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百色市 > 田東縣旅游

田東縣旅游景點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位于廣西田東縣平馬鎮。舊址原是經正書院,始建于清代,是當時平馬人士捐資興辦的一所學堂,整座建筑古香古色,占地7336.25平方米。百色起義前夕,當時領導右江地區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張云逸、雷經天等曾工作、生活在這里。1977年8月17日,-為舊址題寫址名:“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1995年12月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保護單位。現在,此舊址內布置著有關當時革命運動的展覽分兩部分:一為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部分(陳列面積6843平方米),包括右江蘇維埃政府和0右江特委的會議廳、政府主席雷經天、肅反委員陳洪濤的住處和赤衛隊的營房等;二為輔……[詳細]
棋盤灘
   在廣西田東縣獲悉,在東田山村驚現一平整的、橫豎交錯有序的神奇棋盤灘。“神奇棋盤”坐落于田東縣最高峰——蓮花山下的靈岐河上,離那拔鎮政府僅3千米,距田東縣城40公里。棋盤灘面積約有2000多平方米,“棋盤”由一塊塊浮出水面的,大小為1平方米左右的石塊組成,每一塊石塊的四周都被深、寬都在30厘米,縱橫交錯,互相貫通的水溝圍繞,而且常年流水潺潺,人在“棋子”上可以任意走動,水不濕腳。專家認為,水是縱向流動的,但棋盤灘“水橫流”,這成了一個難解之謎。……[詳細]
右江革命紀念館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位于廣西田東縣平馬鎮南華路1號,舊址原為經正書院,始建于清代光緒三年(1877年),辛亥革命后改為經正學堂。是當時浙江陳如金到恩隆縣(1934年改為田東縣)做知事發動平馬各界人士捐資興辦的一所學堂。書院分前、中、后三院,各院自成體系。舊址占地面積7.336.25平方米,整座建筑古香古色。以550余幅照片、珍貴的革命文物及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形象、生動地再現中國共產黨領導右江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并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謳歌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右江地區領導革命斗爭的光輝業績。以550余幅照片、珍貴的革命文物及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形象、生動地再現中國共產……[詳細]
敢養巖洞
   “嘹歌”最初發源于廣西田東縣思林鎮的敢養巖,是奴隸社會至封建社會時期廣大壯族青年男女為了反對戰爭離亂、追求人生美好自由而聚會謳歌,從而逐步產生和形成的。敢養巖就以其奇異的風景“嘹歌圣地”而著稱于世,吸引著田東、平果一帶成千上萬的歌手和許多外地游客,成為田東縣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思林鎮位于田東縣東部,與平果縣接壤。小鎮往北約5公里,就是遠近聞名的敢養巖。它是一個石灰巖質大溶洞,坐落在定廣村附近一個大石坡南面的半山腰上。山下溪流淙淙,洞外綠樹蔭郁,洞口常有清云淡霧繚繞,景致相當迷人。幽靜之間,可聞附近山村雞鳴人語。洞內有諸多奇觀異景。洞口寬敞,約100多平方米,逐漸往下斜伸,洞底是泥沙凝結成的堅實……[詳細]
黃紹謙故居
   黃紹謙故居位于百色市田東縣印茶鎮巴麻村下巴屯,建筑占地面積100平方米。1925年,黃紹謙考入百色省立五中讀書,在校期間閱讀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向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接受革命思想,參加革命活動。1927年7月,畢業離校回到巴麻村,組織進步青年開展革命活動。11月,在右江地區從事農運工作的共產黨員余少杰的幫助下,巴麻村成立了農民協會,并組織500人的農軍武裝,黃紹謙任大隊長。1928年1月8日,黃紹謙率農軍攻進向都縣城,廣大群眾為之振奮。1929年9月,向都縣農民武裝組合為農民自衛軍,黃紹謙任總指揮。1930年3月14日,鄧小平在紅八軍一個連的護送下從靖西峒化出發前往右江,途經巴麻時在巴……[詳細]
田東百谷紅軍村
   田東縣平馬鎮百谷村地處右江河谷腹地,田東縣城西郊。具有革命歷史文化豐厚、紅色旅游景點豐富、生態農業特色突出、鄉村民俗氛圍濃郁、右江水域風光優美等特點。百谷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26年,該村有許多青年參加革命活動。1929年,該村自發組織了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并成立中共百谷村小組,勇敢抗擊國民黨-派。鄧小平、張云逸、雷經天等百色起義的領導人曾到該村指導革命,并有韋拔群、余少杰、韋如山等經常在村里宣傳革命理論。當時,全村86戶人家,除1戶地主外,其余85戶共有131人參加赤衛隊和紅軍,有69名赤衛軍隊員被編入紅七軍21師62團,9人參加紅七軍長征北上,有16位優秀兒女為中國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詳細]
