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阜陽市 > 臨泉縣旅游

張老家祠堂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張老家祠堂
張老家祠堂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張老家祠堂位于阜陽市臨泉縣譚棚鎮,年代為明清。

譚棚張老家原籍山東,始遷祖妣張大公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5年)從山東棗林莊遷徙潁西七十里泉南潤北之地(今張老家)。張大公定居張老家后,長子張興生子張表,張表生子張守文,張守文生四子:長子張珙、次子張琦、三子張玠、四子張珮。此后,四門家族繁衍生息至今。如今,譚棚張老家人分布于臨泉譚棚鎮、高塘鄉、楊橋鎮及潁州區馬寨鄉等地,近10萬人口都是這四門家族的分支流派。

為追祖德宗功,不忘傳統,傳承詩書傳家、尊師重教的家風,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明貢生張表投資興建了張氏祠堂。隨后,祠堂歷經數百年,出現了部分損壞。清嘉慶八年(1803年),張家第十四世孫張湘,曾任靈璧縣儒學正和池州教諭,對祠堂進行重修。至今,形成了目前張老家祠堂的樣子。

2012年,張老家祠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范圍:保護面積為祠堂占地,面積600平方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西各15米,南5米,北8米。

譚棚鎮:譚棚鎮是臨泉的“東大門”,位于兩縣一市一區結合處,西距臨泉縣城25公里,東離阜陽市30公里,東以九龍溝為界,與穎州區九龍鎮毗鄰,南連高塘鄉,西接楊橋鎮,北靠泉河與界首市代橋鎮相望。S102線橫穿其境,交通便利。譚棚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春由譚棚、王寨、陳營三鄉組建為譚棚鎮。全鎮轄28個村民委員會,204個自然村,369個村民小組,鎮政府…… 譚棚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安徽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桃源村古建筑群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专区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曰韩国产欧美另类视频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