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織金鳳凰生態旅游區AAA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鳳凰生態公園于2017年開始建設,2019年起逐步開放。該公園是織金縣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的子項目,建設內容包含濕地公園、山體公園、水源涵養、園林綠化、景觀橋梁和候鳥棲息地等。公園建設后,園區有了“防洪調蓄、水質提升、水源涵養、生態補水”四大功能,整體展現生態特色,構建起集市民“生態游憩、康養運動……[詳細] |
![]() | 太平橋,位于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于康熙年間,東西向,跨貫城河,二孔石拱橋,長28米許,寬13米許,西側主孔凈跨23米許,東側泄洪孔小,上為引橋,矢高8米許。1976年增設大理石浮雕望柱、欄板。……[詳細] |
![]() | 回龍橋,位于城關鎮清泉路東段。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舊稱通濟橋,為武舉田生金之父田民仁集資所建,東西向,跨貫城河,二孔石拱橋,全長20米,跨徑12米,高6米,橋面寬4.5米。引橋為石梯。1974年維修,改條石護欄為欄桿。……[詳細] |
![]() | 織金古城周圍青山疊翠,孤峰棋布,織金河與貫城河穿城而過。河水與古城錯落有致的建筑有一種天然的血脈關系,潺潺的流水聲,給這個城市的日日夜夜帶來了幾分充滿靈性的韻致,于是,這城市便多了另一道曼妙的景觀:古橋。在國務院2006年5月25日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織金古建筑群”的25個景點中,織金古橋就占了7……[詳細] |
![]() | 織金古城是貴州的歷史文化名城。名城的得名,大多得益于它的古建筑,得益于古建筑與縣城附近奇山異水之間的和諧之美;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安寺,便是其中的經典之作。保安寺位于織金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三甲壩子。保安寺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這一古建筑群由保安寺、觀音閣和地母廟構成。建筑群所在的兩座山峰相互依……[詳細] |
![]() | 在織金縣城東面0.5公里處,一山拔地而起,高出地面六十余米,山上林木蔥蘢,藤蔓蔭深,這就是織金有名的東山。東山山勢險峻,三面均是懸巖,只西面有一曲徑可以攀登至山頂。山腰有一座寺廟,取名東山寺,為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織金古建筑群”的25個文物點之一。走進東山寺,四周蒼松挺拔……[詳細] |
![]() | 在織金縣城東北大約0.5公里的田野中,平地上一座孤峰拔地而起,三面絕壁,僅東南面有石徑可通山頂。孤峰小巧玲瓏,古樹成蔭,山體西南面白色絕壁下有一洞南北貫穿,遠觀酷似僧人所敲的木魚,魚山因之而得名。魚山上建有黑神廟、對廳(又名碧琉璃精舍)、濟賑亭、藏書樓、且住亭等古建筑,還有大小摩崖石刻6處。其中,黑神廟及對廳,系200……[詳細] |
![]() | 牛場屯為清初吳三桂平水西時,當地官民避亂之所,被稱為”宣慰故巢“。咸豐同治年間,全省農民起義風起云涌,縣城及四鄉常受騷擾,當時丁憂在家的翰林院庶吉士丁寶楨變賣家產,(史稱”毀家杼難“)籌資組織人員依險建筑城門兩座,門后各筑炮臺敵樓,沿山嶺筑起高4米、寬1.5米,長數百米城墻連接危峰懸崖。同時招募壯丁組成團練訓練操演,建……[詳細] |
![]() | 李忠孝烈士紀念碑為牛場人民為紀念在解放牛場時被叛亂土匪圍攻而英勇犧牲的織金縣第二區區長李忠孝而建立的,位于牛場街西面的小團坡上,碑為料石結構,座高1.9米,方柱形,身高5米,正方形,碑首收縮部高0.65米,方錐形,總高7.55米,碑身正面刻”李忠孝烈士永垂不朽“9個楷書大字,為織金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織金大峽谷有V 型、箱型、地縫式、盲谷式、干谷式等形態類型,科學、系統、完整的展現了不同巖性、氣候、地貌部位、水文地質和構造條件下及不同發育時期的喀斯特峽谷形態及其形成的全過程,是地球上一處極好、罕見的喀斯特峽谷天然博物館。其中雙層和雙孔天生橋,形態獨特,蔚為壯麗,當屬高質量高品位的國家級、世界級地質遺跡和旅游資源。峽……[詳細] |
![]() | 恐龍湖位于貴州省織金縣東北官寨鄉、烏江支流綺結河中段河谷內,距貴州歷史文化名城織金縣城21Km,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織金洞2Km,景區交通、通訊十分便利;是水利部公布的自批十八個國家水利風景區之一,是貴州西線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簡介恐龍湖景區山巒起伏,溪谷縱橫,谷青水秀,自然環境質樸清新。谷中保存完好的天窗、天生橋……[詳細] |
