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金華市旅游

金華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臺灣義勇隊紀念館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區酒坊巷84號,即臺灣義勇隊成立舊址。抗日戰爭爆發后,臺灣愛國人士李友邦經國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動員了幾十名在閩臺灣同胞于1939年2月在浙江金華成立了臺灣義勇隊。他們以“保衛祖國,收復臺灣”為宗旨,以浙江為主要活動地域,在東南各省開展抗日活動,最多時發展到380余人。臺灣義勇隊在成立前后,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的支持和幫助。臺灣義勇隊利用其中許多人懂日語的優勢,配合宣傳抗戰和積極開展對敵政治斗爭;利用其中許多醫務人員的優勢,開展戰地醫療救護,先后在金華、蘭溪、衢州、福建建陽建立了4所“臺灣醫院”;因地制宜,開展軍需用品加工制造,生產出多種器材、軍火原料及戰場急需的藥……[詳細]
  山壟王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位于浦江縣巖頭鎮王店行政村山壟王店自然村,東承黃宅,西連城區,四面環山,地理位置隱蔽,群眾革命基礎好,這里是中共首屆浦江縣委成立的舊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山壟王店村曾一度成為浦江革命的活動中心。1939年,中國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外患和國民黨實行-的內憂,共產黨人臨危救國,許許多多的革命志士,滿腔熱血,把生命置之度外,經受革命的洗禮。1939年9月,金衢特委下派的蔣忠同志從黃宅轉移到巖頭鎮山壟王店村,以教書的名義,堅持革命斗爭,開展秘密活動。山壟王店就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承載了歷史的紅色記憶。在蔣忠的組織領導下,全縣黨組織通過地下黨員散發、張貼抗日救國的宣傳標語……[詳細]
  永康抗美援朝紀念公園座落在永康市飛風橋南端,總面積17368平方米,雕塑占地面積372平方米,綠化面積14952平方米,是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際,經中共永康市委、市人民政府批準,由市委宣傳部、市人民武裝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市民政局共同承辦,由永康市抗美援朝紀念活動籌委會策劃、設計實施,于2003年10月建成.園內有凱旋門、紀念雕塑、展覽館、公園碑亭、殲六戰機一架、62式坦克一輛、三七高射炮二門.整個公園布局合理,氣勢雄偉.凱旋門在公園的南面,是公園的主入口.紀念雕塑在公園中部,高5.3米,基座邊長7.27米,頂端雕有緊握鋼槍的志愿軍戰士和放飛和平鴿的朝鮮小姑娘,四周六位神態各異的……[詳細]
  義烏市長城公園,又稱義烏市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義烏環城南路孔村對面,建于2001年,占地168畝,總投資1500萬元,整體布局分為革命烈士紀念碑、管理用房、停車場和休閑觀光共四個區域。陵園以丘陵地為主,地勢蜿蜒起伏、地形變化豐富,最高海拔為172.3米,氣候溫和濕潤,樹木生長茂盛。陵園有專人負責和管理,有完整管理制度,對管理人員和公園正常維護所需經費由財政提供保障。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上實行全年開放,成為機關單位、企業、社會團體、學校定點愛國教育基地,每逢春節、清明、烈士紀念日等節日都會合理安排好瞻仰活動,使前來學習參觀的人井然有序。每年清明節前后,入園開展革命烈士紀念活動機關單位、學校、企業、社……[詳細]
  義烏博物館是國內較早建立的縣級博物館之一,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1998年投入使用。占地8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陳列展廳面積1280平方米。陳列分義烏史跡陳列、臨時陳列。史跡陳列按歷史發展順序,展出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和本地主要歷代名人的史跡等。目前,館藏文物已達50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2件、二級文物35件、三級文物350件。以西周原始瓷、漢六朝婺州窯瓷器、宋代金銀器及元代龍泉窯瓷器等最具特色。2003年開始籌建博物館新館。2014年明確義烏市博物館新館、義烏市美術館項目位于商博路西側、清波路北側區塊。項目規劃總用地55722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5813……[詳細]
  金竹降上村位于永康東南部,隸屬方巖鎮,系大盤山脈由東向西之縱深處。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金竹降在永康革命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第一縱隊在特派員張文碧率領下進入永康,與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三團余部會師,在1935年冬以金竹降、黃弄坑為中心創立浙東游擊根據地,建立中共浙東特委,對永康等地的革命產生深遠影響。解放戰爭時期,為適應抗戰勝利后內戰陰云密布、-加劇的形勢需要,中共金華地區臨時工作委員會在書記應飛的領導下,于1946年春以金竹降為依托建立革命武裝,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清剿,不斷壯大隊伍,建立浙東人民解放軍第六支隊,最終迎來永康的解放。革命老區金竹降的廣大人民……[詳細]
