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 > 秦淮區旅游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

科舉制度自隋創立、唐完備、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滅亡,歷時逾千年。數不清的中國讀書人在科舉的道路上,以經史子集為本,以“學而優則仕”為綱,窮其一生,竭盡全力,換取仕途功名。科舉之利弊,自有眾人評說,然而它確實又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段歷史,其影響依然可以從當今高考等各類考試中窺見一斑。

按照規劃,科舉博物館及其配套項目東至平江府路、南至貢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總占地面積約6.63公頃,總規劃建筑面積20余萬平方米。項目計劃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為明遠樓以南、以西部分,占地2.75公頃,規劃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主要是修繕保護部分號舍和明遠樓等遺存,建設科舉博物館主體和必要的配套設施,建設投資約9.46億元。二期工程為明遠樓以北、以東部分,占地3.88公頃,主要是修繕飛虹橋,打通江南貢院歷史軸線,建設文化旅游配套設施。

新設計的科舉博物館猶如埋藏在地下的一個歷史寶匣,它以刻滿歷代狀元名錄的魁星堂為核(暗示科舉學而優則仕之核心),以刻滿經史子集文字的石墻為皮(暗示科舉的內容),以科舉的歷史變遷分層(隋、唐、宋、元、明、清……,如同科舉歷史冊頁),將科舉的千年歷史收藏其間,等待開啟。

科舉博物館寶匣長36米,寬36米,高20米,整體沉入地下,上部為一個靜靜的淺水池。當參觀者穿過貢院牌坊,與明遠樓相對,博物館如同一面古鏡(古稱“鑒”),將明遠樓的倒影收入其中,讓人聯想到“以史為鑒”的古語。

博物館的參觀過程猶如探寶。這個塵封已久的寶匣深埋于地下,游客由坡道的狹長空間環繞而下,一邊是布滿文字的經匣,另一邊是瓦礫堆積的立體庭院,參觀者在漫步中逐漸遠離市井的嘈雜,洗滌胸中的浮躁,開始體驗當年科舉路途的艱辛。

至底20米,寶匣下面是一個環形水池環繞的開放庭院,庭院晴天有日影移動,雨季有水滴漣漪。庭院中央是四層通高的魁星堂,仰望上空,在魁星點斗四周,歷代狀元名錄在燈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參觀者沿自動扶梯拾級而上,穿梭于自隋創立、唐完備、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滅亡的科舉歷史之中,或實物呈現,或虛擬演繹,在恍惚間跨越科舉千年,走出寶匣,明遠樓已矗立在眼前。

設計為科舉博物館展陳提供了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一系列展陳空間,可以滿足不同尺度展品及不同類型設備的多種需要。

設計充分考慮了殘障人士的需要,進行了完整的無障礙設計,可以讓有需要的參觀者方便到達博物館各處。

設計也為特別貴賓提供了專用通道。在不影響大眾參觀的條件下,為貴賓提供方便。

博物館也是一個綠色建筑。考慮可持續發展以及節能減排,設計結合南京的氣候特征,從各個方面盡可能利用自然采光通風,降低能源消耗,節約經營運轉費用。

明遠樓在經過保護與維修以后,將有條件向大眾開放,供游客登高游覽。

明遠樓兩側將恢復206間科舉考棚(為江南貢院盛期20600余間考棚的百分之一),作為室外實景展示,參觀者可以看到科舉考生百態千姿,并在現代科技手段幫助下實現身臨其境的觀感效果。

清朝末年,歷經1300年的科舉制度由于種種原因,盛極而衰,最終被棄。然而,科舉所倡導的公平公正的選材理念,在現代社會里展現出蓬勃生機,為當今考試制度的不斷完善,提供不可或缺的歷史借鑒。正如西方歷史學家所言:迄今為止,除了科舉還沒有更好的選拔制度。如果說指南針、-、紙和活字印刷四大發明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物質文明做出的杰出貢獻,科舉制度則是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制度性重大貢獻。

地址:南京市秦淮區金陵路1號

聯系電話:025-86626556

金陵路社區:金陵路社區:位于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北至健康路,東南至秦淮河,南至長樂路,西至中華路,轄區面積0.51平方公里,轄區內有中華中學、財經學校、航天干部管理學院四所等院校;瞻園、消防三大隊、江南貢院、吳敬梓故居及南京市中醫院、秦淮區圖書館等單位坐落其中。…… 金陵路社區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上海中國科舉博物館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激情视频久久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九九久久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 | 亚洲福利在线看国产精品 | 亚洲人成欧美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