![]() | 織金桂果旅游區AAA 地址: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桂果鎮馬場村“織金桂果瀑布”高55米、寬35米,昔日稱為“瀑瀉珠簾”,水揮灑而下,連成一片,十分壯觀。2011年8月,“織金桂果瀑布”正式更名為“織金瀑布”。“織金瀑布”位于織金縣桂果鎮織金河下游的馬場村附近,這里是少有的天然博物館和生物基因庫,境內有浩瀚蔥郁的原始森林,縱橫奔騰的飛流奇觀,雄偉……[詳細] |
![]() | “織金桂果瀑布”高55米、寬35米,昔日稱為“瀑瀉珠簾”,水揮灑而下,連成一片,十分壯觀。2011年8月,“織金桂果瀑布”正式更名為“織金瀑布”。“織金瀑布”位于織金縣桂果鎮織金河下游的馬場村附近,這里是少有的天然博物館和生物基因庫,境內有浩瀚蔥郁的原始森林,縱橫奔騰的飛流奇觀,雄偉壯觀的高山石林,還有當地世代居住的穿……[詳細] |
![]() | 織金古建筑群位于貴州省織金縣。織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澗縱橫,古跡眾多,門類齊全,包括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衙署、寶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經城內的貫城河畔。織金古建筑多為倚崖傍洞或瀕水臨泉建造的干欄式吊腳樓。大部建于“改土歸流”之后,僅從康熙五年(16……[詳細] |
![]() | 織金關水利風景區AAA ![]() 織金關水利風景區景區位于織金縣東部,依托大興橋水庫灌溉樞紐工程而建,屬自然河湖型水利風景區。景區總面積2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845平方公里。景區是以湖泊、喀斯特地貌、草場、茶園、地質遺跡、古驛道等山水風光為核心,融合少數民族文化、驛道文化為主要景觀,集休閑度假、參與體驗和游覽觀光功能為一體的水利風景區。景區……[詳細] |
![]() | 畫眉屯在織金縣的東部,也就是從縣城通往省城貴陽的公路65公里處的凹河大橋右側,有一座東西走向的大山。山體的東、南、北三面緊臨簸躲河,東、北兩面山緣是高達數十米以至百余米的懸崖絕壁,南面山腳是10余米高的巖壁,以上是80度傾斜的林箐直達山巔,均無路可攀,僅西面沿70度斜坡可以登上山頂。山頂平坦,且從西向東傾斜,長1公里有……[詳細] |
![]() | 蔡氏橋在織(金)清(鎮)公路必經的普翁橋下游,河谷幽深,水流湍急,不遠處一峰突起,絕壁千仞。壁前一橋橫跨,這就是往昔織金通往省城貴陽古驛道的橋梁之一,名蔡氏橋。此橋始建于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傳為當地蔡氏族人所建。橋為石質單孔并聯砌置拱橋。橋長21米、寬5.7米,橋面平坦,拱頂離水面約15米,兩側無攔馬石坎……[詳細] |
![]() | 文廟文廟位于城關鎮文化路中段南側。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后屢次重建、維修。同治年間重建。坐北向南。南北長169米,東西寬47.5米,占地面積8027.5平方米,建筑面積2586平方米。由牌坊、欞星門、大成門、天子臺、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組成。現存欞星門、大成殿等建筑。欞星門,四柱三間三樓,中間字碑陰刻“欞星門”3……[詳細] |
![]() | 楊泗將軍廟楊泗將軍廟于城關鎮雙堰塘畔。始建于清代中期。坐西向東。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頂。面闊三間,通面闊10米許,進深三間,通進深5米許。隔扇門窗。……[詳細] |
![]() | 壽佛寺又名“三楚宮”,位于城關鎮支前路中段東側。始建于清初,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城南移建現址。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五年(1845)重修。坐西向東。由大殿、戲樓、廂房及牌坊組成。占地面積約9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10平方米。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1.28米,進深六間,通進深16.2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詳細] |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