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宜昌市 > 興山縣旅游

興山縣旅游景點

昭君故里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鄉。王昭君是西漢時秭歸縣人,古秭歸今被分為姊歸縣和興山縣。她的故鄉--寶坪村,在興山縣城向西北方向行駛約六七公里。寶坪村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長江的一條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經村前,溪水三西半繞著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寶坪”。昭君故里位于香溪上游興山縣城西5.5公里處的寶坪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王昭君,名嬙,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33)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詳細]
朝天吼漂流
   朝天吼俗稱望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的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視上傳天意,下達民情。文獻記載,觀音的坐騎即為“朝天吼”。朝天吼漂流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昭君故里--興山縣境內,宜昌至神農架的的中途,屬“一江兩山”黃金旅游通道的重要結點,距宜昌100公里,神農架90公里,距三峽大壩90公里,水路距香溪碼頭12公里,即將建設的滬蓉北高速公路出口位于高嵐集鎮,交通極為便利,是新開發的一條過境游、自駕游和目的的游精品線路。開發背景朝天吼于2007年3月正式啟動由武漢大學旅游研究院規劃設計,由興發集團、興山天星供電公司、水月寺鎮共同投資開發,首期投資約500萬元,隨著這一項目的深度開發……[詳細]
昭君村古漢文化游覽區
   昭君村古漢文化游覽區是國家首批3-景區,省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覽區雙溪夾流,絕代佳人王昭君出生地,一步一個故事,遍地灑滿傳說.景區價格:門票60元/人,60歲以上,70歲以下憑有效證件證半價,70歲以上有效證件免票參觀,兒童1.1米以上1.4米以下半價,1.1米以下免票參觀,現役軍人和殘疾人憑證件免費參觀……[詳細]
高嵐大峽谷
   高嵐位于興山縣境內,往南約30公里是長江三峽的西陵峽。風景區以高嵐河與夏陽河匯合處的兩河口為中心,面積20余平方公里。往北不遠便是傳說有野人出沒的神農架。目前,由于交通條件限制,前往游覽的人還不多。高嵐風景區的范圍,大體上是一條約15里長的山溝,兩邊是姿態萬千、奇拔秀麗的山峰。山溝里奔流著一條清澈的小溪。高嵐是一個山水畫廊,不過高嵐的水小,不能行舟;但是,高嵐的山峰卻富于變化,秀麗動人。這些山峰,有許多酷似動物的形狀,因此有些山峰以動物命名,如駱駝峰、孔雀嶺、鴛鴦石、猿猴嶺等等。還有形象逼真的棋盤峰、睡佛山等。提示:游覽高嵐風景區的同時,可組合游覽秭歸的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以及秭歸縣城外的長江……[詳細]
萬朝山自然保護區