江城八仙山
   從田東縣城乘汽車出發,橫渡右江,沿著蜿蜒的山間公路往南行駛50公里,山清水秀的江城便出現在眼前。那是一個壯人聚居的圩場。古榕江潺潺穿流其中,灌溉著兩岸肥沃的田野;玲瓏秀麗的群山,仿佛一道天然的古代城墻,環抱著一馬平川的盆地。“江城”因此得名。它不僅風景優美,歷史悠久,而且還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遺產。江城摩崖造像,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宋代山崖石刻造型藝術的精品。摩崖造像位于江城鄉八仙山麓前峰之天然削崖。在寬20米、高10米的石壁面上,精雕細刻著八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旁邊還刻有一個牛頭人身像。畫高1米多。從圖像看,這八位人物就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詳細]
田東濕地公園
   田東濕地公園位于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東寧西路附近,是田東縣委、縣政府為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環境,結合縣城發展布局規劃于2012年12月動工集中打造的城市濕地生態系統和生態旅游標志景觀,占地面積437畝,劃分為兩個功能區,一個是濕地公園區,二個是酒店、體育運動中心、會議中心區。在景觀上,它整合了周邊資源,把城市娛樂、宜居美學和防洪需求結合成委婉流動的都市田園,并融入了古人類文化、南宋茶馬古道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歷史文化。在文化傳承上,它依托田東的人文資源,充分展示古人類文化遺址、南宋茶馬古道的地域文化,以及田東的紅色文化、銅鼓文化。田東濕地公園總規劃面積為36.7公頃,約460畝,其中濕地和水域面……[詳細]
田陽蓮花山
   蓮花山位于田陽縣那滿鎮新立村弄侖屯,距縣城60多公里,因山形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故稱蓮花山。蓮花山寺始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史稱慈云閣,是奉議州各界人士及群眾捐資始建,建筑群為順坡5進3間,依次為北極佛、觀音宮、佛母宮、八仙宮、壽星宮,全為料石所砌,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竣工,時立碑22塊。蓮花山寺位于田陽縣那滿鎮新立村弄侖屯,與琴華鄉雙達村弄顯屯交界處的蓮花山上。奉議(今田陽)至靖安府(今德保)古驛道從其由北面山腰通過,有石階小道通上山寺,每年上山燒香拜佛、游覽人次萬人以上,因其山頂形狀極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蓮花山寺位于海拔為700米的蓮花山頂山,山寺四周有石圍墻,史稱慈云……[詳細]
田東縣博物館
   田東縣博物館是一家綜合性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2009年實行免費開放,2013年5月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內基本陳列分為“化石探秘”、“石出天驚”、“烈火熔鑄”、“橫山古韻”、“瓷器拾零”五個部分,田東縣博物館在宣揚田東的歷史文化,促進田東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田東歷史文化宣揚教育的主要前沿陣地。開放時間8:30—17:00(周一閉館)……[詳細]
百谷和高嶺坡遺址
   介 紹 百谷遺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畢鄉大和村百谷屯東北,為舊石器時代遺址。 百谷遺址原始地貌保存完好,石制品埋藏豐富。已發現數量較多的石制品,及可供年代測定的玻璃隕石標本。遺址表面還發現更多的大型礫石石器。在高嶺坡遺址內,出土了石制品69件和玻璃隕石等。之后又出土石制品90余件,證實磚紅壤是石器的原生地層,推斷距今約70萬年,把人類在廣西活動的歷史大大提前。 百谷和高嶺坡遺址是這些地點中保存最好、工作最多的代表。百色盆地的眾多發現是研究中國南方以及東南亞地區更新世人類發展史以及環境變遷最豐富的一批資料。  廣西百色市……[詳細]
十里蓮塘
   介 紹 十里蓮塘位于田東縣祥周鎮甘蓮村,由右江河汊古河道演變而成。塘的水面南北約十里,塘里全是一片綠荷,故名十里蓮塘。古有詩云:  汪洋澄沏曲而長,荷葉婷婷翠蓋張。  十里花開香十里,落霞紅映滿蓮塘。 目前,十里蓮塘正處于田東縣委、縣政府的積極組織開發當中。《田東十里蓮塘生態農業旅游區》開發規劃由自治區旅游局主持通過評審。景區規劃構思為:以十里蓮塘水景、田園風光為主要吸引物,以右江河谷現代農業為依托,融果園觀光游覽,田園風光觀賞,農業科技觀光,水上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業旅游區。其主題形象為:十里蓮塘,十里畫廊,世界荷花之最,世界荷花之園。  主要規劃建設內容有:門景區(包括蓮塘大門、標志……[詳細]
鄧小平在田東縣思林鎮真良舊居陳列室
