宗陵、宋哲宗后陵、宋徽宗后陵、宋高宗后陵。占地2.25平方公里,為江南最大的皇陵區。每座陵寢均設上下宮,功能齊備,結構完善。以高宗永思陵為例,……[詳細] |
![]() | 紹興民俗博物館在魯迅路三味書屋對面,分為食俗廳和婚俗廳。食俗廳介紹黃酒、紹興菜的歷史和制作方法;有模仿過去小酒館的店家,可進去喝一杯,婚俗廳里有再現過去婚禮場面的模擬人像。……[詳細]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