   湖北三峽萬朝山自然保護區位于興山縣西部,屬長江三峽西陵峽北岸,香溪河中上游。地處我國地貌第二級臺階的秦嶺高原向江漢平原過渡帶上巫山─大巴山東延余脈─神農架的南坡。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5′16--110°39′58,北緯31°12′44--31°22′28;保護區南鄰三峽庫岸,北連神農架林區,西與鄂西自治州巴東縣接壤,東西長23.5公里,南北寬18.1公里。 保護區總面積20986公頃。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僅陸生脊椎動物就達306種,維管束植物達192科、822屬、2018種。保護區還生長有中亞熱帶罕見的面積大、保存完好的常綠闊葉林及其群落。 由于保護區物種豐富,生物多樣性突出,190……[詳細]
李來亨抗清遺址
   李來亨抗清遺址主要分布于興山縣黃糧鎮、南陽鎮、古夫鎮、峽口鎮一帶。李來亨部在此駐軍屯田與清軍對抗,留下的遺跡遺物主要有17個城寨(黑虎觀、棋盤埡、寨嶺、張家灣、觀尖山、燕子寨、楊家寨、界牌埡寨、胡家灣寨、長坪鳳凰寨、老寨子、楊家嶺寨、將軍寨、城墻包、百城遺址的一道城、二道城和新城)和7個洞寨(寨子洞、仙龍洞、青龍寨、干龍洞、滴水巖、深渡河洞、昆元山洞),以及百羊寨戰壕、落步河壕溝、七步半古道遺址、炸子嶺橋、百羊橋、百城張家灣橋、圣帝行宮遺址、圣帝行宮之碑、炮臺、瞭望臺、點燈臺、茅麓山井、茅麓山堰窩池、石碓窩等遺址。順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戰死后,李來亨跟隨李過、高一功等大順軍主將聯明抗清……[詳細]
宜昌興山神龍洞
   神龍洞風景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的昭君故里與神農架原始林區、距三峽大壩址110公里。景區內氣候、土壤、植被等都具有南北過渡的特征,被植物學家譽為“天然林木園”。特別是珙桐、紫莖、興山榆等珍稀樹種均有分布。境內的金絲猴、大鯢、林麝、西南熊、紅腹錦雞等為國家級一、二類保護野生動物。神龍洞坐南朝北,下寬上窄,呈現出獨特的“樓層式”風格。且每一層樓內,巖溶景觀、類型、規模各異。主要是石鐘乳、石柱、石碗、石花、帷幔式泉華。洞外奇巖夾徑,山石嶙峋,古木森森,奇花異葩,藤蔓遍布,別有情趣。循徑登高,古樹參天,老樹交柯,疏影遮日,具有山峻、水碧、花艷、蘊秀、洞奇之美。不管游客何時登臨,都令人玩之不盡,妙趣無……[詳細]
古夫甘氏老屋
   古夫甘氏老屋位于興山縣古夫鎮平水村三組板舍。該建筑當地稱為“星屋”,位于大嶺山腳下,周圍良田環繞,坐北朝南,該建筑面闊三間12.8米,進深三間,16.3米,占地面積220平方米,中為天井。磚木結構,屋面為小青瓦,兩側檐上有鴟吻,主體外墻為小青磚,內為板壁穿架梁。該建筑為自然條石、方石砌成的基礎,正面石基高1.6米,大門上有檐,兩側為格字窗,窗上也有白灰制作的檐,大門上檐下有兩方孔,孔中用磚制有“大吉”二字,窗門檐及老屋正檐及脊緣均繪有花草,且整個建筑用白灰粉刷。有七級打制條石壘砌的臺階進入大門,大門及兩邊門礅用石打制石礅,上有魚、馬、仙廟紋飾。大門正上有“舊學澤長”四字。穿過前廳進入天井,天井……[詳細]
香溪河
   香溪位于長江西陵峽口寬谷段,在宜昌市興山、秭歸境內。這里有一條從神農架潺潺南來的長江北岸的支流,就是舉世聞名的香溪河。秀麗的香溪河,相傳是漢明妃王昭君曾在溪中浣帕,使溪水變香,故而得名。從神農架流淌而來的這條溪水,首先投入昭君故里——寶坪村的懷抱。這段溪水碧綠如黛,兩岸花紅柳綠,桃杏滿坡,桔樹成林。特別是春天,香溪中游動著半透明、圓圈形的桃花魚,與岸上的綠樹和水下的五彩石相輝映,真是美妙極了。寶坪村背靠形若鯉魚的山巒,春季綠蔭覆地,秋季黃桔掛滿枝頭。在這里可觀賞昭君宅、望月樓、梳妝臺、楠木井、王子崖、明妃墩等遺跡,還可瞻仰昭君塑像,參觀昭君陳列館,游覽故里長廊及昭君亭等景觀。再順香溪河入長江匯……[詳細]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