   1930年2月7日,鄧小平從上海取道香港、越南,回到廣西龍州。3月14日,鄧小平在紅八軍一連隊的護送下到達恩隆縣(今田東縣)巴麻村。20日,鄧小平到思林真良村隴鄧屯﹙原屬蘭芳村﹚,居住在鄧昌利家。4月1日離開真良。鄧小平在真良村住近半個多月時間里,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如:開辦一期軍政干部培訓班、攻打海城土豪、深入群眾搞調查研究等。2011年7月,中共百色市委紀律監察委員會把鄧小平在真良(原屬蘭芳村)舊居進行修復,并陳列了鄧小平在真良開展的活動情況(圖片、文字說明和實物展示),把鄧小平在真良舊居打造成為全市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10月,區黨校又把鄧小平在真良舊居進行提升成為廣西黨員干……[詳細]
小馬歌田東龍須河風景區
   廣西小馬歌田東龍須河風景區位于田東縣城東南方向,距田東縣城7公里,而距離首府南寧120公里,行程約1小時,全程高速路直達。這是一個素有原生態風情的旅游勝地。龍須河源于德保縣流經田東縣作登瑤族鄉以及平馬鎮最后匯入右江。風景區河段水面水域、陸域全長約17公里,沿河兩岸嶺山翠竹,風景秀麗,物產豐富,自然風光秀麗迷人,生態環境保護很好,水上漂流有如人在畫中走的美妙感覺。兩岸民風純樸,瑤族金鑼舞、嗩吶迎賓等民俗風情萬種,瑤鄉古樸傳統的木樓掩映在竹林中,相互映襯形成美麗的風景畫。景區內設有九大主題。九大主題:神龍洞探秘、金沙灘七星山淘金游樂、龍潭圣水納靈沐浴、水上漂流游樂、果園觀光采摘、瑤族風情園、戶外拓……[詳細]
田東印茶摩崖造像
   田東印茶摩崖造像位于田東縣江城鎮八仙山,年代為宋。田東印茶摩崖造像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利老遺址
   利老遺址位于田東縣作登瑤族鄉大板村大勤屯東南面約50米的利老坡,具體方位為東經107°03492,北緯23°30072,海拔高度為124.6米(GPS測點為大勤屯東南面約50米,遺址頂部最高點)。2010年6月3日,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與田東縣博物館組成的龍須河流域野外文物調查隊,在大板村大勤屯開展野外文物調查時首次發現。調查隊員在遺址地表采集物有較多的石制品,包括石砧、礪石、石錘、砍砸器、磨刃石銹和大石鏟毛坯等,其中大石鏟毛坯數量較多,同時在遺址西南面地表裸露的堆積層中,發現有大石鏟毛坯層疊現象,很可能為大石鏟的制造場所,結合地層堆積情況綜合分析,初步推斷其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2015年9月……[詳細]
百銀古城
   百銀古城,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祥周鎮百銀村,田陽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河谷中游。東鄰田東縣,南接德保縣,西與百色市右江區接壤,北界巴馬瑤族自治縣。百銀古城文化定位是深挖當地的壯族文化,以壯文化為項目靈魂,發揚和傳承文化的同時,最大化的轉化資源優勢,推動田陽旅游業發展,實現田陽城市現代化進程。古城內分布有大型購物中心、旅游五星級酒店、客棧、酒吧、餐飲、KTV、水療中心、會所、四合院、祭祀臺、祖公塔、布洛陀廣場、土司府、壯族文史博物館等多種功能建筑,同時結合當地的歷史人文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來塑造百銀古城的特色。保護范圍:以古城城址邊界線為基線,向東北外延15米至護城河北側邊線,向東……[詳細]
岑氏土司墓
   田東岑氏土司墓埋沒在山野中,該墓坐南朝北,墓高15米,直徑62米。墓身四周雕刻了麒麟、飛馬、雙鹿等精美浮雕圖案,應是明代土司墓,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詳細]
陸氏將軍夫婦墓
   陸氏將軍夫婦墓于1982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發現,2017年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西省田南道農民辦事處舊址
   廣西省田南道農民辦事處舊址位于田東縣平馬鎮德新街,年代為1927。廣西省田南道農民辦事處舊址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橫山寨
   橫山寨是田東縣800多年前南宋的一個著名城鎮,曾被稱為“中國西南最大的貿易市場”和重要兵寨。橫山寨的古城遺址就是現在百銀村的上寨、下寨和銀匠三個屯。據當地老百姓的傳說,所謂的銀匠屯,就是當年打造金銀首飾、鑄造錢幣工匠集中的社區。現在的田東縣城所在地——平馬鎮,就是當年橫山寨的馬匹交易場所。平馬,評馬,評價馬匹的地方,鎮名由此而來。而平馬鎮上法村就是鍛造馬掌、制造兵器的鐵匠集中的地方。因為“上法”,壯語就是鐵匠的意思。橫山寨的外城南北寬約4公里,東西長約5公里,是個方圓20平方公里的城鎮。橫山寨靠近右江河邊,是宋代著名的水陸交通樞紐,河對面就是直通德保縣前往大理的古道——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我國……[詳細]
全部田東縣景點>>>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视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精品 |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 亚洲日本好爽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