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溪胡氏宗祠位于玉山縣東南部仙巖鎮內村境內,距縣城約30公里。宗祠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占地面2264.2平方米,建筑面積3386.3平方米,規模宏大,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清光緒十年(1884)進行的擴建,仍保持了明代建筑的藝術風格,飛檐翹角,雕刻精致,斗拱迭飾,特別是巍峨宏偉的十一開間大門廊為宗祠建筑中所罕見,整個建筑群多處浮雕,圖案豐富格調古樸素雅,是座具有江南傳統韻味的府第式宗祠,以徽派建筑風韻屹立在中國古代建筑之林。宗祠建筑線條粗獷,作風淳樸,是民間建筑的精品,江南典型的大宗祠代表之一,也是明清時期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高等級鄉土建筑,是古代民間建筑專家的杰作、能工巧匠智慧的結晶,充分體現了建筑技藝上的高超本領,對研究古代民間建筑特別是祠堂建筑形式和技藝具有重要的價值。
官溪胡氏宗祠建筑年代清晰,建筑結構保存完整,設計布局有序,施工考究,風格獨特,是寶貴的古建筑藝術遺產。官溪胡氏宗祠主體建筑由門廊、門廳、戲臺、前天井、正廳后天井、享堂、小斤、左右廂廳、左右附房組成,最大限度地利用木結構的特點,不是以單一的獨立個別建筑物為目標,而是以空間規模巨大,平面鋪開,相互連接和配合的群體建筑為特征的,重視各建筑物之間的平面整體的合理安排。整個建筑平面呈矩形,門廊、門廳、戲臺、天井、正廳、享堂、廂斤、附房等各個部分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展現了嚴肅、方正、井井有條的理性精神,空問布局講究謹均衡,但卻靈活舒暢,使整個建筑既擴大了空間,又使各個獨立的建筑相互連接,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既科學又合理,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官溪胡氏祠背依后背山,正面為桃溪、照壁和半月形月池,左前為文昌閣,右前方是桃源橋,依托充滿美感的自然環境,構成寬松、和諧、舒暢均衡的總體空間,將宗祠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形成得景隨形、天人合一、人文與生態和諧統一的美麗畫卷。官溪胡氏宗祠是當地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筑群體,記錄著胡氏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胡氏家族的圣殿,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漢族傳統文化的精華,與文昌閣、桃源橋、古井相輝映,成為當地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
官溪宗祠建筑文化精髓及精神層面上的意義,不僅融進了散居各地的胡姓子孫血脈中,而且在定程度上影響著贛浙閩三省周邊地區的建筑風格和人文精神,對研究民間大型建筑的選址、布局以及中國宗祠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2019年10月7日,官溪胡氏宗祠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地址:江西省玉山縣仙巖鎮內村
開放信息:有限對外開放
仙巖鎮:玉山縣轄鎮。1958年置八都公社,1984年更名仙巖鄉,1992年改鎮。位于縣境東南部,八都溪上游。東鄰浙江省江山市新塘邊鎮、茅畈鄉,距縣城17公里。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1.7萬。玉(山)官(溪)、玉(山)詹(德灣)公路過境。轄橋棚、大塘頭、埂頭、后陳、周源、黃茅塢、毛家、吳家、毛家壟、竹川10個村委會。八都溪自南向北流貫中部。農業主產水稻、棉花、油菜,特…… 仙巖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