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漳州市 > 漳浦縣旅游

一德樓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一德樓遺址
一德樓遺址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一德樓”是已知年代最久遠的土樓,于1558年建造,1943年在日本飛機的轟炸下廢棄。

在漳州市漳浦縣綏安鎮馬坑村烏潭埔自然村空曠的田野中間,有一座樓體巍巍地佇立著,這就是“一德樓”。根據樓匾上所刻的建筑年代,為閩西南已知最早年代的土樓。

“一德樓”的主體建筑為方形樓,平面深27米,寬26米,基本呈正方形。樓墻底部有兩層石地基,以上全部用三合土板筑,底厚1.3米,墻內外側同步收分,二層厚1.0米,三層厚0.82米,夯土以殼灰、粗砂、紅糖、糯米漿組成。

全樓三層共35間房,中間形成了一個12米見方的天井。大門厚重,備有護門橫木,石門框頂埋二道斜陶管,通門框縫隙,二樓注水可防火攻。樓一層全閉無窗,二、三層開設狹長小窗,供通氣排污之用。樓外10米處筑有環樓圍墻,墻內又依次建造小屋為外樓。墻外有護城河,沿樓一周,做三道防線,設置完善,配套齊全。

據悉,該樓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吳氏族人所建造的內方外圓內通廊式三合土樓,用于居住與抵御土匪、倭寇的侵擾。傳說,吳姓祖宗曾有一人在明嘉靖年間為任京官,曾經代天子祭天南郊,此樓即為該官所建。

可惜的是,在1943年,日本飛機轟炸漳浦,一枚-落在一德樓上,炸毀西南角,人們顧不上擦去身上的鮮血,驚魂未定地棄樓而去,一德樓僅存高墻,屹立在田野中,自此被廢棄,樓中木結構被陸續拆除,-墻僅存地基,周圍只有幾畝田地,護城河被填平。

生于戰火,亡于戰火,這也正是一德樓的宿命。艷陽高照,破敗不堪的一德樓無言地聳立著,墻體反射的光線,更增添了它的落寞。曾經的繁華不再,它注定要在荒涼中繼續荒涼。

有學術人士認為,土樓起源于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是閩南地區自唐以來“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而一德樓對于研究明代土樓的建筑工藝具有重要的價值。

2000年8月8日,該樓經漳浦縣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縣級文保單位。2005年5月,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保單位。

延伸閱讀: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居延遺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成高清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 |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