  孝順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孝順鎮鎮南,座落南山腳下,南臨金義快速干道,北望義烏江,占地20畝,2006年10月開始建設,2007年4月完成紀念碑、墓區、敬森亭、獨罕臺、臺階等工程,完成全鎮49位烈士遷入。2008年3月整體工程竣工,該工程投入280萬元。革命烈士陵園主要分為五部分,分別為紀念碑、墓區、敬森亭、獨罕臺、山門景墻等,以292步臺階連接。紀念碑基座高3米,寓意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經三十載,總高21米,寓意著革命精神指引著我們面向21世紀。基座為紅色花崗巖帖面,北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敬森亭、獨罕臺為紀念孝順最有名的兩位烈士陳敬森和錢獨罕,分別以兩位烈士的的名字命名。山門景墻東面為孝順革命烈士陵……[詳細]
  馮雪峰故居,位于義烏市赤岸鎮神壇村。故居建于1909年(清宣統元年),坐東朝西南,為前后二進五開間二樓四合院磚木結構建筑,總占地面積為255平方米。大門前左右各植雪松一棵,右側立長方青石碑一塊上面陰刻-題寫的“回憶雪峰”,門邊墻上鑲嵌有丁玲題寫的“雪峰故居”黑色大理石匾。進入大門,天井中是一座馮雪峰半身銅像,左右各有二間廂房,門廳明間為抬梁式,其余各間為穿斗式。二樓供家居,前檐設檻窗。后進為廳堂,穿斗式,明間用于會客,次間為主人臥室。故居一樓陳列著反映馮雪峰各個歷史時期生平事跡的照片及著作等實物資料。門廳次間還陳列著犁、耙、風車、紡車、石磨等生產、生活用具。二樓陳列著戰友、同事及文藝界人士悼念……[詳細]
  磐安縣革命烈士紀念碑(館),位于磐安縣安文鎮來龍山森林公園內。紀念碑建于1997年,占地面積960平方米,總投資140萬元。紀念碑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碑身高19.27米,意為1927年磐安縣境內最早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組織;三棱角碑體,意在代表著安文、玉山、盤山三大區域;頂上火炬,意為團結向上,前程輝煌。碑座上嵌著兩幅當年工農兵群體開展武裝革命的花崗石浮雕和三個漢白玉花圈,碑座正面鐫刻著中共磐安縣委和磐安縣人民政府的碑文。紀念碑正面是-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烈士紀念館于2004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面積約700平方米。主要介紹了磐安縣89名革命烈士的生平和主要事跡,并較全面地反映了磐安境內中……[詳細]
  陳望道故居位于義烏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由陳望道父親陳君元建造,總占地面積約430.9平方米,整體布局基本保存完整,雕刻精美,具有浙中民居的典型特點。陳望道故居坐北朝南,為前廊式天井院磚木結構建筑,由一座三合式院落與前花園、柴房等組成。1951年陳家分家析產,陳望道名下的房產后捐給政府;2010年,其余部分全部收歸國有。1984年向社會公眾開放。陳望道在故居中度過了青少年時代。1912年至1915年,他從浙江第七中學(金華中學)畢業后,回家鄉創辦學校。1919年浙江“一師風潮”期間,陳望道認識到必須對舊制度進行根本的改革。1920年,他為傳播真理回到故鄉義烏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將日文版《共產黨宣言》……[詳細]
  金華市五星烈士紀念公園是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市區城北環城西路和豐亭西路交叉處,占地13.4公頃。園內矗立著金華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高25米,碑身用漢白玉貼面,莊嚴肅穆。公園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三觀”,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近年來,公園充分發掘和利用自身資源,立足金華市區,不斷普及與提高市民的愛國主義情操;積極有效配合周邊學校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收到較好成效。每年的“9.30烈士公祭日”和清明節等重大節日,金華市社會各界都要組織節日祭掃革命先烈活動。下步將努力把五星公園建設成集人性化、生態化、園林化、……[詳細]
  黃山八面廳原名振聲堂,位于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黃山五村,距義烏市中心約25公里。由義邑西鄉著名的火腿商人陳子寀(1720~1793,字伯寅)命其孫陳正道籌劃建造,工始于清嘉慶元年(1796),嘉慶十七年(1812)落成掛匾。黃山八面廳選址地勢高亢,位置優越,它前臨凰溪,后靠紗帽尖山,近有黃山為照屏,遠處層巒疊嶂,三面砂環,符合傳統風水上吉格局。建筑采用中軸線布局,主座坐西南朝東北,一條中軸線貫穿東西,左右均衡對稱。整個建筑群前園后宅,分三路七院一園,現存三路六院,中路依次為花園、花廳、門廳、正廳、堂樓,左右南北邊廊和南北廂房圍合,呈“日”字形布局。南北各有跨院作為護龍,左輔右弼。整體建筑以正廳為……[詳細]
