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北倚衡水市區、南連冀州古城,湖泊面積75平方公里,是華北單體最大的淡水湖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也是極具稀缺性和典型性的國家重要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降解污染、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對于調節京津冀氣候及生態質量具有直接影響,被譽為“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濕地”、“華北綠明珠”、“東亞藍寶石”。
衡水湖物種豐富。是北溫帶動植物聚集地。湖區有植物383種,魚類34種,昆蟲416種,兩棲爬行類17種,哺乳類20種,鳥類310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黑鸛、大鴇、金雕、白肩雕等7種,Ⅱ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白枕鶴、灰鶴等46種。
衡水湖的歷史源遠流長。相傳是大禹治水留下的“禹跡”。南岸冀州曾為“九州之首”,河北簡稱“冀”即源于此。據考證,古黃河、古漳河、古滹沱河和滏陽河等眾多河流都曾流經于此,曾經綿延百里,浩瀚無邊。東漢末年,袁紹、曹操曾先后在此操練水軍。至今湖區仍有眾多古河道、古文化的遺跡。