   介紹: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昭君故里與神農架原始林區、巴東縣交匯處,距三峽大壩壩址80公里。是國家級探險旅游線宜昌——興山——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巴東神農溪旅游區的腹地。209國道、香溪河穿此公園而過,交通十分方便。園內氣候、土壤、植被等都具有南北過渡的特征,被植物學家譽為“天然林木園”。 特別是珙桐、紫莖、興山榆等珍稀樹種均有分布。境內的大鯢、金絲猴、林麝、紅腹錦雞是國家一二類保護野生動物。溶洞景觀是其主要特色,境內地下溶洞達十余處。 第一期開發的盤龍洞,洞口坐西朝東,下寬上窄呈現出獨特的“樓層式”風格,洞內冬暖夏涼,巖壁光潔如玻璃,洞內有清洌水潭數處,似泉若淵,泉水沿石乳滴落而形成的龍宮……[詳細]
興山抗戰碉堡群
   興山抗戰碉堡群由蔡家埡抗日碉堡及戰壕、石板坡抗戰碉堡及戰壕、黑松林抗戰碉堡及戰壕、工作包抗戰碉堡、泥耳埡抗戰碉堡等組成,保存較好。1940年6月宜昌淪陷后,國民黨軍隊為堵截日軍進軍川東而修筑了大量碉堡、戰壕等軍事設施,部分被毀,現存的設施主要分布在昭君鎮青華村、金樂村、陳家灣村香溪河兩岸地勢險要的山上,扼守著日軍由興山進入四川的通道。為1943年至1944年期間國民政府第二十六軍工兵營為防御日本軍進攻重慶陪都而修建的防御工事。這固若金湯的軍事設施雖然沒有經歷戰火的洗禮,隱沒于荊棘叢中大半個世紀,但可以讓人們記住那段民族危亡的歷史,見證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實物,有極高的保護和利用價值……[詳細]
百羊寨
   位于興山縣西部,方圓30平方公里。明未清初,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部將李來亨,從四川轉戰鄂西山區堅持抗清,李來亨率部堅守于此,清兵屢攻不克。入夜,清兵以數百只羊,角系燈籠,前來佯攻,清軍尾其后,襲擊李部主寨,被李來亨及其部將識破,讓過羊群,誘敵深入,斷其歸路,前后夾擊,大敗清兵于此。目前尚存的遺跡和遺址有炮臺、磨坊、兵器坊、碓窩子、戲場等。在永歷九年(公元1665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欽旨兵部尚書右侍郎毛登壽在碑坪為李來亨立“圣帝行宮之碑”,封李來亨為臨國公,此碑高3米,寬1.3米。還有作為盤查哨卡所鑿的“七步半”、士兵閑暇之時對弈的“棋盤亭”,目前保存完好。 ……[詳細]
板廟
   板廟位于榛子鄉板廟村南部20米處興保公路上,板廟村即因此而得名。該建筑坐南朝北,面積約14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硬山頂,有穿斗式構架。建筑有前、后殿,中有并列兩個小天井。該建筑始于明代,清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重修,民國七年即1918年整修。該建筑為小青磚小青瓦,后殿正中彩繪有一巨大麒麟,栩栩如生。廟內存有石碑15通,部分磚模上印有“同治十二年”、“云香寺”、“匠師田”等文字。該廟是興山現存最為完整、最大的廟宇,是“興保古道”上的重要建筑。保護范圍:板廟及周圍一定范圍,以老屋房基為基準,向東延伸30米,向南、西、北各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基準,向東延伸10米,向南、西、北各延伸5……[詳細]