  浦江縣檔案館坐落在浦江縣浦鄭公路以北、平七路以東的縣城新區地段,占地25畝,一期建筑面積8390平方米,總投資為3400萬元。新建大樓,外觀雄偉壯麗,典雅大氣,四周綠樹成蔭,修竹搖曳;樓宇內,集通訊網絡、電視監控、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數字檔案、電子閱覽、多媒體演示等現代化設施于一體,館內設有公共服務區、檔案專用庫區、局館辦公區、展覽區等,在功能上體現“四位一體”(即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公開現行文件集中向社會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檔案信息服務中心)的要求,為我縣檔案事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館于2012年被命名為“浦江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新創了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艾青紀念館坐落在金華市婺江東路238號。為了紀念艾青,金華市于1998年10月建成了艾青紀念館并實行對外開放,是當時我國唯一的一所全面展示艾青生平與事跡,艾青建樹與業績的場館。艾青紀念館新館于2015年2月26日(正月初八)正式開放。新館總建筑面積約2700平方米,內部設有6個展廳,1個多功能報告廳以及展覽部、艾青資料征集室等部室,展出大量與艾青有關的實物、照片、手稿、書信及文字等展品,生動形象地再現了艾青一生的光輝業績和藝術成就。單位先后獲得“金華市愛國主義先進教育基地”、“金華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黨支部被金華市委組織部授予“五星基層黨組織”。……[詳細]
  邵飄萍是我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先驅。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開始在杭州主編《漢民日報》,后來在北京創辦《京報》,以敏銳的思想、犀利的文筆,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北洋軍閥作斗爭。1918年北京大學設立新聞研究會,邵飄萍被聘為導師,學員中有毛澤東等人。1919年的五四運動,邵飄萍是發起人之一。1925年由李大釗、羅章龍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4月26日,被軍閥張作霖以“勾結蘇俄,宣傳赤化”的罪名殺害。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新聞事業先驅,景區專門布展了邵飄萍紀念館,共有六個展廳,講述邵飄萍烈士光輝一生。……[詳細]
  嚴濟慈紀念館充分運用大量具有歷史價值的圖片、資料、實物,并輔之以相應的文字說明,生動地向人們展示了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嚴濟慈同志偉大的一生,弘揚嚴濟慈同志追求真理,獻身科學和教育事業,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不息的崇高精神;讓后人了解嚴濟慈同志好學奮進、科學報國、培育英才、畢生為民的光輝業績;教育、激勵師生與讀者愛國、獻身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館內按勤奮好學、科學之光、培育英才、鄉情似海、小科學院、德高望重六個主題布置陳列。……[詳細]
  艾青故居位于傅村鎮畈田蔣村,是我國現代的著名詩人。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為四合院形式,主體建筑為一進堂樓,左右兩側為廂房,廂房后側山墻之間做回廊圍合,形成封閉式院落,占地面積200平方米。艾青故居對研究艾青怎樣從一個普通的平民成為詩壇泰斗的歷程具有重要價值。60年代初故居中間部分由當時的艾青伯母陳氏賣給同村的蔣光斗,1980年初東廂小房也賣給了蔣光斗,現故居由蔣光斗家看管。艾青逝世后,故居陳列艾青照片與簡介,對游人開放。……[詳細]
  位于市區溪西新區蘭蔭山麓,系仿古園林建筑,襲用李漁生前在江寧孝侯臺旁創建之庭園名,為紀念李漁而建。 芥子園地處蘭溪市蘭蔭山山麓。芥子園系仿古園林建筑,為紀念清代著名的戲劇家、戲劇理論家、小說家李漁而建,地處蘭溪市蘭蔭山山麓。芥子園很小,占地只有10.5畝,但包含亭臺樓閣、小橋魚池和名貴花木,使之小中見大,曲中見幽,古中見雅,別有丘壑。游憩其間,發悠悠古思,懷悠悠古人,自能勵志勵人,催人奮進。難怪,中國《紅樓夢》研究會會長馮其庸有詩云:“顧曲精微數笠翁,名園小筑亦神工;只今移向蘭溪去,好聽秋江一角風。”……[詳細]
  陳雙田紀念館位于湯溪鎮城隍廟內,占地200平方米。由婺城區紀委撥付資金5萬多元,于2011年開始籌備,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館內收集了眾多陳雙田的珍貴照片,記錄了陳雙田生前的重要事跡,陳列了陳雙田生前所使用過的物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陳雙田赴蘇聯參觀的時候,斯大林送給陳雙田的呢大衣也在其中。2013年兩區合并后,陳雙田紀念館被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為廉政文化教育學習基地,用于傳播全國勞動模范陳雙田精神,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詳細]
  何氏三杰陳列館位于金華市東市街66號,金華古子城內。何氏三杰,即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何炳松與何炳棣為堂兄弟,何德奎為何炳松、何炳棣二人的堂侄,三人同為金華南宋理學家何基之后,世居金華后溪河(今羅店鎮)。何氏三杰各自在教育、史學、經濟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其豐富的學術成就,高尚的愛國情操也充分體現了故鄉金華的人杰地靈、鐘靈毓秀。2008年5月,金華人民為紀念何氏三杰,表彰他們的貢獻,在金華東市街一幢遷建古建筑內設立了“何氏三杰陳列館”,陳列館不僅為金華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增加了內涵,同時也是對金華廣大群眾進行愛國愛鄉教育良好場所。……[詳細]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最新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