興山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位于興山縣峽口鎮建陽坪村。清代建筑。四合院式布局,面闊三間13.5米,進深16.37米,由門廳、堂屋、廂房、天井組成。磚木結構,抬梁式構架,硬山青瓦頂,兩山設如意山墻。正立面采用灰塑牌樓裝飾貼面。祠內存有“王氏宗祖歷代昭穆位”碑和王氏第十一世王堯祚墓碑二通。該祠堂歷史沿革清楚,對于研究當地民俗文化發展演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第五批)……[詳細]
香溪
   香溪又稱昭君溪。由發源于神農架的九沖河與龍口河匯流而成。上起興山縣城西北皂角樹,流經昭君村前,至秭歸縣城西7.5公里香溪口匯入長江,全長37公里。相傳西漢元帝時和親匈奴的王昭君入宮前在此面水而居,常在溪邊烷洗,因洗滌了香羅帕,致使溪水芳香四溢,因名“香溪”。溪水湛藍碧透,溪底彩石斑斕;兩岸峰巒峻秀,宛如畫屏;沿河綠蔭夾岸,芳草萋萋。每當陽春三月,溪漲水暖之時,常見狀如團傘,輕若羅紹,色呈粉紅或蔚藍之桃花魚,張弛浮游于碧水之中,與夾岸桃花,爭艷比美。清人有詩云:“花開溪魚生,魚戲花影亂�;ㄏ虏遏~人,莫作桃花看�!泵枋龌ㄓ棒~蹤,交相輝映的景色,頗富詩情畫意。……[詳細]
昭君臺
   昭君臺在昭君故里對面妃臺山。相傳是昭君幼年拾柴勞作之處。人宮前她留戀家鄉,登山回眺,因以“妃臺”名山。昭君入宮后,鄉人“筑臺而望”,至今猶存臺基遺跡。據記載,漢時在此立有昭君祠,唐建有昭君院,宋立有昭君故里碑,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曾重修昭君院,清光緒十年(1884年)秋,在此重立昭君故里碑,如今碑文尚存。建國后,重修了昭君亭、昭君坊和昭君故里碑,建筑風格古樸雄健。登臺四望,山巒重疊,云蒸霞蔚,滿坡桃李柑橘,擁翠堆金,臺前溪水澄澈,宛如碧羅綬帶,飄曳于九曲峽谷之間,風物俊秀清麗�!�[詳細]
古夫民居
   古夫民居位于興山縣古夫新縣城,清代。系三峽工程地面文物搬遷保護、集中復建文物點,包括陳伯炎老屋、吳翰章老屋和望山門。陳伯炎老屋、吳翰章老屋均系磚木結構,木構架為穿斗式梁架;望山門系興山古城的西門,城門為石砌,城門洞為圓拱券結構。(第四批)……[詳細]
百城遺址
   百城遺址明代山寨遺址,位于興山縣黃糧鎮百城村,是明末李來亨抗清的重要遺跡,現存兩座寨城、數百級依山開鑿的石階、數十個軍事工事等。該遺址對于研究明末農民軍抗清歷史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昭君井
   昭君井又稱楠木井。在昭君故里附近。井水清澈碧綠,四季不竭,冬暖夏涼,清甜可口。井臺經石筑成,中嵌楠木,清晰可見,旁立石碑,上刻“楠木井”三字。相傳此井為昭君當年汲水處。原先水量微少,稍旱即枯,昭君出世后,井水陡增,澄碧清亮,村人紛傳是昭君出世驚動黃帝,令黃龍搬來龍水所致。后昭君之母忽夢黃龍欲逸,井水將涸,村人即從酉蜀秀山采來楠木,嵌于井口,鎖住了龍頭,而使井水豐裕,長年不竭,楠木井因此揚名。井水溫度冬季可達30攝氏度,夏涼如冰,用以沖泡昭君村出產的白鶴茶,清香可口,人稱龍泉茶,深受游人喜愛�!�[詳細]
昭君楠木井
   昭君楠木井位于興山縣高陽鎮寶坪村。西漢末期,由王昭君與村人共同開掘。六角形井口,邊長1米,深1.5米。青石壘砌。井中置一楠木,千年不朽,故名楠木井。井水清澈透底,常年不竭。(第三批)……[詳細]
全部興山縣景點>>>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制服丝袜视频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青青青在线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